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—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(第23集)蔡礼旭老师主讲

 

取友,这个就要有相当的判断力。因为取友是找好的朋友,那要有智慧才能判断。所以老子说,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」。首先自己要有自知之明,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,要看得清楚人就不容易了。而真正看得清楚自己,心地就清净。因为清净才能看得到自己的念头、自己错误的思想在哪里。进而心清净了,照自己照得清楚,照别人也照得清楚。所以心浮气躁要看清楚他人,看清楚自己尚且不可能,怎么可能看清楚他人?

 

孔子在《论语》当中有讲到看人,「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廋哉?人焉廋哉?」这「人焉廋哉」重复两次,重复也是有意义的。那就是只要能这么去观察,人怎么可能隐藏得了?这个廋就是掩饰、隐藏,人不可能隐藏得了他自己的。我们从这三个地方去观察,可以观察一个人观察清楚。「视其所以」,这个视就是直接看到的,比较是他当下、他眼前所做的、所发生的事,我们去判断。「观其所由」,这个观字又比视更深入。由,我们说经过、经由,就是不只看他眼前的情况,还了解他的整个以前的家庭状况,他以前整个工作状况。因为这个时代人不是故意要应付,可是已经应付习惯了,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是这样。

 

你比方说在学校教书,领导视察,老师跟学生忙成一团。然后赶紧把一些东西,那个printer唰唰唰,好几个礼拜拼命把它印出来。然后早上二、三个小时,领导检查完,下午走了,吃顿饭走了,吐一口气,明天所有那些作品统统收起来。这应付。所以孩子他在无意识当中,在他的家庭、学校,他习惯应付。包含家庭,有客人要来了,妈妈赶紧把垃圾堆整理成皇宫,那小孩一看就知道,有人来的时候才整理。应付习惯了。所以我们都觉得,现在的孩子真鬼灵精,都察言观色,谁教给他的?所以变成他应付习惯了。要看一个人的真实心态你还得花点时间,不能马上下判断。你不能说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挺好的,那不一定看得准。你觉得印象挺好,那可能是跟他前世关系还不错,不代表他这一世很有德行。

 

大家看现在的男女关系就好了,一见钟情的最后都是什么?我看一半以上都是离婚。为什么?一见钟情就不是理智,都是冲动,冲动不是真心,容不容易变?变得可快了,早上结婚,下午就离婚,这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,所以大家不相信的话去调查一下。哪个国家讲I love you讲最多的,那个国家离婚率最高。都是冲动,都还没有了解他就爱得死去活来,他到底在爱什么我都搞不清楚。不了解一个人就爱得死去活来,就睡不着觉,那叫欲望。我怎么讲这来了?

 

所以,人世间很重要的决策往往在用人、在取友、在择偶,都是大关键。你用一个重要的合伙人、用一个重要的干部用错了,可能几十年的辛劳付诸东流水。所以孔子讲,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」,不了解人是很大的忧患。所以从观其所由,他的整个家庭背景、他的整个社会工作背景,了解他就比较全面。人世间有很多重要决策,没把握不要轻易下,不然最后都是「哎哟,错了」,有一些错了就不好处理了。

 

有朋友结了婚,我跟他们交流找对象,讲完,他一下来说,来不及了。告诉大家,这个时候不是来不及了,这个时候只要记住一句话,叫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。你不要把责任推到我身上,「就是因为蔡老师太晚给我讲,是他害的。」只要有经典,有智慧,人世间所有的事都不是坏事,都是好事。大舜遇到对他这么不好的父母,好事还是坏事?成就了他的德行,成就了他的智慧。让你遇到好不好?你们没声音了。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」,请问大家,这一段什么时候用?写作文,是吧?你要有志气,我是要承担为往圣继绝学的,早点来考验,我才能够去真正有智慧处理事情,来,放马过来,是吧?泰山崩于前不改于色,要锻炼这样的气概才对。

 

「察其所安」,这个是去审察、去细细的评估什么?他做的这些事情,不管是他现在做的或者以前做的,他做完以后,他的心安不安?比方说他以前做错事,然后现在非常忏悔,那这个人是有善根。假如他以前做错事,还自以为有本事,那这个人铁定是不能用的。假如他做了善事,他觉得心很安,我应该做的,人家称赞他,他诚惶诚恐,「这算得了什么」,那这个人就安在良知,安在善行,这个人修养就好。比方说他做善事了,结果他的心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做好事,见人就讲他做了哪些好事。那他是安在名利当中,希望别人知道他有多好,那这样的心境也是不妥当的,他是为了虚名才去做好事的。等没有虚名了,他可能就不做了,或者没有人赞叹,他可能就不高兴了。那这样的人也要考虑。所以夫子这一些让我们知人,都是很重要的教诲。

 

而夫子在《论语》当中又有提到,「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」,我们上一次讲的是益者三友,今天跟大家交流损者三友。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,可是我们学就是要学仁慈博爱,那这些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都去影响他,让他变好。有没有道理?有。你要帮助他,你要度他,你不要帮到最后被他给度走了。所以处世还有一个叫「量力而为」,你的功夫能转变他,那没问题;我们功夫还没到,会被他影响,那就还不行。人家真的有道德学问的,他可以到舞厅里面去给人家讲经典;我们到舞厅里面,眼花缭乱,心乱如麻,那怎么帮忙?所以自己几两重要有自知之明,真的接触这些人会受他影响,要敬而远之,还是恭敬,对他没有看法、没有对立。你可不要跟他讲,「我才不要跟你在一起,孔子说损者三友」,那就麻烦了,他可能就很不高兴,就找你麻烦。所以对一切人都要恭敬,而且心里面要相信一切的人都有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期许自己赶紧成就道德学问,可以做他好的缘分,增上缘。

 

损者三友,「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」。这个便辟就是很会应付,但内心并不真诚。比方说讲话态度很好,当那个人一走,他的脸整个就是换另外一个样子。这样的朋友你要注意了,那就变虚伪,不是真诚。友善柔,就是很会虚情假意,他很有目的的,他要达到那个目的,对人很殷勤、很热情,善于谄媚讨好别人,这个是友善柔。友便佞,这个佞就是口才很好,很有辩才,但是没有真实的学问,尤其要把死的讲成活的,把黑的讲成白的,用言语要把人家硬压下去,友便佞,这个也不好。而且大家要了解,我们一听都知道这样不好,可是接触这样的人会不知不觉受他影响。你说谄媚好不好?不好。可是你看人要不谄媚容不容易?「勿谄富,勿骄贫」,那个谄媚的态度无形当中可能我们就受影响。看到有钱的,看到有地位的,看到漂亮的,看到有外在很好条件的,可能我们这个媚就会产生。所以学好终年不足,学坏一日有余。

 

说实在的,一个人口才非常好,一般的人一接触,生起什么心态?「好羡慕,口才这么好」,羡慕他,佩服他。孔子讲,「巧言令色,鲜矣仁」。尤其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跟海峡两岸的华人比起来,口才是比较差一点。这不是坏事,依孔子的标准是好事,「刚毅木讷,近仁」。你们可不要把好的丢掉,把坏的拿进来。您假如有机会到大陆、到台湾去,你注意去看,五岁的孩子,海峡两岸的五岁跟马来西亚的五岁不一样。在大陆跟台湾的五岁,眼睛转,鬼灵精怪;马来西亚的五岁,憨憨的。请问大家,哪一个好?你不细细去思考这些问题,真的会被这个社会风气给影响。很羡慕口才,很羡慕,「好聪明!」聪明反被聪明误。一辈子老实厚道那是最可贵的,老实学不来!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0月20日23:27:5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552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