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37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锺茂森博士主讲  (第一三七集)  2011/3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57-007-0137

 

尊敬的诸位仁者,大家好!大家请坐。我们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请看「子张第十九」,第十二章:

 

【子游曰。子夏之门人小子。当洒扫应对进退。则可矣。抑末也。本之则无。如之何。子夏闻之曰。噫。言游过矣。君子之道。孰先传焉。孰后倦焉。譬诸草木。区以别矣。君子之道。焉可诬也。有始有卒者。其惟圣人乎。】

 

这一章是记述了子游、子夏两位贤者,他们谈及的教学方法上有差别,本章前一节是子游的观感,后面一节是子夏的辩论。子游在这说,『子夏』的『门人小子』,小子是学生,他说子夏的这些学生们,『当洒扫应对进退』,『可矣』,这些人做一些洒扫应对,洒水、扫地,应对宾客、进退礼仪,这些事情还可以。『抑末也』,然而这些只是末节,『本之则无』,「本」是动词,就是究其根本,找根本就没有了,就是只找到枝末,找不到根本。『如之何』,这如何是好?子游说了这段观感。子夏听了这些话,就很叹息的说,『子夏闻之曰:噫』,这是叹息的话,『言游过矣』,游就是子游。子游、子夏他们是同门师兄弟,都是师从孔子,可是两个人在这裡做表演,每个人将教学的方法说出来,其实目的是提醒我们,不是两个人在争论,他们俩是在做表演。过就是过错,子夏说,子游的话说错了。底下是子夏的申辩,『君子之道,孰先传焉,孰后倦焉?』君子之道,特指在位君子,根据皇侃的《论语义疏》上说,这是先王之道。先王之道在儒家来讲就是礼乐大道,以礼乐治天下,礼乐之大道也就是子游所谓的本,这是治国之根本。

 

刘恭冕,就是刘宝楠的儿子,也是一位经学家,他有这麽一段话在这裡评论,「刘氏说:此当视人所能学而后传之。故曰,孰先传焉,孰后倦焉。倦即诲人不倦之倦,言谁当为先而传之,谁当为后而倦教,皆因弟子学有浅深,故教之亦异」。刘恭冕的这段解释是说,子夏这个话说,君子之道不是我不传给弟子们,要看谁先能学,先能学的就先传给他,当然后学的就后传给他,我只是做到诲人不倦而已。所以这裡讲,孰先传焉,孰后倦焉,就是要看弟子的根性,在老师分上是没有分别心的。弟子来学,因为根性不相同,志向有高下,所以他所接受的程度就有不同,老师总是希望把所有学问传给他,但是也要视他能接受多少而来传。这裡就是讲,皆因弟子学有浅深,故教之亦异,这个是教学方法,所谓因材施教,契理契机。光契理不契机不行,机是弟子的根机,看他能学多深,你就得教他多深。如果教得太深了,他接受不了,等于白教,反而让他生畏心,不敢再学了;你教得太浅,他学得不够,吃不饱,就让他生起傲慢、生起藐视的心,这都不理想。

 

原来子夏在此地是说的因材施教。所以底下讲,『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』,就像培植草木一样,这是譬喻,培植草木应该区别它的种类而採用不同的培植方法。『君子之道,焉可诬也?』诬是虚妄。就是不按照先后、不按照学生的根基程度而妄以施教,这怎麽可以,这怎麽能教好学生?从这裡可以看到,子夏确实得到孔老夫子这种有教无类而又能契理契机的教学法。老师本人没有分别心,这是有教无类,但是所施之教,教学方法上却是迥异,不一样。这个不是老师的分别,是因为学生根性不相同。就像草木不同,你得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它,不能够千篇一律,这是教学的善巧。焉可诬也,就是怎麽能够拘泥于一种方法不契机施教?就好像医生治病,怎麽能够以一味药来治百病?那肯定是应病与药。所以子夏对有的人就要从洒扫应对开始教起,从这裡慢慢契入礼乐根本。礼乐的根本是什麽?是仁,孔老夫子在《论语》当中说到,「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」如果没有仁心,就没有了根本,有礼乐的形式也无奈何,就是也没用,所以礼乐它是帮助人回归到仁心,这是礼乐之本。那洒扫应对这些小事,也可以说得上是礼,所谓是礼之末。可是子夏教学生洒扫应对,从这个枝末上逐渐回归到根本,这是教学的善巧。

 

