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97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我们再来看江谦先生的补注,「《梵网经》菩萨十重戒第六,说四众过戒。四众者,出家比丘、比丘尼」,比丘是男众,比丘尼是女众,「在家优婆塞、优婆夷」,优婆塞是在家的男居士,优婆夷是女居士,「所谓同法四众也」,大家同样学习佛法的,是师兄弟,以佛为师,这是四众同修。「莲池大师云:既云同法,若遇有过,应当三谏殷勤,密令悔改,内全僧体,外护俗闻」,这是莲池大师讲这个话。莲池大师是明朝人,淨土宗第八祖,他讲过,同法四众,既然说同法,就是法兄弟,应该跟父母兄弟那个处理方式都是一样,见到他们有过错的时候,应当三谏殷勤,谏是劝谏他们。这就是《弟子规》上讲,「亲有过,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。谏不入,悦复谏,号泣随,挞无怨」。见到父母有过错应该劝谏,不劝谏等于陷父母于不义。但是劝谏要讲求形式,讲求艺术,让父母能够接受。这个殷勤,就是《弟子规》具体讲的「怡吾色,柔吾声」,你得要用柔和的方式,和颜悦色,他才能够容易听得进去。密令改过,密就是祕密的、私下裡跟他劝谏,不能够好像开批斗大会一样,父母有过了,让别人都知道,他也就不能悔改。所以叶公这裡举的例子说,「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」,这有没有密令他悔改?没有。那父亲也不会悔改,只会对这个儿子怀恨在心,你看父子之情也就中断了。儿子是不孝,父亲也不义,让父亲沦为不义,自己也就成大不孝。所以,这处理方式不对。莲池大师在这裡讲的就对,这裡是对四众同修而言,当然对父母更要这样。

 

内全僧体,外护俗闻,这个僧是指学佛团体,不仅包括出家,也包括在家。所有的大众,只要能够在一起修六和敬,四个人以上这样的团体,无论在家出家,都可以称为僧团。所以莲池大师这裡讲同法,包括四众,都能够叫僧团。不说四众过,是保全僧团的体面,这个团体的体面,保护佛教的形象,这是以大局为重。现在协会这裡提倡学习六和敬,倡导建六和僧团。建六和僧团,大家和睦团结成为一体,这才能够光大圣贤教育,所谓法赖僧传,正法要靠僧团来弘传。如果这个团体不和睦,就不叫僧团,那正法也就不能够兴盛,所以和为贵。要做到和,一定要修六和敬,其中有一条就是口和无诤。六和敬包括见和同解,戒和同修,身和同住,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,利和同均。说四众过,这就是口不和,这属于两舌。两舌是最破坏团体的和睦,所以造业也特别深,这叫破和合僧。在《戒经》裡面讲,这是堕阿鼻地狱,叫五逆重罪,其中一条。不管在哪裡,在一个家庭裡面,四个人在一起住,像父亲、母亲,还有两个儿女,这四个人如果能修六和敬,这也叫僧团。假如破坏这个家庭的和睦,这也是破和合僧,那个罪就很大。更何况说,儿子讲父亲的过失,那还了得!家庭肯定就不和。社会是家庭构成的,家庭家家都不和,社会就大乱。

 

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儿子会有告父亲的现象,为了什麽?为了争夺财产。或者是父母告儿女,父母告儿女还行,这个是在过去有一种叫亲权处分。如果父亲、母亲到法庭上告儿女,说这儿女不孝,请官给他裁决,这个官是不需要再问,立刻就处分这个儿女。为什麽?爱儿女的莫过于父母,父母都不爱你了,你说你在社会上还能立足吗?这是亲权处分,这也是维护孝道。儿女告父母的,过去闻所未闻,现在确实不少。还有兄弟之间,上法庭诉讼的就更多,这都是乱象。过去要遇到这种情形,这是两个都不对。像丛林裡面的老和尚,带领僧团修行,僧团裡面如果有两个人在那裡吵架,互相打斗,告到老和尚那儿去,老和尚问都不问,两个人一起迁单,赶出山门。为什麽?一个巴掌打不响,你一来、我一往,就打得起来,这两人都有错,不用问,全赶出去,破坏和合僧团。

