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36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锺茂森博士主讲  (第一三六集)  2011/3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57-007-0136

 

尊敬的诸位仁者,大家好!大家请坐。我们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请看「子张」第十九,我们看第七章:

 

【子夏曰。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。君子学以致其道。】

 

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这裡说,『百工』就是从事各种技艺的工人,『居肆』是居住在各自专业的场所当中,才能够成其事业。这个是来比喻,比喻什麽?后面所说的『君子学以致其道』,君子要成就君子之道、圣贤之道,必定是要求学。根据皇侃《论语义疏》说,「百工者,巧师也」,这种工不是一般普通工人,而是专业的人才,技艺人才,他们能够製做精品,工艺品,种种的器物,心灵手巧。「肆」有的说是市场的市,但是稍微没有那麽贴切,应该是讲製作器物的场所,他们在这裡能够用心的来做这些工艺品,做得非常的精美。所谓业精于勤,他们能够非常勤奋、非常的用心,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,用心就是专家。

 

相同的道理,君子也唯有好学才能够成就他的道德学问。如果不能够矢志好学,那就往往心不定,很容易受外界的诱惑、影响,自己的志向也不能够坚定。要成就道德学问,需要好学、笃志,笃志就是志向坚定,不为种种的障碍阻挡,否则你怎麽能够成就精良的学问?所以这个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意思去体会,第一个是讲立志,你在世间不管做什麽事,要成就首先要立志。百工技艺,他们要做的物品、器具精良,首先他得有志于这个行业,如果没有志向,那肯定会半途而废,很难坚持到底。君子求学也是这样,孔老夫子十五有志于学,十五岁就立志求学,他求的是圣贤学问,志向很坚定,能够不为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种种诱惑影响,所以他这一生能成就。

 

求学如此,弘法也是如此。弘扬正法,在这个世间也是要过五关、斩六将,这是比喻,就是要克服障碍。这个障碍很多,环境的障碍,人事上的障碍,甚至可能你要面临着吃不上饭、没地方安身、穷困潦倒这种考验,如果志向不坚定,你怎麽可能成就?像我们恩师上人一生,五十多年弘法,那是经历了种种的磨难,可是能够克服过来就有大成就。孔子所谓「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」,冬天极寒冷的时候,看看这些花草树木,只有松柏还能保持长青,能够经历寒冷的考验。如果心不定、志不坚,这些考验一来肯定就退心,所以自古至今凡是在学业上、事业上能够成就的人,没有别的,最重要就是锲而不捨,这是立志。

 

第二个方面是讲专精,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」,那些技术工人能够在他们的居所做出精美的工艺品,那要靠专精。专是专心,精是一门深入,不夹杂。人能够专注,心就定了,心定能开智慧。所以你要想在自己的行业上成就,祕诀就是你能够专精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。求学更是如此,更要专。学,先就学一门,不能学杂。学多了,学两门以上心力就分散,那不专精怎麽可能学问精良?所以你看看百工技艺,在古时候,每一个行业都是祖祖相传,这一家从孩子刚生下来开始,就在这个行业上受培训了,一直到老,然后再传给下面一代。这个技艺多精良!你看古时候学医的、学工的等等,这都是祖传的,确确实实技艺精良,既有前辈的经验、智慧的累积,这一生自己又能够专精,所以就能够不断的提升。我们要求学,这专精就非常非常重要。譬如说你想发心学《论语》,那你就心定在《论语》上,就一部经一门深入,真正用上十年的功夫,你没有大悟,都有小悟。大悟是什麽?一切经典都能贯通。小悟什麽?《论语》你能贯通。如果是再用功,大彻大悟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知、无所不通,这个通是通到自性,自性智慧开显了。宇宙万物都不离自性,你通到自性了,当然宇宙万物你无所不通。那下手处就是专精。

 

