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講義節要 (第二十八集) 1995/2 美國聖荷西 檔名:09-021-0028
請掀開經本第五十二面,最後一行經文:
【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福德。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。】
這段是尊者答覆世尊所問的,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多不多?尊者答的是『甚多,世尊』。『何以故』,為什麼說甚多?他說『是福德,即非福德性』。由此可知,說多少是從相上說的,如果在性上講,那就說不上多少,完全從事相上來說。我們看小註。「答意深長,何以故下,即自己釋明答曰甚多之所以然。」為什麼答甚多?說明這個道理。「本經是名、即非之句很多,此乃初見」,在這個地方我們第一次見到,這就是是名、即非,「即非福德性」,這個字句往後就很多了。「特舉出性字,使人了解以後凡說即非,皆指本性言,凡說是名,皆指事相言。」這是《金剛經》的一個例子,我們必須要清楚,然後看到這個字樣,知道它說的是什麼。說即非,是從性上講,性上是一法不立的,相上那就無量無邊,我們說多說少都是從相上說的,不是從性上說的。尊者在這裡為我們辨別得清清楚楚,他不是說的福德性,說的是相,所以『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』,「是故」跟是名意思相同。
「就自性上言,一切不可說,說福德多,是就事相言」,這是交代的很清楚了。「性是裡,相是表,性是本,相是末,性是能生,相是所生,意謂有如來之性,方有福德可說,若無性則有何福德可言。」前面講的他的答意深長,這個地方就顯示出來了。性就是真如本性,能生萬法,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顯現之現象。性體是一個,不是兩個,不是多個,性體是一個,可是它現的相是無量無邊。譬如我們作夢,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能作夢的,我們知道是我們的意識。意識只有一個,能作夢的只有一個,可是每天作的夢都不一樣,夢中境界無量無邊,都是從意識裡面生起來的。這個現象,就好像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我們現在的名詞叫宇宙萬有,宇宙萬有從哪裡來的?都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。自性是能變,宇宙萬有是所變,能變的才是我們的本人,所變的決定不是,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。如果把自己本人找到了,那你就得大自在,你在這大宇宙之中,我們佛門裡面講法界,在法界裡面你就得自在,你就能夠稱心如意。佛法修學最後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,就是把真正的自己找回來。如果迷失自性,像我們六道凡夫都是迷失自性,迷失了自性,自性還是起作用,不是不起作用,但是這個作用就有差誤。把一真法界就變成六道輪迴,這就是起作用的差誤,在六道裡面免不了要受苦受難。要是在一真法界裡面,那個享受就是淨宗經典所說的極樂世界,所享受的是極樂,而不是這些苦難。這裡差別很大,根本的原因就是迷悟。
「是福德,即非福德性」,這在解釋這兩句,「表面說是福德」,這是世尊他提出這個問題真正用意之所在,「實則指示我們不可著相」。為什麼要講福德性?決定不能夠著相。為什麼不能著相?著相就迷!本經裡面告訴我們,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,非就不是菩薩,不是菩薩就是凡夫,菩薩覺悟,凡夫迷惑。如果我們要問,什麼叫做覺?什麼叫做迷?簡單的說,不著相就是覺悟,著相就是迷惑,這就很清楚的把迷悟給我們區分出來,因為才有執著,四相就具足。福要有,福可以享受,決定不能夠執著。
我們看看諸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示現的,歷史上所記載的,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,釋迦牟尼佛也再來了,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豐干和尚也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寒山、捨得是文殊、普賢的化身,近代的印光法師,是大勢至菩薩的化身。中國人確實福報不淺,世世代代都有許多佛菩薩化身在人間,這些佛菩薩們,他們表演給我們看的,與經義完全相應,他們福慧雙修,不受福德。其實他可以接受福德的,他在華藏世界、在極樂世界他受,在我們這個地方他不受,他能受然而他不受,這就是給我們凡夫做個榜樣。不但佛菩薩教化眾生用言教,更重要的是身教,他要做出個樣子來給我們看,讓我們照他的樣子來學習。如果在極樂世界、在華藏世界,那個受福德是心地一絲毫都不沾染,心地清淨,一絲不掛。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的大眾各各如是,所以那個福德可以受。我們這個地方不行,我們這個地方人沒有開悟、沒有見性,沒有見性的人,煩惱、習氣很重,縱然有相當的定力,那個定力是石頭壓草,沒有除根,外面誘惑力量太大了,他的煩惱又起現行。所以佛菩薩給我們做個樣子,遠離五欲六塵的享受,就是遠離外緣的誘惑,幫助我們定慧的增長,是這麼個道理。因此這部經上,性相就辨別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沒有見性決定不能著相。
