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37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「子夏闻之曰:噫!言游过矣。君子之道,孰先传焉,孰后倦焉?」这是什麽?「点化小子」,让这些小子们(就是学生们)醒悟过来,虽然洒扫应对进退不是根本,但是又不能离开洒扫应对进退来回归根本,点化他。孰先传焉?孰后倦焉?看各人不同,你是什麽样的程度,就用什麽方法教你。你要是不开悟的,就诲人不倦的教你。你看像对颜回这样利根的人,孔老夫子不用说很多话,一、二次就够了,他就觉悟了。对子贡、子路这些人,你看《论语》裡面讲了不少话,这是诲人不倦,根性不如颜回这麽利,所以对他们也不捨弃。

 

「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」,这是「激砺小子」。草木不同,培植方法不一样,那你要做什麽类型的草木?激励你。譬如天降雨水滋润草木,草的根比较浅、比较小,吸的雨水就少;树木比较大、根深,所以吸的水比较多。草木吸水量的多少,不是因为天降雨有多寡之分,不是的,天降雨是平均的,每处都是降的一样的水量,但是你吸收的不同,这就是各人根性不一样了。那你是想只做个小草吸收一点点,还是做个大树吸收多?这是子夏在这裡激励人要发心做大树,要善学。善学最重要一个条件就是诚敬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你对老师有多大的诚敬心,你学的量就有多大,如果一点诚敬心都没有,那一点也学不到。这是激励我们,要懂。老师绝没有偏心,说对哪个学生特别好,多教一点。这就不平等了,这就不是孔子的有教无类了,这种老师也没有资格做老师,他所传的道就不是真道,最多传一点皮毛常识。老师用平等的心教,学生学的不一样。

 

就像颜回,为什麽最有成就?他对老师诚敬心是最足的,超过子路、子贡等一批这些其他弟子。你看在《孔子家语》裡面就记载着,孔老夫子跟这些弟子们出去周游列国,在陈蔡绝粮七日,都快丧命了,夫子仍然不忧不惧。子路、子贡两个人已经都耐不住了,对老师不能理解,问老师:你能不能把你的道放低一点?因为,陈蔡为什麽会绝粮?就是孔子要到楚国去,楚庄王当时要聘孔子,那孔子可以能够有机会施展抱负。但是陈蔡两国当时就惧怕楚国,特别孔子去到楚国之后,能够把楚国强大起来,那对他们是一个很大威胁,所以不让孔子去。只要孔子同意不去就行,就马上把包围撤掉。但孔子不答应,宁愿饿死。所以子贡、子路都不理解,夫子之道是太高了,世人都不理解。颜回怎麽说?正因为世人不理解,才显出夫子之道的高。所谓兰花在幽谷当中,不以无人而不芳,没人欣赏它,它仍然独自吐露芬芳。这种心境确实只有颜回能体会到,所以孔老夫子知道颜回得到他的心传了,这一句机锋话,互相就明瞭了,以心印心。子路和子贡都属于门外汉,子路难得,登堂了,没入室;子贡也是属于这种人,登堂也未入室也。颜回入室了,得夫子真传了,原因在哪?就是因为颜回对夫子诚敬,一点不怀疑。子贡、子路还不够那麽诚敬,为什麽?他怀疑了,对老师有怀疑,但是他们已经非常难得了,那是到什麽?到了最后生命最危险的时刻才怀疑,很难得了!平常不怀疑。我们呢?跟老师学,不要说等到最危险时刻了,没危险都怀疑,那就不可能说真有成就。

 

有的人学,心也不专,三心二意。你看颜回、子路、子贡,这是一辈子跟着孔子,这学到家了。如果说今天拜这个老师,没两天又换一个老师,跟完这个跟那个,最后学个四不像,没有成就。为什麽?他心不定,他来学也都是带着一种试探一下,看看能不能学好,看这老师行不行,适不适合教我。抱着这种态度学,很难入门。真正的好老师对这种学生,往往都会跟他言谈之间问他:你这一生最尊重、最尊敬的人是谁,最崇拜的人是谁?那麽他会说,说出来之后,老师心裡有数了,将来他劝这个学生要跟这个人去学,你最崇拜他,你最尊敬他,你在他会下你才能学成就。为什麽?你对他有诚敬心。老师绝对不会有私心说,这个学生到我座下了,我不能让他走。没有这个心,这叫控制佔有,这个念头就不好了。目的是为了让这个学生能够早点成就,他所崇拜的那个善知识果然是有德行、有学问的,那一定鼓励他去跟那位善知识学。他在我们会下不能成就,为什麽?他诚敬心不足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,他只有五分诚敬,他只得五分利益,他对那个人有十分诚敬,我们一定鼓励他跟那个人学。当然那个人也必须是正法,我们才去推荐。要有这样的一个态度,真正帮助他。

 

