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9集 视频 文字)中国云南晚晴轩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钟茂森博士主讲  (第十九集)  2009/12/4  中国云南晚晴轩  档名:57-007-0019

 

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,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论语.八佾第三》,请看第十六章。

 

【子曰。射不主皮。为力不同科。古之道也。】

 

《朱子集注》当中讲到,「射不主皮,乡射礼文」。也就是说,『射不主皮』这句是在十三经裡面《仪礼.乡射礼篇》的文字,这裡面说的。朱子又说,「为力不同科,孔子解礼之意如此也。皮,革也,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,所谓鹄也。科,等也」。我们要做一点解释,这个「射」就是射箭,孔子在这裡讲的是射礼。周朝有所谓六艺的教育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这六艺,射箭在六艺中是一艺,艺是技艺。通过练习这种技艺来达到修养品德,所以六艺都是为了帮助君子修养品德的。孔子有所谓「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」,所谓道、德、仁、艺。志向是取道德,这个道,「志于道」,道是无形无相,这是讲的宇宙本体。君子要证悟宇宙本体,必须要「据于德」,是依据德,修德而证道。存心是仁,用什麽去修学这个仁道,练习这个德行?「游于艺」,要通过练习技艺,所以这些技艺必须要如礼的进行。射箭有两种射,一种是军事的射箭,就是讲究杀伤力;另外一种是习礼的射箭,这个就讲究要如礼进行,孔子在这裡讲到射是指射礼。射礼讲「射不主皮」,这个皮,朱子解释是皮革。「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」,这就是讲,一块布把它挂起来,这块布是做为箭靶后面的背景,这叫射侯,其实就像箭靶。然后当中用兽皮做为靶心,这叫目的,「以为的」,这是目的,这个目的也叫鹄(音古)。在比赛的时候就看谁能够射中这个靶心,射中这个鹄。

 

他这裡讲到「射不主皮」是什麽意思?《朱子集注》当中解释说,「古者射以观德,但主于中,而不主于贯革,盖以人之力有强弱,不同等也」。这是讲在古时候,孔子说的古时候是讲夏、商和周朝,春秋之前的时期,泛指懂得射礼之人。他们习射,练习射箭,其实是用来修德的。「观德」就是观察道德,观察自己的道德和别人的道德。「但主于中」就是技艺确实也要精益求精,要命中目的,但是不需要显示很强的武力,所以射箭不崇尚射穿皮革,这个「贯革」就是射穿皮革。射穿皮革这力气就太大了,在这裡不是比谁的力量强弱,而是比技艺的精良,和你是不是真正如礼,所以讲『为力不同科』。「射不主皮」这个主是当崇尚讲,或者是重视。讲究射礼,不重视你的力量很强、贯穿皮革,这叫「射不主皮」。「为力不同科」这个为是因为。原因是什麽?各人的力量不同等,这个科是当等字讲。力量不同等,那我们比赛就不能够按力量,这样就不平等了。我们比赛的目的是看谁能够射中靶心,是讲到这个意思,这是古时候习射之道。

 

朱子举出《礼记.乐记》这篇文的话,「记曰,武王克商,散军郊射,而贯革之射息。正谓此也」。这个原话是出自于《礼记.乐记篇》,朱子在这裡把原文做了点精简,把这意思说出来了。周武王讨伐商纣王,就把殷商打败了。这是什麽?替天行道,推翻纣王黑暗的统治,解放全国人民。他把殷商打败之后,建立了周朝,于是就「散军郊射」。「克商」这个克就是打败,打败商朝。散就是解散,军是军队。解散军队而举行郊外的射礼,「郊射」是郊外的射礼,从此这射礼裡面就不崇尚力量,而是崇尚技艺和礼仪。所以「贯革之射息」,贯是射穿,射穿皮革这种练习武力的射法从此就停息了,停止了,这就是不再用武力了。天下已经大治,要武力有何用?这是讲到这麽一个典故。

 

《朱子集注》又说到,「周衰,礼废,列国兵争,复尚贯革,故孔子歎之」。这是讲周朝衰落之后,到春秋时期是周朝末年。「礼废」就是礼崩乐坏,从天子到诸侯都不懂得去实行礼仪了,射礼也不例外,也被废了。「列国」就是指诸侯国,诸侯国都崇尚武力,去争霸,为了利益要歼灭别国,壮大自己的国家,所以「兵争」,这是互相的争斗。用武力去争斗,自然也就重新崇尚这种习武之射,所以射箭的时候崇尚强力,要讲究贯穿皮革,这就把原来周礼给废弃掉了。这也是因为有这种客观的原因,大家都为了争强,所以自然周礼就没人去实行。射礼,「射不主皮」这种礼就没有了,所以孔子非常感慨叹息。

 

孔子说这个话,「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」,这是他老人家的感叹,圣人制定的射礼已经不复存在。所以,孔子观这些六艺,都是从道德品性上去观察,而不是从单纯的力量或者是能力上来观察它的好坏。在竞技比赛当中都能够注重养德,不讲求争强好胜,自然礼就在其中。因为礼有个敬在裡头,「礼者,敬而已矣」,敬人一定是让人,礼让。可见得,这些技艺都能帮助我们立德。古时候讲的六艺,现在我们讲百艺,各种行业,行行都能帮助我们养德,关键我们能不能够用礼敬、礼让的心。我们再来看底下一章,第十七章。因为蕅益大师对十六章没有解释,大概这个意思也很明瞭。我们再看下面第十七章。

 

【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。子曰。赐也。尔爱其羊。我爱其礼。】

 

子贡是孔子的弟子。『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』,去是去除掉,不保留了。这个告朔,古音念告(音固),现在我们念告,当然也未尝不可。什麽叫告朔?根据邢昺的注疏,邢昺是宋朝的大儒,他引《周礼.春官.大史》说到,「颁告朔于邦国」。意思是讲,古时候周天子每年的冬季就会颁发政令,叫政令书,为来年每个月都制定政事。就好像我们现在讲的计画,现在你看国家有五年计画,这是比较长远的。一年的计画这就叫做「告朔」,是天子在冬季,年尾那时候颁发一个来年计画书,每个月要实行什麽样的政事,规定每个月的发展情况,就这个意思。古注称为叫朔政,也称为月令书,把这个书颁告天下诸侯。诸侯接受这个政令书之后,就把它藏在太庙裡面。到了新年一月份,从正月初一开始,这个「朔」就是每月的初一,叫朔;晦是每月三十,月底。叫朔晦。这个朔日是每月初一,都会供一隻「饩羊」,这个饩羊就是牲畜,生的羊,用来做祭品。然后祭告于太庙,把当月的政令书取下来,然后上朝奉行。又是讲到这麽一个礼,叫做告朔礼。天子自己每月初一(朔日)这天也举行告朔礼,他是在明堂裡面举行。明堂是天子祭祀的地方,诸侯在太庙裡。用的祭祀的牺牲(祭品)是什麽?天子用牛,诸侯用羊,来举行这种告朔礼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:49:1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20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