文言文—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(第23集)蔡礼旭老师主讲

文言文—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蔡礼旭老师主讲 (第二十三集) 2010/9/2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:55-028-0023

play-sharp-fill

视频下载MP3下载

尊敬的诸位长辈、诸位学长,大家下午好。我们翻到三十六页,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教育哲学,《礼记.学记》。上一次我们讲到前三段,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,化民成俗的目标。而且教育的重要性,「人不学,不知道」,透过学习才知道怎么做人处世。领导者有这个认知,他就非常重视教育,「教学为先」。他也能洞察到,假如不办教育,人心会堕落的。第三段讲到,必须要深入学习经典才知道经典的可贵,才会珍惜,而且也透过教学能够相长。所以「学学半」,教跟学互相促进,利益别人一定利益自己。第四段讲到古代的学制,「家有塾,党有」,你们没有反应,第二节课要背,「党有庠,术有序,国有学」,所以这个国学,主要是十五、六岁,年龄比较大的这些贵族,以至于在这些塾、庠、序读得比较优秀的,甚至于是通过考试,比方考上秀才了,可以到国家办的学校读书。

 

接着讲到的,国学它办学的一些规矩。每一年招生,「比年入学,中年考校」,隔一年考试。接下来是在学习当中的目标,「一年视离经辨志」,所以从这里我们了解到,一开始要深入经典,从经典当中他才能够分辨是非邪正,才能分辨正确的志向。而学习首重也是立志,立的志向跟仁义相合了,这个是大志;假如立的志向是要去报仇,这个叫危志,很危险的志向;假如立的这个志是为了满足自己很多的欲望,跟欲相合,这个叫卑志,很卑微,这人生没有意义。真的很多人,「我立志就是赚大钱,好好花钱、好好享乐,这个就是我的志向」,那这样的人生是很没有价值的。所以学者自己要分辨自己志向正不正确,同时教学者也要分辨这个学习者的志向是否得当,是否跟他的特质很相应。

 

「三年视敬业乐群」,非常恭敬他的学业。其实这个恭敬很重要,学问一定是从诚敬中去求来的,真诚恭敬的心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而且谈到诚敬,我们常说,俗话讲的,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,「至诚感通」,这个通是时空都可以超越。孟子学孔子,孔子已经不在了,但是他非常诚敬的心读孔子的教诲,孟子学得最好,孔子的学生都比不上他,孟子称为亚圣。从这里我们就感觉得到,学习当中志向很重要,恭敬心是学习非常重要的根基所在。那孩子对学问的恭敬受父母的影响,我们希望孩子好学,父母自己要好学。假如你们家有圣人的圣像,每一次你要读书以前都恭恭敬敬给孔夫子三鞠躬,你的孩子从小看到大,他怎么可能不恭敬?以至于今天每一次我们要读经典,焚香,恭恭敬敬把经书请出来,孩子都是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。而且你读书的时候还读得摇头晃脑,非常法喜,都在影响家人,尤其影响下一代。

 

现在印刷术发达,拿到经书容易了,以前要求一部经书求不到,还得到书院去抄,自己抄回来,一字一句抄,非常珍惜。那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,经书很多,有的还把书放在厕所里面,到处乱放,那小孩看了,怎么可能会尊重经典?这一些都是环境的教育,身教。所以长学生恭敬的态度。这个敬也是专心致志去学。

 

「乐群」,跟人相处得很融洽。我们说,读了一大堆书,结果不会跟人相处,那就书呆子了。孟子有讲,「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」。结果他读了几十年的书,居然不会跟人相处,那都读死书了。我们看到在大学里面、国学里面的学习目标,都不是看他能背几本经,都是看他实际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他用出来多少。而我们儒家讲,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」,他胸怀国家天下,很远大的目标。那要完成这么远大的目标,从哪里下手是根本?就是从「格物」。「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」,心正、身修、家齐、国治、天下平。格物最重要的就是格斗自己的坏习性,对习性要赶尽杀绝,不可以妥协,不可以有坏习惯,说「明天再改」。那明天来了呢?又再明天再改。那「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」。所以一个人素质很好,却不能成就他的道德学问,主要还是因循苟且。因循就是一天过一天,都不愿意下真功夫,就糟蹋了他本来很好的素质。所以要从对治习气下功夫。

 

