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讲述菁华
jingkong法师主讲(第十三集)
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:12-045-0013
请掀开经本第八面最后一行。
【身恆遍坐一切道场。菩萨众中。威光赫奕。如日轮出。照明世界。】
我们看这一段。昨天讲到清凉大师引用世尊对光严童子的一段话,说明维摩长者跟我们讲到的「安坐万行道场」。这个范围非常的广大,凡是与心性相应的,无处不是道场,无时不是坐道场,我们要深深的理解这个道理。维摩长者只是举几个例子来说,说直心、发行、深心、菩提心,接着再讲六波罗蜜。六波罗蜜裡面,前面五条我们介绍过了,末后一条般若波罗蜜,我们翻作智慧。
「智慧是道场」,见到一切诸法的真相。要细说,乃至「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」,为什麽?「成就一切智故」。维摩居士这才告诉光严童子,告诉他菩萨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、起心动念之处,能够与六度或者是经上讲的十度相应,这样教化众生,无论是你起心动念,或是言语、或是造作,包括我们日常生活起居在内,无一不是念着众生,佛法裡面讲诸佛护念。一个菩萨,一个大心的凡夫,我们真正发心学习《华严》就是大心凡夫,起心动念跟佛一样,关怀一切众生、爱护一切众生、尽心尽力想帮助一切众生,这个样子,举足下足皆是从道场来,心真实的安住在佛法中。《维摩经》上这段话,光严童子本来问的是事相,问维摩居士你从哪裡来?而维摩长者完全是以法来显示,告诉他万行就是得道之处。一切时、一切处,不定在什麽机缘豁然开悟、豁然明白,这个时间、这个处所就叫做道场。所以经上才讲,「法门身,安坐万行道场」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由此可知,维摩长者念念不捨众生,念念真正安住在佛法上,我们要学习。
看维摩教诫光严,用现代的话来说,机会教育。我们每天从早到晚接触许许多多的人物,可是把佛法如何介绍给他,这个意念很弱;不能说没有,常常忘记,所以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地方。我们随身携带一点小的结缘品,佛像也好、卡片也好、小册子也好,这就有这个心,你的心就坐道场。别人要向你请教,大可以学习维摩居士,人家问多半问的是事相,我们解答确实可以用佛法来解答,这个意思好。
遍坐道场的意思,清凉大师给我们说了十种,第四种是「幻化身,安坐水月道场」。佛在《涅槃经》上说,他说我现在这个身体,这是佛自己叙说,我现在的身体是幻化之身。得道之处,我们知道,世尊是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豁然开悟,我们都认定菩提树下是世尊得道的场所,而佛他老人家说,道场如水中之月。所以古德才说︰「修习空华万行,安坐水月道场,降伏镜像天魔,证成梦中佛果」。能说得出这个话,这是过来人;若非过来人,这个话说不出。说这个话的这位大德,书籍上没有详细记载,想必也是读《华严》或者是读《涅槃经》,从世尊这句经文当中悟入的,他明白了。我们这个身确实,如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梦幻泡影」,事上有、相上有,理上无、性上无。身如是,我们依报的环境亦复如是。真正能把这个身看作幻身,我们依靠生存的环境看作水月,你会开悟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知道自己的身是幻化之身;道场,居家开悟了,家也是道场,安居水月之家;你要是做生意,开个小店,水月商店;经营生意,跟顾客往来,梦中生意,梦中交往,你会得大自在。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空了,你怎麽会不自在?你的烦恼、妄想、习气,它怎麽会不断?居家的场所、工作的场所、交际的场所,一切场所,只要你能够与心性相应,无处不是道场,无时不是始成正觉,我们学这段经文,这才真正得受用。
外面境界不是真的,把外面境界当真,我们才会受魔的控制、受魔的折磨。如果一旦省悟过来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魔王也是虚妄,魔境界也是虚妄。只要你晓得它不是真的,它确确实实是梦幻泡影,它存在的时间如露亦如电,就当下能够远离一切恐怖妄想。像《心经》上所说的,「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度就是超越。说到降伏魔外,《般若》的确是有很圆满的效果。我们修行,证得菩萨果位,证得如来的果位,那也是「梦中佛事」,梦中佛事要不要做?要做,不能不做。绝对不要错会了意思,以为万法皆空、梦幻泡影,因果也没有了,业报也没有了,你就可以为所欲为,那你就上当了。没有上释迦牟尼佛的当,释迦牟尼佛没这个说法,你错会了意思,你听错了。这个问题向后还会详细讨论到。我们是凡夫,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断掉,没有断掉,善因一定感善果,恶因一定有恶报,你还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迴。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现前是什麽样的身分,我们是处在什麽样的地位。佛所讲的,的确是事实真相,没错。我们现前的状况依旧是迷而不觉,这个是事实真相。我们没有能力契入佛所说的境界,只能够学个几分,只能够学一个相似的相应,这样对我们修学来说,确是有很大的帮助。
