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06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华严经讲述菁华  (第一O六集)  1998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12-045-0106

 

请掀开经本第六十二面,倒数第三行,偈颂的第八首:

 

【佛观世法如光影。入彼甚深幽奥处。说诸法性常寂然。善种思惟能见此。】

 

这首偈是善种慧光明天王他的报告,是讚歎也是报告他所修学的法门,他是「观一切世间境界入不思议法解脱门」。第一句就是观一切世间,『佛观世法如光影』。光影,如水中之影,我们都有这个经验;如镜中之影,我们每天都照镜子。古人常常用镜、用水来比喻光影,现在比这个印象更深刻的是电影、电视的画面,这是近代科技所发展出来,古时候没有,古时候光影就用水、用镜子。无论是古今各种不同的比喻,它比喻的事是一桩,相有体空,影像是有,不能说它没有,但是它没有自体,没有实体,了不可得。我们观察这世间一切事物好像是有,其实佛的眼睛看起来就像光影一样;佛看得清楚,我们没有看清楚。

 

『入彼甚深幽奥处,说诸法性常寂然』,这两句就是说的不思议。第一句是讲境界,这两句是讲不思议。一切法的理很深,这个地方讲「甚深」,甚深怎麽说法?原来理事不二,事就是理、理就是事,这就甚深。单论理不论事,可以说深;理事是一不是二,这个法叫妙法。这十天,茗山老和尚给你们讲《愣严经》,《愣严经》自始至终那个味道都很浓,很能够摄受人,用现在的话说,它很有一股强烈的吸引力,但是要很细心的去体会。我们就他讲的这一段,昨天晚上他也重複了,像经裡面讲的「击钟验常」,这一段如果我们细细去体会不难懂,说明什麽?理跟事是一不是二。虽然是一不是二,可是理跟事依旧分得很清楚,但是理不碍事、事不碍理,理事圆融,理事不二,这就是甚深幽奥之处。

 

诸位明白这个道理,你才能体会到世尊教我们用什麽做修因?要用不生灭的根性,交光大师所讲的「捨识用根」,是用根中之性。为什麽?根中之性就是常住真心,就是当人自性,不生不灭。佛叫罗睺罗撞钟,用这个方式来显示我们闻性就是自性。钟撞的时候,问你闻没有?佛问闻,是问你闻性,你去闻。等一下钟声没有了,你闻了没有?他说没有闻,这个话说错了,佛不是问那个声,是问你闻性,你怎麽说没有闻?没有声音,没有声音也是闻,你闻有声也闻无声,无声还是闻。佛看到大家答覆得颠三倒四,没有懂意思,再撞一声,问你闻了没有?你还答了闻;一会儿这声灭了,还闻了没有?没有。你这个错,煳涂到极处了。还不明白吗?再不明白再问你,有没有声音?告诉你声音是尘,是声尘,闻性是真心、是本性,两桩事情。显示出闻性不随声尘生灭,就是常住真心,尘有生灭,性无生灭,你要用闻性做本修因,你才能成无上道;你要用六尘做本修因,求无上道无有是处,哪有这个道理?你用生灭心不能证不生不灭的佛果,佛果是什麽?明心见性;你要想证佛果,证不生不灭的果,你一定要懂得用不生灭的因。

 

佛举这一个例子,一个例子明白之后,其他的五根都要通才行。五根裡最重要的是什麽?意根,意根的根性跟闻性一样不生不灭。意根对什麽?法尘。法有生灭,佛讲经说法,讲经说法是生灭法,因此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才教给我们「法尚应捨,何况非法」。佛讲经说法是因缘生法,佛说,这个法就生;佛不说,法就灭,就跟撞钟一样,撞的时候有声音,不撞声音就没有了。所以佛法是生灭法,就是佛的教法,这裡头有教理行果,主要是讲佛的教法。正因为如是,马鸣菩萨才教导我们,我们听经要用什麽态度来听经?「离言说相」,言说是生灭法;「离名字相」,名词术语是生灭法;「离心缘相」,心缘相就是你思惟它的意思,思惟想像也是个生灭法。离了生灭法之后,有个什麽东西显示出来?不生不灭的法显示出来。那是什麽?意根的根性,那是不生不灭,那是常住真心。

