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讲述菁华
jingkong法师主讲(第二十五集)
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:12-045-0025
请掀开经本第十四面,我们看后面这一段:
【能随方便入于一地。而以一切愿海所持。恆与智俱。尽未来际。】
这一段,清凉大师小科裡面「明得位极」,说明他所证到的地位,意思是说普贤菩萨遍一切位,任何一位。位是说他的位次。在本经裡面总共说了五十一个位次,从十信初信位说起,有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觉,总共五十一个位次,这是讲大乘圆教。正如同我们在学校念书一样,一年级、二年级、三年级,最高的一个班是五十一年级。五十一年级念完毕业了,那就叫成佛,佛的学位就拿到了,好比是这个意思。但是世间教学阶位决定不能够融通,一年级的课程跟二年级的课程决定不一样。但是在佛法裡面,这就有不可思议的境界,它每个位次都能够通一切位,初发心,初信位好比是佛法裡面一年级的学生,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修最高果位班级裡面的学分,这就很特殊。在世间没有这种现象,无论中国、外国,古时候、今时候都没有。不过在中国古代的教学,与佛法有一点类似,那就是一本教科书,从你初学一直学到老,一本教科书。譬如中国过去念书人读的《四书》,《四书》大家比较熟悉。实际上那个时候的人也分科,有专门一生学《四书》的,有专门学《易经》的,有专门学《礼记》的,也有专门学《春秋》的,它也分科。所以他能够成为历史上留名的学者有道理,一门深入,几十年修学他有心得,所以他能够讲学,他有着作留传给后世。
这一本书,小时候启蒙就念,念到老还念不厌,这样的教科书世间人称它为经典、经书。经书这个意思是超越时空,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它裡面所讲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你永远都享受不尽。佛家的这些经典,经典是佛教的教科书,比儒家的更殊胜。儒家的教学我们知道,一世,人的一生;而佛法的教学三世,在时间上讲长,佛法讲有过去世、有现在世、有未来世,这些事实理论在经典裡面都有很详细的介绍,很详细的说明。如果理论你明白了,这个事实你就会相信,因为这些事实有理论根据,让你不能不信。如果这桩事情没有真实的理论依据,这事未必可靠,它确实有理论依据。它的教科书超越时空,尤其是大乘经论。《华严》不但是大乘,大乘当中的大乘,古大德称它作一乘的佛法,比大乘还要高,大乘当中的大乘,这称为一乘佛法。凡是这一类的经典必然超越时空,就是此地所讲的「身遍一切位」,初学的可以修学最高班级的学分,最高班级的修学也不捨一年级的教学,这正是经上所说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
这道理是什麽?第一个是真性,大乘经典都是从自性裡面生的,不是从意识裡面生的。世间的典籍、书籍为什麽没有这种效果?世间人写文章用思考、研究,统统落在意识心裡面,意识心有范围、有界限,所以它跟一切法不能够融通、不能够贯穿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这个法门(这个方法门径),理论与修学方式是从自性当中建立的,这个界限当然没有了,这是一个道理。另外一个道理是诸佛菩萨的弘愿,那个心愿没有界限。世间人他的心愿有界限,只是想着为自己好,为我的家庭好,充其量为我的国家好,再大一点那很殊胜、很了不起,为我们这个世界好。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,在太虚空当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星球而已,比我们这个地球大的星球不知道有多少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太阳比地球大三十一万倍,地球只有太阳的三十一万分之一,两个要一比的话,小得很可怜。可是太阳在太空当中不是大的星球,比太阳大的又不知道有多少,我们能想到吗?佛菩萨的心量,所谓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人家心量多大。所以他的愿力不可思议,他的愿力跟心性完全相应、完全相同,自性本具又有心愿的愿力贯穿着。
