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56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3阅读模式

 

四弘誓愿跟我们讲修学的次第,无论是世法、是佛法,第一个是要立志。世间人读书常说,志不立,你的用功,功夫没有得力的地方,我们常讲的是用不上力,你的学问就不会成就。人一定要立志,在佛法裡面讲发愿,愿引导你修行,愿是一个方向、是一个目标。所以佛先劝人发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。不仅我们这一生要做这桩事情,生生世世,尽未来际劫,我们就做这麽一桩事情。这桩事情,诸佛如来所做的,一切菩萨所做的,我们要学佛、要学菩萨,那就是一生做这个事情。什麽叫度?这一句裡面「众生无边」,无边就是尽虚空遍法界,你看那个范围多大,与这个经上常讲的「大」字、「普」字相应,没有界限、没有边际,要发这样的大心。一切众生,有情、无情全都包括在其中,一个都不漏。度是什麽意思?用现代的话来说,关怀、爱护、帮助。帮助的标准,帮助他破迷开悟,帮助他了生死,帮助他出三界,帮助他超越十法界,帮助他圆满成佛,那个度才叫圆满。众生没成佛,你那个度就做得不圆满,他虽然成了菩萨,菩萨还不行,还没毕业。就好比作父母照顾儿女,他念大学、念研究所,没有毕业,父母还是要照顾他,一直要照顾他毕业,他才能踏进社会,才能自立。所以我们帮助众生,一定要帮助那个众生成佛,他现在在等觉菩萨还不行,还需要照顾他,还需要帮助他,度的标准在此地。

 

如何才能做得到?一定先度自己;自己没度,要是去度别人,佛经上常讲「无有是处」,没有这个道理。一定要先度自己,你才有能力度众生。我们也在大乘经上常常看到,佛说自己未度,先度众生,叫菩萨发心,跟我刚才讲的不是又冲突了、又牴触了?没有牴触,佛讲的先度众生,后度自己,他是自己已经有能力度自己,不是没有能力,自己可以度众生的,没有这个道理;他自己能力、智慧具足了,他自己不成佛,先度众生,后成佛道。四弘誓愿他做到三条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愿发了;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烦恼断了;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已经学了;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这个不要紧,慢慢的,我现在不成佛,他到这种地步他可以,所以先度众生,后成佛道。决定不是说我烦恼也没断,法门也没学,就去度众生,哪有这种道理?没这个道理。所以一定要晓得,佛说这些话是对什麽人说的,佛说这些话对哪一个层次的人讲的,你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决定不是对我们初学,我们今天初学是一品烦恼都没断,我们哪有能力度众生?所以要懂道理。

 

可是我们虽没有能力,如果要是打着阿弥陀佛的旗号,我们也能度众生,我们也能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。所以在佛门裡面称呼,这也是普通的一个常识,现在都乱了,现在人都不懂了。我们对某个出家人尊敬他,称他「大师」,这不可以称的。你要晓得大师是什麽人称的?佛才称大师。他没有成佛,你见了面说他是佛,那不叫骂人,挖苦他吗?自古以来这些出家人,诸位在中国历史上看看,皇帝的老师称「国师」,没有称大师的;参禅的称「禅师」,学教的称「法师」;连翻译经典的,那都是修行证果的人,我们在经上看到「三藏法师」,没有称大师的。这个一定要懂,这是常识。一般人随便说,那他不懂,我们不能怪他。我们学佛,特别是出家弟子,也要称呼错了,人家要笑你,笑你无知。这是看轻你,如果更严重的,起了误会,你简直在骂人,你简直在挖苦人,你在讽刺人,这样就跟人家结下冤仇。所以称呼很重要,不可以称呼错了,这是平常的小礼。

 

可是在习惯上,淨土宗的祖师称大师,这在习惯上称的。但是诸位要晓得,淨土宗祖师在世的时候,没有人称他大师。印光法师,在世的时候都称印光法师。《文钞》,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印出来流通了,那个时候是《印光法师文钞》,不是大师,《印光法师文钞》,大师是以后人尊称他的。淨土宗的祖师称大师,为什麽?他跟诸佛如来度众生没有两样,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,都是劝人念阿弥陀佛;他也劝人念阿弥陀佛,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,所以能称大师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,我们对经教一样也不通,烦恼也没断,法门也不知道,就知道一句阿弥陀佛,天天劝人念阿弥陀佛,你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。只有这个方法真度众生,一点错误都没有。如果不是劝人念阿弥陀佛,劝人搞别的法门,那裡头问题就大了,你很有可能把路子指错,很有可能将人法身慧命误了,教学裡头常说误人子弟,你会耽误众生,那个过失就很大了。

 

所以我们今天自己要认真努力修学,方便度生。方便度生的方法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劝人念佛,劝人求生淨土,劝人学《无量寿经》、学《阿弥陀经》。这个做法跟十方一切如来教化众生没有两样,决定正确,无量功德。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了解这个事实,所以我们自己学经,学会一部《无量寿经》够了,其他的都不要学了。在这个世间,无论到哪个地方,我就讲《阿弥陀经》,就劝大家念佛求生淨土。人家要我讲别的经,不会,没学过,不会,不丢人。这就是明白告诉大家,我是一门深入,我会也说不会,会讲也不讲,给这个时代,末法时代众生做一个最好的榜样。我只会讲这部经,你们要是喜欢听别的经到别的道场去,找别的法师。为什麽?你还想搞六道轮迴,你不想出三界。你想出三界在我们的道场,我们道场决定出三界,决定作佛,决定不再搞六道轮迴。一门深入!

 

这是把「普观世业」简单跟诸位做一个提示,这四个字裡面所含的境界深广无尽,我们要懂得。我们在这一生当中,一定要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,知道自己生活环境,我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,这叫随缘。绝不勉强自己,勉强就很苦,这个事情不能干。初学讲经,如果学得很勉强、学得很苦,我都劝他放弃,不要学,去念佛。你上台讲一个小时,初学的人这一个小时大概需要二十个小时、三十个小时准备,你这一个小时才能讲得出来。但是这是初学,第一部经是这个状况,用三十个小时。到学第二部经,大概十个小时就够了,你有能力讲经。学第三部经,大概你讲一个小时,准备一个小时就够了。到讲第四部经,你准备一个小时,应该可以讲二、三个小时。到能够讲到六部、七部的时候,你一天的准备应当可以讲一个星期、讲两个星期,只要预备一天。愈讲愈自在,你才快乐,才法喜充满。如果经年累月你要用这麽多时间,把人累死了。所以自己就明瞭,我有没有能力来学讲经。不过如果你要是学讲一部经,那是另当别论,我一生就讲这一部经,行。第一次准备是很辛苦,第二次拿着第一次的讲稿来再讲,那就很轻鬆,那可以。这就是所谓「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」,总要知道自己的根性,知道自己生活环境,知道自己能力,选择自己的法门,我们修学真正得利益了。末后这一尊︰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7日06:24:5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831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