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7集 视频 文字)中国云南晚晴轩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钟茂森博士主讲  (第十七集)  2009/12/2  中国云南晚晴轩  档名:57-007-0017

尊敬的诸位大德朋友,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请看「八佾第三」。我们今天看第七章。

 

【子曰。君子无所争。必也射乎。揖让而升。下而饮。其争也君子。】

 

这章是讲君子与人无争,如果必定说君子有争的话,大概也就是讲射箭了。射是儒家的六艺之一,所谓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六艺是六种技能。射箭是用于战斗,平时射箭可以做为比赛,比赛中讲究射礼。孔子说『君子无所争』,如果说要争,只有是射箭。是指在射箭比赛当中,君子依循射礼,『揖让而升,下而饮』。有的古注把这句七个字,句读放在「升下」后面,就是「揖让而升下,而饮」,这两种句读的分法都讲得通。朱子的分法是讲「揖让而升,下而饮」。这是讲到射箭,在射之前先要作揖,要礼让。这个揖让是升堂之前的一个礼节。下而饮,下了堂之后就要饮酒,胜利的和输的都要饮酒,不分胜负的,而且是让输的先饮,赢的陪着输的饮。你看这种礼节多好,完全都是一种谦让,赢的让输的先饮酒。根据汉儒的注解,把「揖让而升下」分为一读,「而饮」又是一读,这是讲到升堂、下堂都要作揖行礼。这样应该来讲是更好的,雪公老人採取这种说法,就不管是升堂前还是下堂后,都要揖让而饮。

 

『其争也君子』,这讲到君子之争只是比赛他的技艺,看谁能射中正鹄,射中靶心,是争这个,在技能上相比较。除了射箭这种技能以外,其他的都在礼让。这不同于小人,小人什麽都争,赢了别人就沾沾自喜,生起傲慢心;输了气就不顺,这个嫉妒心、不平的心就生起来,这都是小人。

 

雪公引「射义」的话来讲,说「射,仁道也。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」。射箭,其实裡头都含有仁道,君子射箭,处处都体现着仁道,处处都依礼而行。射箭射中了固然好,发而不中,没射中靶心,比赛输了,绝不怨比自己强的人,不会对赛过自己的人生嫉妒、生怨恨,而是反求诸己。为什麽射不中靶心?自己的技能还不够精湛,回去更加的去努力练习,这是君子射箭。

 

朱子的《集注》当中有一段话,「言君子恭逊不与人争,惟于射而后有争。然其争也,雍容揖逊乃如此,则其争也君子,而非若小人之争矣」。所以这章《论语》讲的就是君子恭敬、谦逊,恭敬,自然他就处处合礼,合乎礼节;谦逊,能够处处相让。你看,赢了的都要让输的先饮酒,这就是表示谦逊,不与人争,不争那个名,不会争冠军。在射箭这些技能上,这种比赛也是相互砥砺,所谓切磋琢磨,互相之间能够砥砺上进,使彼此的技能更加提升,所以这种争不是小人之争。君子的这种射礼,「雍容揖逊」,雍容是容貌端庄,和蔼而高贵,行礼作揖处处体现谦逊的精神,所以称「其争也君子」。君子实际上是在德行、在学问、在技能上来提升,以无争之心,不与人争的心,去勉励自己上进。这不是小人相互的竞争,小人的争一定要赛过别人,我要第一,把别人都打下去,这种是强梁的心理,好胜的心理,这个就没有了君子之德,仅仅是技能上来竞技。

 

