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授:所以许慎他就说,「从弋,一横之」。这裡因为我们看到甲文是一个整体的象形,我们就不一定把它看成是「从弋,一横之」,它就整体的一个象形,就是古代一种兵器。说到这个「弋」,刚才上一堂课,我引到吴均《与宋元思书》,我弄错了,不是「弋飞戾天」,是「鸢飞戾天」,弋底下加个鸟。我以前背诵过的,时间隔太久了。最好同学们再查一下原文,能够下载下来,也能熟读背诵,非常美的一篇文章。看下一个字,「矛」。读一遍:
学生读诵:矛ㄇㄠˊ。(金文)(小篆)。矛是长矛的象形。金文是上有锋利的矛头,下有长柄的象形。小篆是从金文递变而来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酋矛也。建于兵车,长二丈。象形。」段注:「直者象其柲。左右葢象其英。」
典籍所见:(1)古代的一种直刺兵器。《周书.王会》:「操弓执矛。」
矛是部首字,所收的字很少,但都与矛有关,如矜字,指矛柄。
常用词:自相矛盾。
教授:这也是一个整体的象形字,甲文没有查到,只有金文()。《说文》说它「长二丈」,就是很长的一种兵器,长矛,长的柄,然后尖端有兵器。接下来,「衣」。读一遍:
学生读诵:衣ㄧ。(甲文)(金文)(小篆)。衣是衣服的象形。甲文衣像襟祍左右掩覆之形,小篆与甲文、金文同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依也。上曰衣,下曰裳。」段注:「衣者,人所倚以蔽体者也。」
典籍所见:(1)穿。《论语.子罕》:「衣敝緼袍,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,其由也与?」(2)衣服。《汉书.五行志》:「衣,身之章也。」(3)覆盖。《易经.繫辞下》:「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。」
常用词:布衣蔬食,衣食父母,丰衣足食,节衣缩食。
教授:这个衣字,同学们翻开《说文》,看看还有什麽说解。
板书:
我要让同学们翻开,就是看到《说文》裡面除了「依也。上曰衣,下曰裳」之外,它底下还说像什麽?
学生:「覆二人之形」。
教授:为什麽我们课文裡面,我们书上没有把这一句话加上去?于是给同学们一个清楚的概念。看黑板,衣()不管甲文、金文、小篆都差不多是这种形状。很清楚看出衣服的袖子,穿起,这边掩过来,这边盖过去,是衣的整体象形。而《说文》说是像「覆二人」,他把这个看成二人:
板书:
这是一个人,这是一个人,这个衣服一定很大,可以盖两个人。这显然,我们从甲文看出来,它整体就是一件衣服。所以我把「覆二人之形」,我把它略去;这裡特别要同学们再翻开来看,意思让你了解到,像这种不合理的我们就不要用它。下一个字,「纟」。
学生读诵:纟ㄇㄧˋ。(甲文)(金文) (小篆)。纟是一束细丝的象形。纟即细丝,甲骨文作「」,像束丝之形。其上下端为束丝的绪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细丝也。象束丝之形。」
纟是部首字,凡从纟之字,多与丝线有关,如:绪、纯、织等。
板书:
教授:像一束的丝,读ㄇㄧˋ。好像段玉裁也注可以读作ㄙ,大家找一找,我印象是这样。没有吗?那我记错。之所以记错的原因,我们才讲过另外一个字:
板书:虫
这个字读ㄏㄨㄟˇ,又可以读什麽?ㄔㄨㄥˊ。所以这个纟,我刚才说也可以读ㄙ是不对的,它是一束丝的象形。所以你看甲文,它这裡三个,到了小篆是两个:
板书:
下一个字,「求」。
学生读诵:求(裘)ㄑㄧㄡˊ。(甲文①)(甲文②)(金文)(小篆)。求是裘衣的象形。甲文①像兽皮的嘴巴、两耳、四足、一尾之形,製兽皮的人常在鼻端穿孔挂起。甲文②则像已製成的裘衣,古代衣毛裘翻在外。金文和小篆在甲文①的基础上多加了「衣」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皮衣也。从衣,象形,与衰同意。求,古文省衣。」段注:「裘之制毛在外。故象毛文。」
典籍所见:(1)索求。《战国策.齐策》:「欲有求于我也。」按:《广韵》索下曰:「求也。」求被借用为索求、请求之义,遂另造加衣的裘字,还其本义。(2)所追取者。《孟子.公孙丑》:「勿求于心。」(3)乞,请。《易经.蒙卦》:「匪我求童蒙。」按:《广韵》乞,求也。乞,去讫切。求,巨鸠切。两者双声,可以通假。
常用词:求学,反求诸己,求同存异。
教授:这裡同学们看甲文①和②,写法不一样。甲文①是说像製兽皮的时候,常把兽皮鼻端钉在牆上或者树上,把它挂起,后面就像一张兽皮的样子。甲文②就像已经做成了衣服,裘衣的样子。你看有两个袖口吗?袖口可以穿。为什麽还有一些毛毛?兽皮的毛做成皮衣,它毛是翻在外面的,所以他画象形画它的皮毛。到金文,它是根据甲文①这个写法,它外面又加一个什麽?衣服的衣,看得出来吗?刚才我们才看过「衣」字。这是「求」这个字。到小篆也看得出来,「衣」裡面是个「求」。隶楷这个「求」,应该是根据什麽来的?《说文》裡面有,「古文省衣」。同学们翻一下《说文》,翻这个「求」字。有找到的吗?看看它有个古文「求」吗?四O二页,隶书以及我们现在楷书用的「求」,就是《说文》裡面「求」的古文的字形。
在典籍所见我们引到第三,当请求讲。后面我们有个按语:《广韵》乞,求也。有个反切,再看求有个反切。这两者双声,怎麽知道的,告诉我?怎麽知道它双声?你已经会了,要翻什麽?四十一声纽,反切上字表。
板书:去
一个是去字上字是吧?另外一个呢?巨。
板书:巨
看看这两字在哪一纽?