蕅益大师在评点这一章当中说,「逼真好同喻」,意思就是说这个比喻非常的好,非常贴切。把求学跟百工技艺来相类比,好在哪?第一个,求学的方法是一样的,先是立志,然后就是专精,不管你选哪一门,这个是成功祕诀。第二个好在哪?真正学问需要贯通,你不管学哪一门,你要贯通了,门门都通。你说君子求学致其道,他学问通了之后,百工技艺是不是也通了?肯定也通,因为自性中本来具足智慧德能,你能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现在因为有妄想、执着,所以障碍了自性的智慧、德能,我们通过这一门学问专精下去,通过专精的修学,不知不觉妄想、执着放下了,放下了就通了,这一通一切通。你说,我不求学,我就学一门技艺,譬如说我学医可不可以通?一样可以通。我学百工任何一门都可以通,为什麽?法法不离自性。最怕是你志不坚,学得杂,那就不能通。百工当中当然要通往自性的,其实最方便的还是学圣贤经典。理论上讲是门门都能通自性,但是下手处,求学的方便来讲,圣贤经典入手是最好的,因为它是直截了当、直指自性,帮助你回归自性本善。所以君子求学是学圣贤经典,圣贤人的智慧,他们的心得,直接以圣贤的心做为自己的心,圣贤的行做自己的行,直截了当,不用拐弯,这个快速。我们再看下面第八章:

 

【子夏曰。小人之过也。必文。】

 

子夏在这裡说,『小人』如果有过错,必定先是文饰的,文过饰非。反过来,跟小人相对的君子,君子是绝对不会文过,而是勇于改过,这是君子。所以知道小人是什麽样的人,你就应该知道君子是什麽样的人,你要学君子,还是要学小人,就看你自己了。小人为什麽会文过,要掩饰自己的过错?因为小人自欺,他不知道这些过失对自己的伤害那麽重,他是让自己愈来愈迷惑颠倒,继续的造业受报,不肯回头,后果就不堪设想。小人不懂得这一点,所以他自欺欺人,不肯改过。不肯改过,这种心就是最大的过失,这个心比他所做的过失更重。这是什麽心?佛法裡面有个名词叫「一阐提」,一阐提是断了善根的人。什麽叫善根?你能够知道自己的过错,知道想要改,这是善根。善就是善良的善,根是根本,善良的根本在于什麽?你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,勇于改过。

 

古人讲得好,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!」这是最大的善。最大的善不是说你能够救多少多少人,那个善都不够大。善莫大焉,没有比这个善更大的了,就是你能够过而能改,这是善根。要是文过饰非,不肯改过的,你说是不是没有善根?一阐提的果报我们知道,必定是三途地狱,为什麽?他过失愈积愈多,没改嘛!即使是善知识、朋友点化他,他都不肯改,一意孤行,刚愎自用,所以造了无穷的罪业而不自知,最后堕到地狱都不知道怎麽堕的。所以苦难都是自己招来的,自作自受,不是别人给你的,也不是上帝、神故意降灾难给你,都不是,都是自己做、自己招感。有善根的人遇到了这些灾难、苦难,他能够回头,自己做反省,「是我在哪些地方做不好,招感了这些不如意?」这种人就能回头。如果面对着这些灾难、障碍、挫折、不如意的事,还不肯回头,那就叫没救了。

 

现在我们看到世间这麽多的灾难,有天灾,有人祸。天灾,你看上个礼拜日本的地震、海啸,以及因此而引发的核电厂的爆炸、核污染。人祸,就前两天,英美法三国出兵打利比亚,战争开始了。这些天灾人祸发生了,在古代,一个国家的帝王他会怎麽做?他是罪己!他会沐浴斋戒,闭门思过,大赦天下,求忏悔。自己有过错的,下「罪己诏」,罪己就是自己认罪。天下为什麽会有灾难?我这个做领导人的没尽职,我没尽心、没尽力,这是我的过失,连累了天下人民蒙受这些苦难,所以罪己。所以天下大赦,为什麽大赦?像汤王说的,「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」,这天下百姓的罪,谁的罪?自己的罪,不是别人的罪。如果真正有这样的君王出现,这个地方肯定会化解灾难。你看汤王当时,曾经有七年天下大旱,这是灾难。有人建议用活人做牺牲,祭祀上苍,请求上天恕罪。结果汤王说,不可以用百姓去祭祀,要祭祀拿我去祭祀。自己来做牺牲,然后命人把这柴火堆起来,自己坐在柴上,命人点火,真正是做牺牲来供养上天,请求恕罪。结果一下令点火的时候,天降大雨,灾情就缓解了。这是什麽?圣人,至诚感通。现在我们看到灾难这麽多,假如说真正有圣人出世,像汤王那样,像尧舜禹那样,这个世间的灾难也肯定得到化解。他这个身教、言教能令无数的百姓觉悟,人心唤醒了,就回头了。人心回头,改邪归正,断恶修善,灾难就没有了。境随心转,境由心造,环境不是心外的环境,它不出心外,心能够转,境界也跟着转。所以勇于改过,正是君子之道,正是成圣之道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59:1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4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