 

所以真正你有孝心的,就是「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」;真正你有爱护这个团体和睦的心,你也会互相的包容。别人即使犯了错,有人追究起来了,我们不仅包容,而且愿意代他承认这个罪,这才是真正的爱心,有担当,这是内全僧体,外护俗闻。对外,这团体以外,俗人就是一般的社会上的大众,看到这团体这麽和睦,「这佛法真好,你看,出来这些团体都是那麽和睦的,那麽团结的」,这是闻,闻就是名闻,好名声,这给佛法争光。不仅是佛教的团体,儒教的、道教的都是这样,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都需要树立好的形象。怎麽样树立?就靠人,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而人与人之间交往,最重要讲一个和字。这样来护持正法的形象,大家都欢喜来学习。所以和睦的团体,你看我们念三皈依裡面讲,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,众就是团体,团体中最尊贵的。为什麽最尊贵?因为他和睦,他能修六和敬,互相之间绝不讲过失。

 

莲池大师后面还有话讲到:「而乃恣口发扬,贻羞佛化,岂大士之心耶?同法尚尔,况父子乎?」如果恣口发扬,恣口就是随便说话,发扬是把人家的过失揭露出来,把四众的过失到处去讲,这贻羞佛化,使得佛教的团体在人民百姓心目中就一落千丈,这给佛脸上蒙羞。所以说四众过,这等于破坏佛教形象,所以菩萨为什麽把这条戒做为重戒,它不是轻戒,它是重戒。说四众过,岂大士之心耶?大士就是指菩萨。同法尚尔,这是讲一起学法的四众同修尚且如此,况父子乎?父子就当然更需要互相之间不说其过,能够有过密谏,密令悔改,这就是保全父母的体面,保全家庭的和睦。这一段我们就讲到这裡。我们再看下面第十九章:

 

【樊迟问仁。子曰。居处恭。执事敬。与人忠。虽之夷狄。不可弃也。】

 

『樊迟』是孔子的弟子,他在这裡『问仁』,什麽是仁,如何行仁?孔子在这裡回答说,『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』,讲了三方面。这个恭、敬,稍有不同。根据《刘氏正义》引《汉书.五行志》裡头讲的,刘宝楠的《论语正义》,他引用《汉书.五行志》说,「内曰恭,外曰敬」,说内是在家裡,外就是在外面处世。居处恭,这是在安居的时候,要心存恭敬,这叫恭。这个内外,也包括心内和外在的表现,外在表现要执事敬,处理事情的时候,办事就要做到敬事、笃实,毫不苟且,不马虎、不随便。这个居就是在家裡安居没事的时候,要恭,恭肃、慎独,不能够放肆,随便爱干什麽干什麽,那就不恭。恭还有肃的意思,严肃;出去外面办事,自然你就做到笃实。与人忠,就是待人忠诚,毫不会有欺骗人的念头。这三者是所谓为仁之道。「仁者人也」,你要做一个好人,才能谈到为仁之道。樊迟是问仁,孔子教他怎麽做人,就是把基础告诉他。实际上,这个基础也通到最高的境界。圣人,你看他的形象就是这三条,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,他做到了究竟圆满,这是性德流露。我们没成圣人之前,没证得自性,这不是性德流露,这是修德,你是按照这个来修,先做这个样子出来,慢慢做习惯,做自然了,你就不知不觉成为圣人。等你成为圣人,你还是这个样子,那是你自然流露,你不是刻意的,你不起心、不动念都是这样做。所以下面说,『虽之夷狄,不可弃也』,这个夷狄是指文化落后的地区、少数民族,夷狄之地,不可以捨弃掉这种为仁之道。这是孔子叮咛他,无论在什麽样的处境,你都要坚持这三桩做人的道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9:49:1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55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