那学问一定要有师承,不能够说靠自学就能通,说老实话通不了。你看在《六祖坛经》的一个注解裡面说到,从一个古佛威音王佛以来到现在,如果不是靠师承,而是靠自己学习而通的,自悟自通的,不可能。你所学的自悟自通,到最后只能称为无师外道,你不可能成佛,你也通不到自性,这从古佛到现在都是这样的。众生根性就是如此,所以不靠师承,我们想要通到自性不可能!这是经上已经讲明白了,不可能,所以最重要有师承。师承是什麽?学生真正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跟一位老师学,学到老师认为他可以出山为止,最起码都要有十年。你看,我们的恩师上人跟李炳南老先生十年,这是师承。我们学《论语》也是按照这个师承,我们用的是雪公《论语讲要》。雪公是李炳老的号,号雪庐老人。雪公是印光大师的学生,师承于印祖,这样下来的。那我跟恩师学,从刚开始听他的经教,到现在也有十八、九年了,现在还不敢离开老师,为什麽?没学成,没真正见性,没见性不能离开老师。出山的标准,最严格的标准就在见性,你没见性,你没开悟、没成佛,不能出山。见性成佛,没成佛之前不能出山,这是师承,跟学世间法不一样。我原来是学世间法的,念书念到博士,那只是学点皮毛常识。真正要学圣贤学问,一定要靠师承,你才能得到心法,不是只学皮毛常识的。

 

下来,「君子之道,焉可诬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」子夏最后这个话,是「怂恿小子」。这就是什麽?鼓励他,鞭策他,鞭策这些学生们要好好学习,要以圣人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,要做圣人。

 

蕅益大师有一段注解说,「子游之讥,是要门人知本。子夏之辩,是要门人即末悟本。只此洒扫应对进退,若以为末,到底是末。若知其本,头头皆本。二贤各出手眼接引门人,莫作是非会也」。子游这个是机锋话,他说子夏之门人小子,只懂得洒扫应对进退,不知道根本。这就是敲醒门人要知本,要悟本,如果捨本而逐末,这不是圣人所希望的。子夏之辩,子夏接着这个子游的机锋话,这一来一去,这一申辩,就是要门人即末悟本,通过末而悟到本。就像一棵大树,看到那个枝繁叶茂,你就能够悟到在地下的那个根一定是很深的,不用看到根就已经知道。根你看不到的,那是仁心,心地仁爱,他洒扫进退应对都是如理如法的,你只能看到他的洒扫进退应对这些表相,但是你能够悟到他那个根本的存心。所以这还都是让我们回归到心法,学儒不是只学个表相上的礼、言语动作而已,真正要悟心。只此洒扫应对进退,若以为末,到底是末,你要把它只当作枝末,洒扫应对进退,这只是枝末,那它就是枝末了。为什麽?你没去悟本,要去悟本。同样是洒扫进退应对,孔子为什麽这麽做,普通人为什麽是那麽做,他俩的不一样到底在哪裡?他们的存心是什麽样的,从这裡去悟,不能只当作枝末。如果你若知其本,头头皆本,你真正悟了本,得到了仁,所做的一切事,言动举止统统是符合仁,统统都是仁。整部《弟子规》教你孝、悌、谨、信、爱众、亲仁、学文,统统都是仁,法法皆仁。如果你只是学了《弟子规》的这些动作,动作上做得非常圆满,可是你没悟本,没得到仁,那全是枝末。

 

所以我们从动作、枝末上、形式上要去思悟那个根本,要得到那个根本。不得到根本,只看枝末,往往会迷惑,这就是「学而不思则罔」,这个思是思悟,学了不悟就会迷惑颠倒,就不理解了。譬如说孔子去见南子,子路不悦,《论语》上我们学过。南子是一个淫荡的女人,卫灵公的夫人,她是在卫国可以呼风唤雨,只要她点头,那你在卫国处处能行得通;只要她摇头,那你就没有落脚处。孔老夫子很希望在卫国来推行礼乐之治,那是要见她还是不见她?弟子们都不让他见,子路首当其冲。结果孔子还是去见了,子路非常不高兴,你见她不就有损名节吗?你见谁不好,为什麽偏偏去见她?很多的不理解。都是只看枝末,没看到根本。为什麽?子路不是孔子一个境界,所以就不理解孔子,对孔子很多的做法,他以自己的境界去量度夫子的境界,所以就会不满意,心不平。这个没办法,因为你没到那个境界,怎麽给你说可能都说不明白。人家夫子想的不是为自己的名闻利养,甚至连自己的名节都放下了,真的到无我了;不仅是无我,达到无念了,你看孔子讲他自己空空如也。心中一个念头不生就叫空空如也。遇到了这个缘,如果真正有机会帮助百姓、帮助众生,夫子一定会去做,其他什麽都不考虑,把自己的名利、名节、人家对他的误会统统放下,所以他去见南子。因为,如果不见南子,那就没办法在卫国推行礼乐之道,首先她就障碍住了。这是圣人权巧方便,那种存心完全是无我的,才做出这样的行为。这是什麽?非得要懂得本,我们用佛家的语言说就是已经见了性,见了性,本就是性,知本就是见性,见了性了才能体会见性人的境界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1:01:3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4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