学生:溪水的溪。
教授:溪纽,不是溪部。
板书:溪
学生:巨在群纽。
教授:群,是吧?
学生:是。
板书:群
教授:你能告诉我,这两个不在同纽,一个在溪纽,一个在群纽,为什麽可以说它是双声?
学生:发声部位相同。
教授:真好,你们快毕业了。告诉我,大家:
学生:发声部位相同。
教授:对了,见、溪、群、疑,同一个发声部位,可以说它是双声。真高兴,我们本来要一个月可以毕业,现在上一个礼拜就差不多可以毕业了,真好。
昨天要同学们看看这《广韵》,你们大家有没有看看?不看,不好看是吧?实在不容易看是吧?要认识《广韵》,这个版本是最好的版本,泽存堂本。下课后,同学们一起看看《广韵》,第一个韵「东」韵,然后它「东」,它上面加一个小圆圈,是表示底下有一群字,这个东代表下面那一群字完全同音。总共有多少字它后面有个统计,在东的说解后面,下面它说「德红切」,然后有个数字,十七,表示东,加个小圆圈这个东,连它本身总共有十七个字,同样读德红切,同音都读东,这是第一个字。
第二个字又不同了,第二个字是个相同的「同」,相同的「同」它也是上面有个小圆圈,表示用这个同字代表底下那一群字,有多少?也在它底下有注,同,「徒红切,四十五」,有四十五个字同音。我们昨天黑板上还用过这徒红切是吧?就在这裡。所以同学们大家传阅一下,看一看。如果你手上已经有一本《广韵》,你就在刚才我们看到,「东」第一个字,用红笔把它画个大圆圈,然后它后面「德红切」,用红笔画下,「德红切」。第二个字「同」,也画个大圆圈,然后「徒红切」,也要用红笔画下。醒目,东,德红切;同,徒红切。《广韵》。
黄季刚先生每天对《广韵》不知道翻阅几十次。《广韵》对声韵学来说是一本最重要的书。我们这个《汉字入门》这本书的最后,刚才同学用过的四十一声纽表,这个表怎麽来的?就是根据《广韵》它的反切上字,把它系联过,这四十一声类表,我们才能知道反切上字属于某一个声纽。像刚才我们黑板举的,一个溪纽,一个群纽,你怎麽知道去是在溪纽,又如何知道巨是在群纽,那都靠我们后面那个表。这表又如何来的?根据《广韵》的反切上字。清代一个学者叫陈澧,他发现用《广韵》的反切上字,把它系联之后,可以有这四十声类;后来季刚先生再分出一类,成为四十一声类。这也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到,这两个字古音是不是双声的唯一的方法;不是用我们嘴巴来读一读、念一念,那都不准。所以由此可见,《广韵》这本书是多麽重要。
好,我们回到课本。求,知道是一个皮衣服,毛翻在外面的象形文字。这裡附带我们说到了乞和求,彼此之间为什麽可以通假,就在典籍所见第三,看到吗?典籍所见,第三,「按:《广韵》乞,求也。去讫切。求,巨鸠切。」怎麽知道巨跟去是双声?我们刚才已经说了:
学生:发声部位相同。
教授:对,所以可以通假。求之所以会变成请求,本来是衣服,皮衣服,为什麽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口头上「请你、求你怎麽样」,为什麽有这个意思?现在看到《广韵》说,求跟乞的关係,它用求来解释乞,看到吗?「乞,求也。」然后我们再分析,求跟乞两个字的声韵,原来它是发声部位相同,可以说是双声,所以可以通假。所以《广韵》说,「乞,求也」。所以皮衣服,皮裘,现在用来当请求的原因,明白吗?声韵的关係。因此,如果不明白声韵,文字光看字形是无法理解的,顶多你能看懂几个象形的:马像匹马,牛像头牛;至于声韵上你如果不明白,你就无法理解文字。衣服、皮裘、皮衣之所以会用来当请求的意思,现在明白吗?