很多人看不起《弟子规》,《弟子规》教的是什麽?也是洒扫应对这类的,出入进退而已,通篇《弟子规》教的都是小事,古时候童蒙就得学了。所以很多人就觉得《弟子规》是小孩学的,大人不用学了,大人应该学《易经》、学《中庸》这些高级的学问,学礼、学乐,应该学三礼,去研究这些经典。那麽能不能真正得到礼乐之本?说老实话,他得到的还是礼乐之末,那个末比《弟子规》洒扫应对进退还更枝末,为什麽?他们学的只是文字,语言文字而已,没得到根本。《弟子规》虽然是在这些洒扫应对进退上面去教,但是你能够循序渐进学下去,你得到礼之本。为什麽?因为你在力行,儒家讲「力行近乎仁」,力行本身虽然不能称为仁,为什麽?你没达到境界,还没有毕业,还在学,但是你方向正确,所以你最后一定有结果。所以学贵力行,「不力行,但学文,长浮华,成何人?」那不仅最后本没有了,连枝末都没有了。所以要学儒先从《弟子规》上学,这就是老师教学的善巧,让你从《弟子规》裡面契入,逐渐逐渐回归根本,根本是仁。「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」,《弟子规》就教我们如何落实孝悌的。你看第一篇就是「入则孝」,从「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;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」开始教起,这就是在为仁、行仁,这是行仁之根本。所以原来洒扫、应对、进退,我们从这些动作裡面去学到那分孝悌存心,做事的诚敬,这都是仁。所以子夏教学生从这裡下手没有错。

 

子夏最后一句又说,『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』。这句的解释,孔安国注,「终始如一,惟圣人耳」。终是最终的,始是开始,终始如一,这就是讲一以贯之。凡事都有个先后次序,「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」。所以下手处总是有先有后,你要知道哪个先、哪个后。那怎麽个先、怎麽个后法,这也是因人而异的,不能够以一概全。有的人要从经教上入手,他得先明理,他才能去力行,那就要教他经教;有的人要从力行下手,你跟他讲那麽多,他听不进去,你就得让他力行,得干,带动他干起来,慢慢去体会仁。

 

学文和力行这是两种方便,大部分人都得要从力行下手,「行有馀力,则以学文」。尤其是孩子,孩子学文也学不懂,跟他讲道理他也不明白,你就得教他。孝、悌、谨、信、爱众、亲仁,这《弟子规》的科目,都得要从孩提时代开始,父母做好榜样带着他来做。等慢慢长大了,一学文,全懂了,他就悟到根本了,根本就是一个仁心。自己回归仁了,也令天下归仁,这就是大同世界,治国平天下。对于成人来讲,你让他力行,他可能不服气,干吗我要这样做?你先跟我把道理讲明白。尤其是知识分子,像我们这种人,你不跟我们讲清楚道理,我不肯去做,不服。那怎麽办?只好把道理讲清楚。所以要跟你讲很多很多的经典,把道理都讲明白了,你就死心塌地去做了。所以《弟子规》,我们学《弟子规》用很多功夫,讲解《弟子规》也讲了很多时间,我曾经讲过《弟子规》二十四小时,比较详细的解释,其实还不够详细,还有很多都不能讲透。你看蔡老师讲的那就更透,讲四十个小时,讲一部《弟子规》,一千零八十个字,开解得这麽多、这麽广泛,为什麽?就是让你明理,你不明白道理你不肯做,那就得先从学文下手。

 

我们看到,子游给我们也做了示现,他说,你光是在洒扫应对上做文章,不知道本,不行!我们明白了道理,现在要做《弟子规》,是不是就是对人作揖,鞠躬九十度,地上捡捡垃圾,这就是真做到《弟子规》了吗?不是,这只是提醒我们要注重根本。子游话有没有错?没错。子夏回答的有没有错?也没错。他教我们不同人的根性不一样,所以契入点不一样,有的人就得要先从洒扫应对进退、鞠躬九十度、捡个垃圾,从这开始学;有的人他比较深入一点的,改自己的习气毛病,譬如说对父母原来不够孝顺,现在改得更孝顺了,会恭敬人,这就更进一层了。真正最后仁得到了,不管他对什麽样的境界、对任何的人,他都是用这种纯淨纯善的心、仁爱的心,对父母他自然就是孝,父慈子孝,对兄弟自然是兄友弟恭,对夫妇自然是夫义妇听,对君臣自然是君仁臣忠,全是一个仁心的起用。当然到洒扫应对的时候,他也做得非常的圆满,为什麽?他得到了根本,根本稳固了,枝末自然就繁茂,就像树木一样,它的根本稳固。这个树的根深,自然是叶茂,本和末是一不是二。

 

所以在这裡讲,终始如一,惟圣人耳,这种人是圣人,终始如一,本末如一。「有始有卒」的卒就是终,有始有终,都是一以贯之,这个一是什麽?就是仁。这就是圣人,他是本末圆融,先后不二。他教授弟子往往因材施教,有时候不一定循序渐进,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根性。你看,像对颜回这样根性的人,利根的,孔老夫子就是直接教他「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」,你当下(就是今天)克己复礼,天下就归仁了。为什麽?整个天下跟你是一不是二,所以你归仁了,天下就归仁。然后教他,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」,这是教他持戒。颜回听了孔子说的,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,他开悟了,开悟了要保任,保任就要靠持戒,悟后起修。这是对颜回说,直接是从根本修,那颜回得到仁之本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1:01:3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4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