「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」,這句話意思又有雙關,一個是就我們凡情常識來說,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他福德當然多,這是一個意思,這個意思我們凡夫都能體會得到。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,財富是果報,財布施是因,世間人一生所得的財富不一樣,有人得的多,有人得的少,你能夠得到的是果報。你怎麼得到的?是你過去生中修的因,這一生當中收穫的果報,過去生中財布施多,這一生當中你得的財富就多,過去生中財布施少,這一生得的財也少。因果決定相應,決定不會差錯。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同樣一個道理,過去法布施多,這一生聰明智慧就大,過去法布施少,這一生當中聰明智慧就小,就這麼個道理。健康長壽的因是無畏布施,不殺生、提倡素食,這是無畏布施,果報得健康長壽。過去生種的因,今生得的果報。假如這個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這是財布施,那他得的財富真正不可思議。這是講福德多,從事上講的真是多。另外一個意思,福德雖然多他不受,不享受,不享受他的福德就更不可思議。如果你接受了、享受了,這個福德是有盡的,也就是說雖然過去生中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這個福德還是享受得盡的。如果要不受福德,他的福德就無有窮盡,那是真的多。前面講多是有量的多,後面不受福德,那個多是無量的多。所以,這句話裡頭有兩個意思,這兩個意思的確有淺深很大的差別。
末後這個結論,「就是說,有是性方有是相,教我們會相歸性」,這句話很要緊,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。不受福德的人就是會相歸性,性是真正的無量,從性生的相也是真實的無量,可以把有量變成無量,你能夠會相歸性,就把有量變成無量。舉出這個比喻做個前提,真正的意思不在此地,真正意思在後面這段經文上。
【若復有人。於此經中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勝彼。】
『彼』就是前面假設的這個人,他修的福大,不可思議,而且那個福不容易修,沒有福報的人還修不成。誰有那麼大的家業?你家有多少財寶?大千世界七寶,我看除了大梵天王之外,沒有人有這麼大的家業,有這麼大的財富。所以這個比喻真的是大梵天王。我們要是不讀佛經,看到人家修這麼大的福報,我們也只有羨慕感嘆而已,為什麼?自己永遠沒有辦法得他那麼大的福報。可是讀了這部經,我們就很安慰,原來我們也行;不但行,我們果然肯修,福報超過大梵天王。怎麼個修法?我們修法布施。《般若經》上佛告訴我們,財布施比不上法布施,而《華嚴經》上,在「行願品」裡面普賢菩薩告訴我們,一切供養中,法供養為最。供養跟布施一個意思,由此可知,一切布施當中,也是以法布施為最,所以會修福的人修法布施。
「看此節經文,若以為讀誦《金剛經》,其福德即勝過大梵天王」,這個大梵天王就是指前面的,「那就是很大的誤會,實則應注意受持二字」。我們就先看這段。這經上說了,『若復有人,於此經中,受持』,關鍵就在「受持」這兩個字,千萬不要以為讀誦就是受持,讀誦是讀誦,受持是受持,是兩碼事情。讀誦沒有那麼大的福報,受持才有。什麼叫受持?受是完全接收過來,持是完全把它做到,你福報就大了,絕對不是大梵天王的福報能夠跟你相比的。為什麼?大梵天王所修的只有福沒有慧,你受持《金剛經》,福慧雙修,超過大梵天王,所以這句經文裡面關鍵就在受持。縱然不能夠受持全經,受持其中『四句偈』,這四句偈是指經文任何四句,凡是四句就叫一首偈,並不是指後面兩首偈頌,不是的。任何四句,乃至於半偈、一句,半偈是兩句,一句你要能真正體會到了,在一生當中把它做到,真的是受用不盡。我們接著看底下。「是人能受持此經,又能布施,福德方能勝過於彼」,這個布施是講的法布施。所以你的布施的福德也能夠超過大梵天王。
底下解釋受持兩個字,這兩個字是關鍵。「受是領納,是指真能領會經義,而得受用者。」佛在經上講的意思你徹底明白,體會到了,真正覺悟,依教奉行,這叫做受。「比解字更進一層」,解是明白、理解,未必得受用,受比解又要進一層,又要深一層。「持」,持是保持,「即拳拳服膺,一刻不放鬆之意,比受字又進一層」。受,接受了,接受能不能永遠保持?未必。真正能夠做到永遠保持不失,這就是持的意思。所以,這兩個字才叫關鍵,真正得受用。
「為他人說是利他」,這就是布施,為他人說是法布施。「其字,即指受持為說之福」,經上講『其福勝彼』,這個受持的人,為他人演說之人。演說,演是表演,換句話說,演是做出樣子給別人看。像世尊在本經開端,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,他就是做出個樣子給我們看,那叫演;以言語為我們詳細說明,這叫說。換句話說,演是身教,說是言教,演是他真正做到,做到以後再說。不是只會說不會做,他是做到了以後再說,這叫演說,演在前面,說在後面。「超過前說祇做布施之人」,前面舉的是大梵天王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。「且只財施,是福德相」,大梵天王所做的布施只是財布施,他所得的福德是從事相上說的。「此人既能受持修慧」,此人是指受持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的人,他能夠受持,即使受持四句偈,都不可思議。「又能法施修福」,為人演說就是法布施,法布施是修福。「福慧雙修」,福裡面有慧,慧裡面有福。「悲智具足,乃是福德性」,這個人所修的是福德性,他修學的果報能夠明心見性。大梵天王所修的福報不能見性,因為他所修的是福德相。受持《金剛般若》的人,他所修的是福德性,怎麼能相比?「故能勝彼」,受持《金剛經》的人,他所修的福慧勝過大梵天王,道理在此地。
