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8集 视频 文字)中国云南晚晴轩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钟茂森博士主讲  (第十八集)  2009/12/3  中国云南晚晴轩  档名:57-007-0018

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,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论语.八佾第三》,请看第十一章。

 

【或问禘之说。子曰。不知也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。其如示诸斯乎。指其掌。】

 

这一段是有人向孔子问禘礼。这个『或』就是有人,没有讲姓名。有这麽一个人,他来向孔子问「禘祭之礼,其说何如」。『禘』祭之礼是古时候天子用来祭祀太庙的礼。这个『之说』,也就是怎麽个说法。孔子回答说,『不知也』,他自己说不知道。然后他伸出手掌告诉那个人说,谁如果能知道禘礼之说,谁就对天下複杂的事好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。他是指着自己的手掌说这话。换句话说,能够通达了解天子祭祀太庙之礼,那麽对天下事必定是了如指掌。

 

我们具体来看句子当中的这些关键词。这裡有『其如示诸斯乎』。这个示,《朱子集注》裡面讲,跟视察那个视是通假的,也就是看;这个诸是之于的合音字;斯也就是此的意思。孔子说「示诸斯」,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像出孔子是伸出手掌,然后以另一隻手指着他的手掌说。这是示之于斯,或者示之于此这个意思,这个之是代表天下事,前面讲的,『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』,天下事。这个如示的如是犹如,犹如看天下事于手掌中。示之于斯,示天下事于手掌中,这个斯是此,代表手掌。

 

朱子说,后面的『指其掌』是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,言其明且易也」。这个不是孔子自己说的,是弟子记录当时孔子的这个动作,他指着自己的手掌,说明什麽?天下事了如指掌。「明且易也」,明是明白,易是容易,非常明白、非常容易了解天下事。换句话说,能够了解禘祭之礼,你了解天下事如同了解自己的指掌一样那麽容易。我们这裡觉得有点奇怪,孔子先回答说「不知也」,然后他后来又讲,能了解禘祭之礼,则对天下事如同了解自己手掌一样,看手掌一样。明明他是知道的,为什麽说不知?

 

孔安国,这是汉儒,他注解说,「答以不知者,为鲁讳」。这是因为有忌讳,所以才回答说不知,这是当时鲁国的忌讳。忌讳什麽?刘宝楠的《论语正义》当中就说出来,说孔子忌,「即逆祀之事」。孔子所忌讳讲的,是鲁国当时在祭礼当中有逆祀之事。逆祀,我们昨天有讲到,鲁庄公的两个儿子,鲁闵公是嫡子,鲁僖公是庶子,闵公先继位做鲁国国君,闵公死后僖公再继位。结果后人把僖公的牌位放在闵公之前,排的顺序错了,这叫逆祀,所以这就不如礼,这种禘祭也就违礼。所以当有人问孔子禘祭之礼如何,他说我不知道,这是忌讳,忌讳说自己国君这种违礼的做法。

 

皇侃的注疏说,「臣为国讳恶,则是礼也」。孔子说不知,这也是礼。其实他哪裡不知?孔子明明是知道禘祭之礼的,他说不知,是因为鲁国不合礼,所以做为鲁国臣子的孔子,为自己的国家隐讳其恶,不把这些丑事往外扬。这本身是一种礼,正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的,「子为父隐」,这是隐恶,把父亲的恶事隐讳不说;臣子对国君也是如此,不说国君之恶,这也是一种礼,这个礼是体现着忠厚之心。国君是我们应该尊敬的,如果张扬他的恶,使国人就不尊敬国君。《弟子规》裡讲,「扬人恶,即是恶,疾之甚,祸且作」。扬别人的恶都不对,这本身也是恶,更何况扬国君之恶、扬父母之恶。所以,不批评、不指责国主,这本身是礼,儒家的礼。佛家的戒也是如此,佛家《菩萨戒经》裡面讲到的,不谤国主、不作国贼,不毁谤自己的国君、自己的国家领导人;不作国家的贼,不偷盗国家的,不偷税漏税,不损害国家利益,这是佛家的戒律。所以,佛家的戒跟儒家的礼是相通的。

 

我们先学着隐父母、国君之恶,长养自己忠厚的存心,逐渐逐渐对一切人的恶我们都不张扬、不批评、不指责,不说人是非。甚至我们不看别人的恶,不仅不说,连看都不看,不放在心裡。六祖惠能大师(是禅宗六祖)说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真正修道人,他不会去看人家的过失。世间,就是世间人他们的过失我不见。不见代表什麽?不是说我看不到,人家有过失我们都见不到,那是自己愚痴煳涂,这不是不见的意思。六祖这裡讲的「不见世间过」,是见了如同没见。见的时候知不知道它是过失?知道它是过失,但是不放在心裡,不会动一个念头轻蔑他、批评他、指责他,这是真正修道人,这才是真正儒家讲的君子。君子不扬人之恶,孔子在这裡也是如此,他是一种讳恶的做法。

 

《朱子集注》当中说到,「先王报本追远之意,莫深于禘。非仁孝诚敬之至,不足以与此,非或人之所及也。而不王不禘之法,又鲁之所当讳者,故以不知答之」。这个先王是讲周朝的古圣先王,文王、武王、周公。用禘礼是有报本追远的意思。周礼由周公制定,祭祀宗庙,祭祀自己的先王,这是报本追远,报答自己的祖先、追忆自己的祖先,养自己仁厚之心。所以禘礼有很深的教育意义,所谓「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」。国家领导人带头慎终追远,人民百姓也就变得更加仁厚,社会也就变得和谐。禘礼是表现自己孝道,表现不忘本、知恩报恩的意思,所以必须要有仁孝诚敬之心。如果没有仁孝诚敬的心,这个心不够,就不足以有资格行禘礼。一定要有至诚的仁孝诚敬的心,这个至是达到极处,谁有这种心?文王、武王、周公这些圣人才有,孔子才有,一般人没有。所以朱子这裡讲,「非或人之所及也」。这个或人就是有那麽一个人,他来问禘礼,也不知道是谁,没有留下姓名。这个人是普通人,他怎麽能够体会到圣贤仁孝诚敬之心?他怎麽能体会到禘礼的深意?这非他所及。这是为什麽孔子说不知的其中一个原因,就是不想回答他。他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了解禘礼的深意,就给他说「不知也」,这是其中一个原因。而最重要的,第二个原因就是忌讳,刚才已经说了。当时周朝(特指是鲁国)所有诸侯国裡面都是如此,都是「不王不禘之法」。这个王是以德而治天下,万民归顺;自天子到诸侯都不讲德,所以就不王。古圣先贤的目标是以德王天下,或者用古音是王(音旺)天下,那真是以德服众,为政以德。这个不禘,是因为没有报本追远之意、仁孝至诚之心,所以那个禘礼都流于形式,没有实质内容;而且做法还不如礼,刚才讲到的逆祀。所以,这是鲁国所当忌讳说出来的,孔子就不说,用「不知」来回答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:46:2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19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