 

可是生灭跟不生灭总是和合在一起,所以佛这一问,大家错答了,它和合在一起。虽和合在一起,一个有生有灭,一个不生不灭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生灭法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都是生灭法,再加上七大,如光影,你要懂得这个道理。如光影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一切有为法就是世法,如梦幻泡影。你真看清楚、真看透了,明瞭了,这个时候对如光影的一切法你就知道随缘,不再攀缘。什麽叫攀缘?你分别执着就攀缘;什麽叫随缘?随顺众生的执着而执着,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,那叫随缘。是随顺众生,这是普贤菩萨教导的「恆顺众生」,恆顺众生就是永远随顺众生就没错,才跟众生打交道,才跟众生在一起,样样才合得来,然后在其中帮助众生觉悟。你不能恆顺众生,众生跟你就保持距离,这个距离愈来愈远,不肯听你讲经说法。诸佛菩萨跟一切众生,距离是愈拉愈近,交情愈来愈厚,讲经说法他才欢喜听。听不懂他也来听,为什麽?交情在,不懂也捧场,捧场捧多了慢慢他就会懂,听多了他就会懂。所以恆顺众生重要。在恆顺众生裡面成就了「随喜功德」,这才显示出佛家的慈悲,所谓「佛氏门中,不捨一人」。

 

一切经论我们暂时要放下,如果不放下,你们的心思马上就乱掉了。样样都好,样样都想学,那就糟了。部部经论都是法宝,你只能取一个,不能贪多,一门深入。一门入了,门门都入,通的,理通事也通,这才显示出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可是你要不能够契入,这裡头「入」这个字最重要,所以我们同学,无论在家、出家,要重视这个字,我们学佛才真正得到受用。佛说经,「经」称为妙法,妙在哪裡?妙在字字句句具足教理行果四法,这妙!我们学佛、我们修行叫妙行,我们的行妙在哪裡?妙在念念行信解行证,这个证就是入。入有浅深不同,所以证得的位次有高低不等,初信、二信的菩萨入得浅,地上菩萨入得深。一定要契入,契入你修学才得真实的受用。最浅的契入是理明白,日常生活当中过失少了;换句话说,做错事情逐渐逐渐减少,法喜充满。智慧增长,法喜充满,这是什麽?你证了。信解行证,证就是受用;你在日常生活行持当中得不到受用,你的佛法叫白学了。

 

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,没学佛之前自私自利很重,常常想有这个念头,也有这种行为,损人利己,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别人;学佛之后这个念头没有了,这种行为也没有了,这就是你的证,你的行、你的证。从前干这些事情常受良心责备,睡觉都会做恶梦,冤家债主来找麻烦,来报复;现在这个念头没有了,行为没有了,晚上睡得很安稳,没有恶梦,那就是证果,你得受用。所以「信解行证」这四个字一定要具足,我们才是真正在学佛。行决定是断恶修善,证决定是智慧增长,业障消除,法喜充满,这是你所得到的,身心安乐。你的行愈清淨,你的证入就愈深,只要入这个境界,你的信心就坚定。为什麽现在学佛,心像浮萍一样没有根?三十七道品裡面讲的「五根」、「五力」,你根都没有。为什麽没有根?你没有证,也就是说你在修学、在生活当中,你没有得到好处,你没有得到真正利益,得好处、得利益就是证。果然得到了,信心坚定、信心清淨,功夫才得力,你的生活才踏实,真有受用。这样子逐渐逐渐才能「入彼甚深幽奥处」,逐渐逐渐看到事跟理融合在一起,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整体,理是事之理,事是理之事;现相,相是性之相,性是相之性,这才能入甚深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21:23:0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295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