这个意思,古人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大家好懂,「能以方便,随入一地」,任何一地。这个地不是指十地,是指菩萨修学的地位;狭义的说法,从圆教初住菩萨起,初住菩萨就拿到学位。就像我们世间法一样,世间法的大学有三个学位,学士、硕士、博士,此地讲的学位是博士学位,你就拿到。通常我们说小乘佛法,小乘修学毕业了,圆满,拿到第一个学位,第一个学位的名称叫阿罗汉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阿罗汉是佛门学位的名称,就彷彿现在学校裡面讲的学士,你拿到这个学位。再向上提升,比这个更高的一个学位称为菩萨,菩萨也是学位的名称。第三个,最高的学位称佛,圆教初住菩萨就成佛。大乘经上讲的诸佛就是这个意思,从初住到等觉叫分证即佛,他是真佛不是假佛。所以一样在佛的地位,佛的智慧、功德也不平等。这个道理并不难懂,像我们世间学校一样,每个人都拿到博士学位,几十个博士在一起,他们的智慧能力也不平等,但是统统都拿到博士学位。到什麽时候才平等?博士裡面的差别有四十一个差别,到究竟圆满佛,那个时候就平等。为什麽?他的障碍断尽了,他的智慧圆满现前,这个是平等。如果障没有断尽,智没有圆,等觉菩萨也不平等,等觉跟等觉也不平等。这种理跟事是我们可以能够想像得到的。
这个地方所说的偏重在愿力,愿力摄持一切地。经文上讲『能随方便』,方是方法,便是便利。方法就是佛法常讲的法门,方法门径,将方法比喻作一个门,门是能够通入的意思,入佛之门,你从这个门裡面可以入佛,入佛之门你就作佛。佛是什麽?佛是智慧德行圆满的人。印度人称他作佛陀,佛陀是印度话,我们中国翻成,从意思上翻,觉者,觉悟的人。觉悟,不迷惑,大觉,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、一切现象无所不觉,这从空间上讲;要从时间上讲,过去无始、未来无终,他也无所不知。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这才叫真正觉悟、彻底觉悟。我们人能做到吗?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能!为什麽能?你本来就是如此,尽虚空遍法界过去、未来你本来知道。现在为什麽不知?迷了。迷了就叫众生,悟了就叫佛。所以这个事情是我们的本能,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裡面所说的,「本觉本有」,本有当然可以恢复;「不觉本无」,不觉是我们现在迷,这是心性裡头没有的,没有当然可以断,使我们深信破迷开悟有可能性,一定可能。我们怎麽迷的,几时迷的,佛在经上都讲得很清楚。用什麽方法破迷,用什麽方法恢复我们的智慧、恢复我们的德能,这就叫方便门。方便门多,无量无边,法门无量。
这经文好,『而以一切愿海所持』,这句话重要。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裡面所发的大愿太多太广,把它比喻作海,海是深广的意思。世尊为我们开导,将一切诸佛如来的弘愿归纳为四大愿,归纳为四条,四条就好讲。即使是我们现在星期六讲的《无量寿经》,介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,诸位要是细细把它归纳,也不出四弘誓愿,也不出这四大类。由此可知,这四大愿可以说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总愿、通愿,我们一定要重视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这些菩萨,说四十一位也可以,说五十一位也可以,都是四弘誓愿贯彻摄持,所以他地地都摄一切地,道理在此地。
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的落实。佛在一切经论裡面,常常劝导我们要发菩提心。菩提心怎麽发法?菩提心到底是什麽?菩提心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当中?这四愿圆满落实。第一愿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你看看这个心量,不是为自己,起心动念哪裡是为自己?为众生。为哪些众生?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这个心大。尽虚空遍法界当然包括我们的地球,包括我们的国家,包括我们现在这个城市,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家庭,全包括了,你说这个心多大。看到众生受苦就是自己受苦,看到众生得乐就是自己得乐,自他不二,这是真心的流露。世间人心量很小,起心动念范围界限非常的拘束,佛告诉我们这是妄心不是真心,这是迷。真心像大海一样,迷了之后变成一个小水泡,大海裡面一个水泡,迷的人把水泡当作大海,不知道整个大海是自己。由此可知,第一愿岂不是自性裡头本具的德能吗?哪裡是外头来的?我们迷得太久,无始劫以来就迷,佛不给我们提醒,我们怎麽会知道?想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这麽一桩事情,谁想过这麽一桩事情?佛这麽一提醒,我们才想到这桩事情,愈想愈有道理。所以这一愿就是圆满自性法尔流露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