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05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华严经讲述菁华  (第一O五集)  1998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12-045-0105

 

请掀开经本第六十一面,第二行:

 

【诸佛境界不思议。一切众生莫能测。普令其心生信解。广大意乐无穷尽。】

 

这是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对佛的讚歎。他所得的法门是「普观一切众生根为说法断疑」,在讚颂偈子裡面,前面两句就是说明所疑的境界,境界是所观的,诸佛境界不可思议。『一切众生』是说有情众生与正觉众生,都不能够测度如来究竟圆满的境界。第三句是『普令其心生信解』,这就是观机说法,能生信、能理解,就断疑了,这是我们学习关键的所在。前面两个字很重要,「普」是普遍,能令一切众生在佛法当中都能生信、都能理解,可见得这是一桩相当不容易的事情,而我们学佛能不能成就,关键就在此地。这几次在经文上都谈到这个问题,也正好在这段期间当中,有不少同修来问,修学要怎样修功夫才能够得力?我们根据佛的教诲,细心的观察,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听经,唯有多听多学,长时间的薰习,我们的信心才能够建立,才能够逐渐理解。换句话说,我们是凡夫,无量劫来烦恼习气太重,如果不是长时间的薰习,这个东西就跟炼钢一样,大冶炉中长时间锻鍊,才能把废铁炼成精钢,道理是一样的。

 

长时间的读诵、闻法要缘分,这个缘分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福报,你有没有这麽大的福报。在一生当中,有一段长时间听经而不间断,这是相当不容易的。古时候已经很困难,现在更不容易,为什麽?讲经说法的人少了。古时候讲经说法的人多,闻法的机会多;现在在世界上许许多多地区,我们经常听到的都是没有人说法,甚至于许许多多人办佛学院请不到老师,师资缺乏。也正因为这个缘故,黄念祖老居士在往生的前三年常常给我写信,常常跟我联繫,劝我不要讲经,不要到国外到处走,他要求我住一个地方教学,培养佛法继起的人才;叫我要费一点时间多写书,写书可以传之于后世,叫我做这个工作。我告诉他,我早年就有这个意思,一直没有机缘,没有这个环境,所以还是到处走走。他往生了,韩馆长也往生了,我们到此地机缘才成熟,这是我们自己都想像不到的。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,他说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。我相信老师的话,所以我一生对自己从来没有想过,从来没有操过心,佛菩萨安排的,顺境顺受,逆境也顺受,所以这个心能够安定得下来;而这四十年中,讲经从来没有间断过。这是长时间的薰修,才有这麽一点成就,这个成就就是生信、起解,所以我读到这些经文体会就很深很深。

 

可是现代科技发达,如果我们善于利用科学的技术,可以弥补前人所没有办法得到的。现在我们在网路上,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沟通,你家裡面如果有这个设备,不但我们每一堂的讲经你都听到,你不会漏掉;往年所讲的,过去所讲的这些录音带、录相带、文字也都在网路上,随时可以看到、可以听到。过去说没有人讲经,听经机会难,现在你有时间,每天二十四小时听经都不难,你都能做到。可是初学听经要注意一桩事情,那就是一门深入,你最好在许许多多经论当中选一种,选定之后就不要改,要多听,这就所谓是一门深入,才能够得到效果,生信起解;能生信起解之后,你才懂得怎样修行。怎样修行是佛门一个术语,大家也听得耳熟,而实际上这个意思,能够很清楚、很明白的人还真不多;如果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,怎样修行就是怎样过日子。我们现在过的是凡夫的日子,日子不好过,修行是把我们日常生活做一个转变、做一个修正,我们过佛菩萨的生活,过佛菩萨的日子,这个日子就好过,就自在安乐,这就叫做修行。由此可知,修行是我们切身的一桩大事,那就是佛家标榜的离苦得乐,这叫修行,把所有一切苦难离开,得到真正的自在快乐。

 

