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30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华严经讲述菁华  (第一三O集)  1999/4/21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12-045-0130

 

请掀开经本,欲界天的第三行,请看第三位天王:

 

【妙宝幢冠天王。得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。】

 

前面曾经跟诸位介绍过善目主天王,它这裡面最重要的意思是提醒一切众生,这个一切是指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四圣法界尚且如是,何况六凡?世间的乐决定不可以贪着。四圣法界的乐都不能够贪图,何况我们人间这种很短暂之乐受?一定要晓得真正永恆的大乐,永恆的大乐是诸佛菩萨所享受的,淨土经裡面讲的极乐世界,那是圣乐,是我们应当要求的。如果我们染着世间的五欲六尘这种乐受,诸佛菩萨极乐的境界你就得不到,贪小而失大。这个意思很深,我们一定要明瞭,真正明瞭之后才不至于贪小失大,我们捨弃这种小乐,小的享受,在这一生当中争取诸佛菩萨的大乐、极乐。

 

接着第三位妙宝幢冠天王,他所得的法门是『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』。众生族类就不相同,诸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族类。每一个族类的众生,他们的欲望,此地的欲望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物质生活,以我们人间来讲,五欲六尘的生活;解是精神生活,所以这两个字含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。精神生活就是你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多少,了解得愈多、愈深刻,精神生活愈丰富。如果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一无所知,他只有物质上的享受,而没有精神生活,精神生活空虚,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尤其普遍。能够享受到世间五欲六尘这种丰饶的生活,必定是前世修布施,他才能得福报;如果前世没有财布施,这一生物质生活就相当清苦。像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,物质生活就过得很辛苦,完全靠学校裡面那一份工资跟钟点费生活而已,他的生活没有其他的来源。所以常常感慨,读书人总离不开书,遇到好的书没有钱买,买书都买不起。可是他精神生活很充沛。我们学佛的人知道,前世法布施多,财布施没有做,所以这一生只能得到聪明才智,物质生活非常缺乏。

 

佛教给我们一定要了解业因果报,明白这个道理,也了解这些事实真相,然后才能够开拓自己的命运,改造自己的命运。《了凡四训》把命运所以然的道理说出来了,这个难得。命运是自己造的,命运自己可以改变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命运有没有?决定有,但是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上。因此我觉得《了凡四训》我们要加强,做很好的英译本,用英文来翻译。实在讲,这桩事情我们做得太晚,如果能够在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前做这个工作,向全世界流通,对于消除这一切灾难有决定的好处。可是现在虽然灾难一天一天逼近,还是要认真努力去做,决定不能够放鬆。

 

诸位将来讲经说法,无论是在讲堂裡面讲,或者是个别接触一些大众、一些信徒,都要把这些道理讲清楚、讲明白,劝勉他回头是岸。众生所想的、所希求的、所造作的,大多数就像《地藏经》上所说的,无不是罪、无不是业。罪业怎麽说?念念为自己的利益就是罪业,念念为一切众生的利益是功德。我们要从自己本身做起,做一个大幅度的转变,一百八十度的转变,开拓自己的命运,创造自己光明的前途。必须捨弃六道裡面一切享受,这个捨弃,在六道裡面,顺境不起贪心,把贪心捨掉,逆境裡面不起瞋恚心,是捨这个,不是把事情都捨掉不干,那你就错了。依旧很认真的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。事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,为众生做,为正法久住世间而做,绝不懈怠;作而无作,无作就是绝不起分别执着,绝不起贪瞋痴慢,佛祖教我们放下是放下这些。无论在什麽境缘当中,境是指物质环境,缘是讲人事环境,顺境裡面有一念贪心起来了,立刻要觉悟。贪心起来是什麽?饿鬼道。随顺这个贪心,你就去做饿鬼去了,你在这裡种饿鬼的因,你将来就得到饿鬼道去受报。逆缘逆境,如果起一念瞋恚心、起一念嫉妒心,麻烦,这一念就是造地狱的业报,那一念瞋恚、一念嫉妒是地狱的业因。你想多可怕,想到三途真的是毛骨悚然。我们在讲席裡常常提醒同学们,这种境界现前的时候,赶紧把佛号提起,一念阿弥陀佛,把这个妄念打掉,这叫念佛,这叫念佛真的有功夫,功夫得力,就是你妄念伏住了。

 

在我们初学的阶段,说老实话,我们一生都是初学,初学的阶段,不仅仅起心动念我们就要真做功夫,而且要远离尘境,尽可能的避免、尽可能的少接触,我们才能保持功夫成片。你功夫为什麽不能成片?这些境界你不肯远离,远离才能达到功夫成片。因为它常常引起我们烦恼,这就是外面你着相,内裡头就动心,这是凡夫生活的状况。真正是圣者,定慧有了功夫,定慧有力了,你看三十七道品裡面五根、五力;五根还不行,五根有的时候还是要远离尘境,除非不得已,一定要接触,非不得已,不是一定要接触,远离的好,避免外缘引起烦恼,到五根有力的时候那就行了。五力裡面,定可以不动心,接触外面的境缘也不动心;慧有力量,对一切境缘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他不会被境缘诱惑,这才行。四摄法裡面「同事」那一条,一定要到五力才可以同事,五根还不能同事,同事有危险,到五力没有问题。诸位想想,我们自己今天是什麽样的程度,我们应该要怎样去学习?不必问别人,自己很冷静的去思惟、去反省。可是五根、五力的基础是什麽?基础是前面三个科目,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,这是基础教育。我们今天不但没有力,信进念定慧没有力,根都没有。根从哪裡生?根从前面三科生的。所以你看看,连《弥陀经》上都讲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修什麽?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,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要修这些。前面三科没提;换句话说,前面三科是在我们娑婆世界修的,我们有这三科的基础才能往生。你有这三科的基础,你就是善人,在经上常讲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。如果不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念佛好,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,这一生能不能得生?不能。为什麽?你不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我们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生到极乐世界,到达那个地方,得佛本愿威神加持,把你这个善向上提升。那个世界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我们的心行不善怎麽行?这跟诸位说老实话。

 

妙宝幢冠天王,他成就的法门就是在众生种种欲解裡面起行解。清凉大师注解裡面讲,「随乐断疑,令起正行」。菩萨勤于教诲,随顺世间种种乐欲裡头,帮助他觉悟,劝导他回头,让他起在佛门裡面的行解,圣贤教诲当中的行解,把世俗的行解转变成圣贤的行解。怎麽知道他勤于弘法利生?文裡有一个「随」,随诸众生。教导别人,决定成就自己,用这个法门成就的人很多很多。世出世间都说「教学相长」,我们这个经每讲一遍,讲经劝别人,每讲一遍就劝自己一遍,劝自己这一遍比劝别人,我们讲印象,那印象比听经的人深刻太多了。所以讲经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,这个功德利益不是对他的,是对自己的。我们习气烦恼虽然重,重不怕,也不必在意,只要你勤学,只要你讲经不间断,天天在劝自己,天天在提醒自己。时间短暂,虽然这麽做,自己还是不容易回头,不容易觉悟,原因在哪裡?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太深、烦恼太重。可是有个十年、八年,我们在古德传记裡面看到,有二十年、三十年,这麽长时间薰习,他一旦觉悟,一旦真正明白了;他那个觉悟、明白是功夫的累积,如果不是勤学,一生开不了悟。一生不能开悟,一生依旧造业的人,我们也看到很多,八十、九十都不能回头,还是那麽坚固的执着,五欲六尘、名闻利养依旧放不下,我们见过。为什麽原因?佛法薰习的时间太少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6:53:5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004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