学生:明白。
教授:很高兴,一定把这个弄清楚。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,「田」。
学生读诵:田ㄊㄧㄢˊ。(甲文)(金文)(小篆)。田指整齐排列种稻穀的田地,中间的笔画,像纵横的田埂。甲文、金文及小篆,字形略同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敶也。树穀曰田。象形,囗十,千百之制也。」段注:「取其敶列之整齐谓之田。凡言田田者,即陈陈相因也。千百之制也。此说象形之恉。谓囗与十合之。所以象阡陌之一纵一横也。」
典籍所见:(1)田地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。」(2)耕种。通「佃」。《汉书.高帝纪上》:「故秦苑囿园池,令民得田之。」(3)层层相叠。姜白石《念奴娇》:「田田多少,几回沙际归路。」
常用词:田舍,田野,田园,沧海桑田。
教授:这个字「田」字,很容易明白。外面画的就是一个范围,当中一纵一横,我们勉强说它是十,其实它不是十,它就是一纵一横,田地裡面那种田埂,纵横的阡陌。小田埂走过没有?没有走过的举手我看看。洋包,没有走过小田埂。我是从小在田埂滚大的。田埂很好玩,不信找个机会到田埂去走走看,要光着脚走。所以当中那个不是十,外面也不是真正的囗这个字,它就是画一个范围,然后当中有阡陌纵横。这裡附带典籍所见裡面我引的一个姜白石的《念奴娇》,「田田多少,几回沙际归路。」「田田」两个字用来形容荷叶,很多的荷叶。其实就是陈陈相因,重重叠叠的荷叶,「田田多少,几回沙际归路」。接下来看「土」。
学生读诵:土ㄊㄨˇ。(甲文)(金文)(小篆)(隶书)(楷书)。土是地上土块的象形。甲文、金文下一横像地,上像土块之形。小篆及隶楷,是从甲文、金文演变而来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地之吐生物者也。二象地之下、地之中,丨,物出形也。」(按:许慎就小篆笔画说解字形,不确。)
典籍所见:(1)地域、疆域。《诗经.小雅.北山》:「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」(2)五行之一。《孔子家语.五帝》:「天有五行,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,分时化育,以成万物。」
常用词:积土成山,皇天后土,捲土重来。
教授:大家看甲文和金文,像什麽告诉我。高声说出来,像什麽?
学生:土块。
教授:地上的一个大土块,小心你不要踢到它,会跌倒。「土」,甲文、金文就是地平上的一个土块,笔画渐变就变成小篆。上面那个土块,你看到甲文是虚中,金文是什麽?说得出来吗?我说过的甲文是虚中,金文呢?
学生:实。
教授:填实,忘记了,填实、虚中。小篆笔画变成实的样子,是我们现在写的土。由于我们看到了甲文、金文的「土」,确实是画的地面上一个土块,所以对许慎这个说解,他说「二」这两横,像地之下、地之中,当中那一「丨」,像物出形也。这是根据小篆笔画勉强这样说解,我们不一定要根据他这种说解,由于他当时看不到甲文,能看到金文也很少,也不一定看得到这个「土」字,所以他只能根据小篆来解释。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个字,「屮」。
学生读诵:屮ㄔㄜˋ。(甲文)(金文)(小篆)。屮指草木初生一株小草的象形。
备注:《说文》:「艸木初生也。象丨出形,有枝茎也。古文或以为艸字。」段注:「丨读若囟。引而上行也。枝谓两旁茎枝。」
教授:这个「屮」字,你看到我怎麽写吗?从底下往上,是段玉裁说的,他说什麽?
学生:引而上行也。
教授:他读为什麽?
学生:囟。
教授:囟。这一竖有三个读音,不分它上下,先从上或先从下,你光看到它这一「丨」,它读为什麽?
学生:衮。
教授:衮。引而上行,从下往上写,读它为?
学生:囟。
老师:囟。引而下行?
学生:退。
教授:退。它有三音。段注告诉我们,这个「屮」它是当中这一竖,要读它为囟,是引而上行,意思是草木从地底下刚刚生长出来。这两边是这个草的枝,旁边的小的嫩芽,分开的。这个字读它为ㄔㄜˋ。段注说什麽?现在我要很小心,怕读错。它是古文或以为什麽?草。一株小草,两株小草。
板书:
古文这个「屮」,以为可以读作草。刚才是哪一个让我读错了?先是说虫。
板书:虫
虫可以读为什麽?
学生:虫。
教授:虫。「屮」,古文以为草。所以这裡就常常容易溷,一个、二个读音容易溷。上次我们说过一株小草,「屮」。两株小草,「艸」。三株呢?
学生:卉。
教授:花卉的卉。四株呢?
学生:莽。
教授:很多,草莽。前面举的象形字,我们称它为象形的正例。下面要讲象形的变例,变例我们留到下一节再讲。好,今天讲到这,下课。
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(第十三集) 2015/8/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56-181-0013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