但是问题来了,人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?比方说,《弟子规》有一句叫「倘掩饰,增一辜」,那我们可能面对一些事情,掩饰、解释、找借口已经习惯,自己不知道。比方,我们跟人家约定、约会,结果迟到了,一进去,「你又不是不知道吉隆坡的交通,塞车了」,惯性,这个也是「倘掩饰」,就「增一辜」,错了还得要找借口。所以德行、学问要提升,首先要打破不自欺,不能自己欺骗自己,已经不在经典、不在《弟子规》当中,还要找借口。而当我们很习惯找借口,身边的亲朋好友一看我们找借口,「算了算了」,就摇头,人家也不想劝我们了。勇于认错,反而值得人家尊重。所以其实要看自己的问题并不容易。孔老夫子教我们一个好方法,「见不贤而内自省」,「不善者而改之」。所有的人就好像演一出戏给我们看,看到忠臣,效法;看到奸臣,不可以跟他一样,甚至是想一想,我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问题?别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提供我们反省的机会,不然人要反省不容易。

 

我们在跟同学、朋友,跟他人相处,这个就是群的意思,能够很和睦、合群,那这个就代表我们内心的对立、傲慢、嫉妒、坏脾气调得愈来愈少了,跟人就愈来愈融洽了。假如还是看这个不顺眼,看那个不高兴,所以一个人的学问有没有上升,有没有提升,还有没有看不顺眼的人,还有没有不能忍受的事情?都没有看不顺眼的人,都不跟人计较了,这个才有修养,才能合群。所以学问首先要先扎根,扎德行的根,「君子务本」,根本,「本立而道生」。扎根之后,怎么看自己的根基牢不牢固,就看跟人相处有没有坏习性现前。所以这个是乐群。学习者自己要观照自己,教学者也要从这里看到学生他的真实学问有没有提升。

 

「五年视博习亲师」,这个博习主要的还是要求贯通。而博是深入经典,习是练习、是实践。学问是从哪里提升的?解行并进,解行相应,这个很重要。你说一个人的德行根基能不能扎稳,也跟解行相应有关。你说我把《弟子规》学十遍,我根基就扎好了,是不是?听十遍是解,落实多少是行。所以《弟子规》说,「不力行,但学文」,他只有解,解到最后没有落实在生活上,「长浮华,成何人」;「但力行,不学文」,只是拼命去做,但没有对照经典,可能就「任己见,昧理真」。而在这个博习的过程当中,还要亲近他的老师。而这一分亲近,最重要是效法,效法老师、效法古圣先贤。比方说亲近孔老夫子,最重要的是以孔老夫子为榜样,这就是亲近孔老夫子。起心动念就想,夫子会怎么想?言语造作,夫子面对这个事他应该会怎么做?都以孔子为标准,那时时就生惭愧心、羞耻心,「差夫子的境界太多了,要赶紧用功」。

 

所以亲近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每天跟在旁边而已,那是形式的东西;是真正能依教奉行,这是亲师的实质。假如每天都跟在旁边,最后是阳奉阴违,那老师是最痛心的。比方我们跟在老师身边,对老师很恭敬;离开老师,对其他人很傲慢。真正老师知道了,摇头。老师前一个样子,老师后一个样子,愈学言行愈不一致。所以学习最重要的大根大本,真诚心。《中庸》谈的就是这个诚,诚跟自己的性德相应。怎么提升自己的诚?言行要一致,人前人后要一致,台上台下要一致,上班下班要一致,有人没有人要一致。所以儒家很强调慎独的功夫,道家讲「不欺暗室」,没人在的时候要坦荡光明,这样才对。

 

「七年视论学取友」,能论学,对学问可以把它用在生活、工作、处世待人,可以分辨是非、善恶,甚至分辨流弊,「这么做了,往后会产生什么副作用?」他可以深谋远虑,他可以防微杜渐,他学问学到这个能力了,可以见微知著。我记得有一次,刚好跟卢叔叔在一起的时候,看到一个打火机,结果这个打火机上面是女孩子的照片,比较暴露,卢叔叔就说,「从这一个打火机就看到社会风气要乱」。以前的人都有这个能力,他到这个地方去听,现在这个地方的人唱哪一首歌,就知道这个地方的风气会怎么样。诸位学长,现在吉隆坡市区都唱哪一首歌?假如唱「跪羊图」,那不得了。所以有学问的人确实是这样。像春秋战国时代季札,那有真学问,他到郑国去,听到那个国家的音乐说,这个国家要亡,后来没多久确实如他所说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0日23:27:5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552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