断疑决定就生信。疑有种种疑惑,佛法裡面通常讲的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些都是疑惑。在佛法裡面讲,大乘经上所说的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恶、利害,我们对于这些问题都有疑惑,都找不到真正的答桉。不但学佛,世间不学佛的人,对于宇宙从哪裡来的,怎麽发生的,怎麽形成的,生命从哪裡来的,为什麽会有眼前种种这些现象,都是疑惑。这些疑惑,世间有许多科学家在为我们解释,哲学家为我们解释,宗教家也为我们解释,我们听了许许多多人的讲法说法,但是始终不能够达到我们心服口服,也就是说他们种种解释我们听了之后不能满意。唯独佛法把这些事情讲得透彻,说明事实的真相、理论的依据。佛虽然说得透彻、说得明白,我们依旧要不断的修学,淘汰习气,断除妄想,佛所说的真实义才逐渐逐渐的能够体会到,成就自己清淨信心。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信心清淨则生实相」,生实相是解、起解。

 

末后这一句『广大意乐无穷尽』,这是解释前面一切众生,「广大」就是包含一切。佛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,永远没有穷尽,什麽时候众生有感佛就有应。佛所现的身,我们要知道,他所现的如梦幻泡影、如镜花水月,相确实有,你不能说它没有,质确实是无,质就是性质;相有性无、事有理无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佛得大自在,帮助一切众生也不碍自己的自在,说明有不妨碍空、相不妨碍性、事不妨碍理,正是《华严经》所显示的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为我们显示这个境界。所以佛是以利益众生为意乐,不像凡夫,凡夫是以自己得到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为意乐,佛菩萨不是,佛菩萨看到一切众生,生信起解、修行证果,他看到这个快乐,这跟我们不一样。《华严经》上世尊告诉我们,一切诸佛尘说刹说、无间断说,在说法,不仅是极乐世界六尘说法,我们这个世间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?只是我们的根性太钝,我们体会不到,真的是六尘说法。我们现在只有耳根比较灵一点,文殊菩萨在愣严会上说,「此方真教体,清淨在音闻」。看,看不清楚,听比较好一点,你就得多听,多听才能够生信、才能够起解,帮助你修行证果,修行证果就是离苦得乐。再看底下这一段:

 

【若有众生堪受法。佛威神力开导彼。令其恆睹佛现前。严海天王如是见。】

 

这是淨庄严海天王的讚颂。在他讚颂当中,也与他修学的法门相应,他所得到的是「随忆念令见佛解脱门」。前面跟诸位详细说过,他是修念佛法门的,虽然没有说是念哪一尊佛,可是我们从这个意思裡面看来,他是修念阿弥陀佛的法门。第一句说『若有众生堪受法』,这一句是说这个众生根性成熟了,我们一般讲根熟的众生。哪一类众生根熟?他能信、他能解、他肯念佛,这个众生根性熟了。『佛威神力开导彼』,这不是人的力量,诸佛如来本愿威神力的加持。『令其恆睹佛现前』,这正是《愣严经》上大势至菩萨所说的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必定见佛」,这才能够化解灾难、延缓灾难、消除灾难。这是淨庄严海天王他见到的,他是从这个法门成就的。第三位,偈颂是:

 

【一切法性无所依。佛现世间亦如是。普于诸有无依处。此义胜智能观察。】

 

第一句是『法性无所依』。法性无相,这是宇宙人生的根源,哲学家说它作本体,宇宙万有的本体,所以在哲学裡有所谓「本体论」。可是怎麽讨论,也不知道本体是什麽样子,各人说各人的,为什麽?没有见到。这个东西绝对不是用思惟想像能够想得到的,世间确实也有不少大学问家,用冥思这个方法来思考、来研求,决定得不到。为什麽?他没有离开八识,这桩事情,只要用八识你就决定见不到。世间这些学者,他不懂得离心意识,所以他见不到。佛法为什麽见到?佛法离心意识。识是分别,意是执着,心是阿赖耶,落印象;离心意识简单的说,就是不分别、不执着、不落印象,这的确不是普通人能做到。你们想想看,不执着超越六道,不分别超越十法界,不落印象超越菩萨四十一个阶级,这四十一个是《华严经》上的法身大士,离心意识这才真相大白,见到法性。法是一切万法,性是一切万法的本体,这一切万法从哪裡来的?从心性变现出来的。性是能生能现,法是所生所现;性是空寂的,空寂的自性生出来的万法,这些法哪裡会是真实的?能生是空寂的,然后你才晓得所生不可得,所生的这些现象相有体无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我们看这个相好像是有,在前面跟诸位介绍,我们现在所看的就好比是立体电影。《金刚经》上讲的绝对正确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佛跟我们讲真话,诸法无所有,三心不可得,所以说「法性无所依」,就是说明这个道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21:21:3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2954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