我们再看雪公老人有一段话,「此章重在君子。所谓君子,乃学而能立之士」。君子好学,学什麽?学圣学贤,能立起来。立是什麽?他的德行、学问有根柢,这种人在境界当中他不会忘记自己的志向,不会失礼,绝没有争强好胜之心。对于功名利禄,君子要不要?当然他不会排斥,如果功名富贵可以用来帮助社会、帮助大众,君子也会接受,但他不是要争来的;如果违背道义,违背仁道,君子给他他也不要,视富贵如浮云。对于道德仁义、学问技能,君子一定每天努力的去学习,发愤图强,修身以等待天时、等待机会为社会大众来服务。有这种服务的机会,他也不会故意让掉,所谓「当仁不让于师」,该做的他一定会做。正如前面讲到的,「见义不为,无勇也」,见到该做的,他也会当仁不让,如果该做的不去做,就变成没有勇气了。「其争也君子」这句话,我们细细的玩味,来体会君子的风范。

 

蕅益大师在《论语点睛》当中点了一句,说「必也射乎,正是君子无所争处」。他用《论语》的原话,但是把它倒过来,立刻就把君子的风范给我们和盘托出。《论语》讲「君子无所争,必也射乎」,蕅益大师把这话调过来,「必也射乎,正是君子无所争处」。也就是说,若必须要君子有所争的话,那麽君子唯有用射箭来表现他的无所争,表现他的仁,表现他好礼。所以君子之争,如果说争,只有是什麽?争着将自己德行学问、礼仪技能往上提升,他不与人争,他与自己争。所以射箭射不中,必定反求诸己,他不会怨别人,也不会怨「怎麽今天这麽大风,把我的箭都吹跑掉?」「这箭是哪个厂家生产的,怎麽就射不中?」他不会怨外在的东西,不怨天、不尤人,唯有自己修身以等待天命。如果有这个机缘为众生服务,可以兼善天下,这也是不亦乐乎;如果没有这个机会,君子也不与人争,不会去争功名利禄,也不会出风头,唯有独善其身,每日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人不知,没有把君子请出来,他也不愠,不会烦恼,不怨天、不尤人,这才是不亦君子乎!在《弟子规》讲,「唯德学,唯才艺,不如人,当自砺」,这就是君子之争,他跟古圣先贤比较,跟现前的贤者、君子来比较,自己德行、学问、才艺是不是不如人?不如人,自己要好好勉励自己,努力学习提升,这是君子之争。我们再看底下一章,第八章。

 

【子夏问曰。巧笑倩兮。美目盼兮。素以为绚兮。何谓也。子曰。绘事后素。曰。礼后乎。子曰。起予者。商也。始可与言诗已矣。】

 

这段话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向孔子请问,孔子跟他的对话。子夏在孔子弟子当中是文学第一,对《诗经》非常熟。《诗经》虽然讲的都是生活的一些平凡的事情,可是裡头寓意非常深刻,而且往往是意在言外,所以子夏读诗反覆吟咏、反覆参究,今天就把一句《诗经》的话来向夫子请教。『子夏问曰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』,他说这句诗『何谓也?』是什麽意思?这三句,《朱子集注》说这三句都属于逸诗,飘逸的逸,也就是不是出自于《诗经》原文。实际上朱子考据有差,这三句前两句,「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」是属于《诗经》裡头的,不属于逸诗,它出在《诗经.卫风.硕人篇》,这篇诗的第二章。后一句「素以为绚兮」确实在《诗经》裡就找不到,就属于逸诗。「硕人」这篇诗是讚美当时卫国卫庄公的夫人庄姜,这首诗讚美这位庄姜非常的贤美。虽然她很贤能、贤慧,而且很美丽,但是卫庄公当时因为宠爱他的姬妾,就被迷惑了,所以就疏远了庄姜。卫国的人民也非常的同情庄姜,所以就有这首诗流传下来。

 

「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」,根据汉儒马融的注解说,「倩,笑貌。盼,动貌。绚,文也」。这个倩是讲她笑容的样子,巧笑是笑得非常美丽。这个盼是她的动貌,动,特别是指她的眼睛,美目就是美丽的双目、双眼,在那裡动的时候也非常好看。这个绚也是指美的样子,五彩的样子,叫绚丽多彩。大概是这位夫人本身就是天生丽质,再加上一些化妆,就更显得绚丽多姿,非常的美丽,说这样的一桩事情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6:43:3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19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