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97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宗族、乡党裡的人不一定都是仁人志士,他们可能是凡人,凡俗之人,他们认为你有孝悌,可能他看得很浅,你能够天天照顾父母,就是尽孝,那也没错。但是跟圣人说的孝的标准未必是相同的,所以这是次一等的。圣人讲的标准是立身行道,就是从行己有耻得来。所以,过去有不少人听过我的演讲,讲我自己如何在家裡孝敬父母,大家也觉得我好像挺孝顺。但是对照一下孔子《孝经》裡面讲的标准,才知道自己原来差得很远!行己有耻,有没有做到?没有行己有耻,你这孝不可能做得很好,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,所以天天都得改过自新。如果不改过自新,就是不孝。过失改得尽,没有过失了,这种人才叫尽孝。那要成圣人,才叫尽孝。

 

底下子贡又问,『敢问其次』。孝悌是第二个层次,就是宗族裡面讲的孝悌。再次一等怎麽说?孔子回答,『曰:言必信,行必果,硜硜然小人哉,抑亦可以为次矣』,就是说话必须守信,言出必行,行必果,就是坚持到底做成功。这种人叫「硜硜然小人哉,抑亦可以为次矣」,这是第三等的士人。这个小人也不是骂人的话,这个小人是心量比较小,跟大人相对的。这种人不太会变通,他没有中庸的智慧,所以「硜硜然」,硜硜就像石头敲起来很坚实那个声音,很固执己见,就难以行中庸,这个就次一等了。《孟子.离娄篇》裡面有说到,「言不必信,行不必果,惟义所在」,所以以义为标准,看看该不该做,这是对社会、对大众应不应该,如果应该做,言不必信,行不必果。小人必须一定要坚守,反而有时候就不一定跟义相合。就像孔子他在卫国的时候,知道有人谋反,他要回去国都告诉卫国国君,结果被人包围着,一定要孔子发誓,你不要回国都,我才能放你。孔子就发誓不去见国君。于是大家就相信了,孔子是圣人,讲话一定言必信,就放了他。结果他们刚走,孔子说,我们去见国君。言不必信,为什麽?惟义所在。当时子路还不晓得,「你已经发了誓,你怎麽还能够违背誓言?」孔子说,我们在被威逼的时候发的誓,是可以不去坚守,而且我们为了卫国的国家安定,岂能够计较自己个人的名誉?惟义所在。所以孔子不是小人,是大人。

 

子贡又问:『今之从政者何如?』子贡问现在这些从政的大夫,他们这些是什麽人?『子曰: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』斗筲是小器量的人,小器量的,一斗只能是装很少的东西,筲也是容量很小的器具,这个器量狭小、见识浅陋的人,那怎麽能够算是士人?这是孔子评当时为政者,确实都不懂得礼义,所以不能称士人。

 

这段话我们这个意思还没讲完,时间到了,我们等下一次再跟大家一起汇报。有讲得不妥之处,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。谢谢大家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9:49:1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55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