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24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

 

能观的这个心是智,智从哪裡生?智从定中来的。总而言之一句话,你心不清淨,你就没有观察的能力。清淨心是观察能力的来源,我们不修清淨心怎麽行?要修清淨心,实在讲这讲到师道。佛法裡面常讲「师资道成,师资道合」,资是学生,学生帮助老师,老师帮助学生;老师教导学生,学生资助老师,教学相长,相辅相成,所以老师跟学生是彼此互相尊敬。学生尊敬老师是应该的,老师不能不尊敬学生,那也是错误的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个「礼敬诸佛」,老师可以不敬学生吗?那你讲不通,你十大愿王裡头缺了,不圆满,就有缺失。礼敬诸佛,学生也是未来佛,你怎麽可以不礼敬?怎麽可以不尊重?所以佛经裡面常常,特别是忏仪裡面,大家很熟悉的「一切恭敬」,一切裡面没有分别。所以是彼此恭敬。老师的定力从哪裡来的?老师的智慧从哪裡来的?学生帮助他增长。学生的根性不齐,有根性很善良的,有根性很恶劣的,不听话的、很顽皮的,老师在这个境缘当中鍊定力,怎麽应付这些学生,在这修禅定,修无分别心,修清淨平等觉。学生们提出些问题,帮助老师开智慧。学生要不问,甚至他一生也没想过这个事情;他这一问,立刻看看有没有智慧,有智慧就能解答,没有智慧赶紧回头认真去努力。

 

这样我们才真的恍然大悟,为什麽菩萨一定要度众生?不度众生成不了佛。不度众生,许许多多事情你不知道,你的智慧不圆满;你广度众生,什麽样的人都接触,上面从菩萨,下面到阿鼻地狱,什麽样的人、什麽样的事统统都接触,统统都明瞭,你的智慧才叫圆满。从前方东美先生读《华严经》佩服得五体投地,他说这才叫真正的智慧,他看五十三参。你不接触这些境界,凭你想像,书上去念的,不算是真智慧。一定要亲身经历,不亲身经历,你记问之学,不但是佛家不主张,连世间教学也不主张。《礼记》裡面「学记」就说得很清楚,「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」,不可以做人老师。从前儒家的老师都要开悟。所以教学,老师观察学生,启发他开悟,你才算是真正会教学,是个好老师。绝不是叫他读得多、念得多、记得很多,那个不行,那个不是好老师,好老师一定启发你、帮助你开悟。

 

启蒙的老师为什麽天天就叫你老实念一部经?实在讲是用这个方法、用这个手段帮助你开悟。为什麽?开悟要定才能悟,你先把心定下来,他叫你读经、叫你读书,把你的心定下来。所以这个经不讲,只叫你念,你没念错就行,每天从头到尾念几遍。你在念的时候还叫你大声念,念得让老师听得见,这就是老师教学,你高声朗诵他听得见,你就不能偷懒。老师在旁边督促,这一堂课二个小时、三个小时,老师在那裡喝茶,或者他在那裡也看书,他耳朵听你念,你念的声音断了,他马上就问你。这是一种教学的手腕。你念书的时候,我们佛法裡讲,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你不会打妄想,不会胡思乱想,那是戒,戒是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你不会有坏的念头。你念书,书都是圣贤人的言语,那就是众善奉行,所以戒律都在裡面。一心去念,专心去念,就是修定。念得清清楚楚,没有念错,没有念颠倒,没念漏掉,那就是慧,是根本智、无分别智。

 

从前儒家教学,你看启蒙,七岁上学,大概到十二岁这一段期间当中,要把四书五经、重要这些经典念得滚瓜烂熟,老师一句都不讲,只是教你念,教你句读。因为古时候的书本没有标点符号,你们看古书没有,佛经也是,你看看《大藏经》,古版的《大藏经》裡面没有句点。老师教的时候,要用红的朱笔把句子圈出来,段落画出来,这是老师的事情,教句读。你不认识字他教给你,教完之后你就好好的念,没得讲,没有意思,没得讲,就是叫你念。这麽长一段时间修定,修根本智。所以从前这个教学的方法好,十几岁的人会开悟,这是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。童子就是没成年,古时候男子二十岁才算成年,不满二十岁叫童子,童子考中进士、考中状元的有。在现在来讲,十几、二十岁他懂什麽事?从前是考中进士,朝廷任命到地方去做县市长去,更高的那就当钦差去,还有当知府的,知府就管十几个县。十几、二十岁,他有智慧能力,他有悟性,他不是死读书,不是死记,死记没有这种才华,没有这个能力。他对于人情世故,一切事理都通达,所以他能办事。

 

出世的教学更重视悟性。宗门它的对象,六祖大师《坛经》裡面所说,他接引的对象是上上根人。上上根人容易开悟,中下根人修禅就难,可以得定,很难开悟。所以中下根性的人多半学教,学教比较容易悟入,在教下讲的大开圆解,大开圆解就是你在教裡面开悟,在经教裡面开悟。我们明瞭这些原则,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知道怎样用功,怎样才能够与道相应,与道相应就是与智相应、与定相应。道是什麽?道就是定慧,不是别的。定慧就是自性本具的功德,我们常讲性德。如果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来讲,如何与清淨平等觉相应,清淨平等是定,觉是慧,还是个定慧。宗门讲的观照,观照是智慧;讲的禅定就是清淨平等,讲的观照就是觉。如果我们果然能在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念念都能够与定慧相应,这个人叫真正修道,真正修行,真正会用功。无论在什麽境界裡面功夫不失,那就叫成片。现在大家常说功夫成片,怎麽叫成片法?这就叫成片,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界当中都不会失掉,都不失定、都不失慧。定是什麽?如如不动;慧是什麽?清清楚楚。这是我们把修学的总纲领、总原则说出来。

 

清凉大师在注解裡面也说了一些,可以提供我们做参考,我们学不学没有什麽关係,知道有这麽一桩事情。这是古人所学的,但是它这些原理原则不变。譬如他说修止,修行三个入门,有人从修止入门,有人从修观入门,有人是止观等运入门。在《愣严经》上也是这个说法,《愣严经》说的奢摩他、三摩地、禅那,奢摩他就是止,三摩地是观,禅那是止观等运。「毘钵舍那」翻作观。或者我们用现代的话说,修止专门从放下来做,修观专门从看破上来做,第三种是看破、放下同时来做,就是这麽个意思。

 

一般修止的多半是用静坐的方法,现在还有人用这个方法,找一个清淨的地方,他到那个地方去打坐。打坐的时候,这裡头有原则,清凉告诉我们不依气息。有人打坐守什麽?守息,叫数息观,他那个心注意自己的呼吸,心就不妄想,注意自己的呼吸。小乘常用这个,初学的人常用这个,清凉大师修止的方法是高级的方法,不用这个。「不依气息,不依形色,不依于空,不依地水火风,乃至不依见闻觉知。一切诸想,随念皆除」,连那个想也除掉。为什麽?「以一切法,本来无想」。这个时候「念念不生,念念不灭,亦不得随心,外念境界,后以心除心」。心要是散乱,要知道把心收回来,把这个心住在正念上。正念是什麽?正念是无念。无念不是没有念,要没有念就变成无想定。实在讲这个境界到最高的总结,不但境界相是空的,心的相也是空的,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,「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」,心空了。外面的境界,境界是因缘生法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心境俱不可得,这个时候你真得定,定裡面开慧。大师这番话说得很容易,做起来可真不容易,我们烦恼习气很重,妄想不住,看看这个法门我们没法子,确确实实做不到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9日10:39:3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8080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