我们如果捨弃淨土,修学其他的法门,诸位细心想想,有没有把握成就?佛在大小乘经论裡面都讲得很清楚,不断烦恼决定不能够脱离六道轮迴。有没有能力断见思烦恼?佛在经上说,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才证得小乘须陀洹果。大心凡夫能够证得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在断烦恼上来讲跟小乘须陀洹果相同,可是智慧不一样,智慧要比须陀洹高出太多太多了。不但须陀洹不能比,阿罗汉、辟支佛都不能比,但是在断烦恼等于小乘初果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试问问我们有没有能力?见惑裡面第一个是身见,我们是不是还把这个身体看作「我」?如果还把这个身体当作「我」,你这八十八品见惑是一品都没断。必须要像佛一样,说「我」绝不执着我相,绝不分别我相,他真的没有执着、没有分别。为什麽说「我」?随顺众生之说而说,自己意地之中确确实实没有这个分别执着,那才叫真断。「我」没有了,「我所有的」当然就没有了,这是破身见。所以仔细思惟,确确实实没有这个能力,这才不能不求淨土法门。
淨土法门裡面不需要断惑,见思烦恼一品不断都能往生,我们才有把握。虽然不断,但是诸位要记住,要把它伏住。伏住这个能力,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,断这个能力我们确实没有把握。伏,古人讲好比石头压草,没有除根,只是把它压住,它不起现行、不起作用而已,这样就能决定往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所以淨宗法门之殊胜不可思议,确确实实能度九法界一切业障深重的众生,除这个法门之外,没有第二个法门好走。我们在倓虚老法师《念佛论》裡面看到,倓老自己给大家说,他在他一生之中,曾经参访很多的知识。他说他见过参禅有得定的,但是没有见过参禅开悟的;不但没见过,连听都没有听说过,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。能得禅定,果报在四禅天,出不了三界,没有法子脱离轮迴,这就说明参禅不如念佛。念佛人往生淨土的,他见过、听说过,人数太多了,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,一生当中要想真正成就,除念佛之外别无二法。他老人家自己是念佛往生淨土。往生淨土,当然我们希求高品位往生,应当有这个愿望,可是下下品往生也不赖,也不错,你已经超越十法界,不仅仅是六道轮迴。下下品往生的人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做阿惟越致菩萨,你说这多稀有,多麽难得。
提高品位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观照功夫,而观照裡头的纲领,《金刚经》很适合。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,起心动念,不管起什麽心,不管起什麽念,立刻就能够觉悟到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把你的心念就打掉了,这一句阿弥陀佛提起就对了。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正念现前,无论起什麽念头都是邪念,阿弥陀佛是正念。《般若经》上还有两句话,也能够时时刻刻帮助我们深入观照,「三心不可得」,「诸法无所有」。诸法是一切万法,为什麽说无所有?一切诸法都是从缘生,凡是缘生之法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「缘起性空」。这些重要的开示,都可以帮助我们时时刻刻省悟过来,不再迷惑,这样才能够安坐道场。
如果就威势身来说,这裡面又可以说为六种道场。第一个是「遍一切同类世界道场」。遍是普遍,同类那是讲法身大士,相宗裡面讲的同生性。第二,也能遍「一切异类世界」,这也是道场,这是异生性。另外还说到「一切世界种」、「一切世界海」,这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向太空物理去展观,大而无外。第五讲「一切微尘中」,这是说到小而无内。无论是大,无论是小,无论是因,无论是果,都是自己心性所变现出来的境界。心体遍一切法界,它的作用哪有不遍法界的道理?所以《华严》上说,佛坐在一毛端上转大法轮,转大法轮就是开大法会,讲经说法。在什麽场所?在毛端上。不止芥子纳须弥,不止!大小无碍,这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无障碍法界,事事无碍。末后一个意思说「刹尘帝网无尽道场」,这是总结。刹是佛刹,尘是形容极多,像微尘那麽多的诸佛刹土;帝网是比喻,像大梵天的罗网一样。都是比喻无穷无尽,说明无有一处不是道场。这是说到一切道场,就简单介绍到此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