這段經文大致不難懂,可是這裡面含義很深,那就是受持。我們先說受,受字的意思淺,但是受之前是解,解之前是信,你信不信?大經大論上所謂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信是入道的根源,功德之母,所有一切功德都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,可見得信心很重要。世尊在本經裡面所說的,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。我們有沒有清淨的信心?淨的意思就是絲毫疑惑都沒有,這叫淨信;如果有疑惑,信心就不清淨。信心不清淨,解就不夠透徹,受持自然就有問題。雖然講的受持,受持之前還有很多層的功夫,我們必須要把它做好。信心要怎樣能夠建立?在佛法中說不外兩種因緣,第一種,是對於經論有相當程度的深入,將這些事理探討清楚、明白了,這樣建立信心。實在說要把經論的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的確不是容易事情,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,可是若不如此,信心確實很難生起。第二種,是他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現前,他雖然對於理事的真相一無所知,聽佛一說他就相信,他就不懷疑。你問他,你為什麼不懷疑?他說我也不曉得,這種人很可愛。他雖然理事不明瞭,他那個清淨信心跟一切通達的人沒有兩樣,所以他的成就也就相同。這個原因,本經佛有說,《無量壽經》上佛也告訴我們,是我們多生多世累積的善根福德成熟,所以能信、能願、能夠依教奉行。
全經不能受持,受持裡頭一句、兩句,這一生當中就能成功。兩句經文的太多了,像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這兩句,一生受用不盡。一句的,前面講的「非法非非法」一句,不要看一句少,這一句是所有一切大小乘的賢聖,從初發心證究竟果位,都不出這句的範圍。何況受持全經!所以經上講的四句偈,是經文裡頭任何四句,不專指某四句。我們讀經,哪幾句我們體會的很深,哪幾句我們看了能生歡喜心,能夠理解、能夠接受、能夠奉行,就行了,這叫做受持金剛般若,一句也叫受持金剛般若。一定要受持,受持就是你一定要做到,真的做到,徹底做到。做到之後你再給別人講解,是你的心得報告,這就是自行化他,所以福德能夠超過大梵天王,道理在此地。
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,第三十九,「釋成經功」,釋是解釋,成就這部經的功德。
【何以故。須菩提。一切諸佛。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皆從此經出。】
佛在許多大乘經論上告訴我們,般若為佛母,母是母親,母是能生,能生諸佛,那就是佛母。佛是從哪裡生的?佛是從般若裡面生的,而般若的代表就是這部經。這個地方世尊明白的告訴我們,一切諸佛以及諸佛成佛的方法,都在這部經中,都從此經出。我們看小註。「佛說一切法,般若盡攝」,攝就是包括的意思,不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都不超過本經的範圍。我們這部經還沒講完,後面還很長,前面這部分諸位聽了之後,你能相信嗎?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,本經包括盡了,你能相信嗎?你能接受嗎?如果大家把前面的意思都聽懂了,我相信你一定點頭,沒錯。前面不是明明說過,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,這一切賢聖,從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覺菩薩,他們怎麼修,怎麼證的?都是二邊不著。這個經就是教給我們二邊不著,這豈不真的是包括盡了。本經所說的是菩薩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確實是盡攝一切諸法。
「本經尤是般若中之最要」,《般若經》有六百卷之多,在現代佛教經典當中,最大的一部經就是《大般若經》。「可見讀此經,無異讀大般若經」,本經是《大般若經》當中的一卷,《大般若經》有六百卷,這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,叫《金剛般若》。「且無異讀三藏十二部經」,三藏十二部經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佛教的《大藏經》,也就是所有佛教的全部經典,你念這一本,等於念了全部佛教的經典。「此經所說,即無上正等之法,故云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法」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文的意思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法,「皆從此經出」,我們要知道,就是皆從二邊不著之所成就者。我們想學佛,我們想成佛、想成菩薩,成佛、成菩薩不是別的,實在說是成就我們究竟圓滿的智慧,成就我們究竟圓滿的福報,這叫做成佛。福慧哪個人不羨慕?哪個人不想得到?為什麼福慧你得不到?問題就是出在著相,不是著有,就是著空,所以你的智慧不開,福報有限。要想成就無量無邊的福慧,無量無邊的福慧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。本來沒有我們硬要想去求,那叫攀緣,那是錯誤的。無量無邊的福慧是我們本來有的,本來有的,現在被障礙而不能現前,那是我們自己的過失,這是真正不應該。佛法教學沒有別的,恢復自性本有的智慧福報而已。
西方極樂世界要曉得不是阿彌陀佛的,如果是阿彌陀佛的世界,我們到那裡去巴結他,這就是攀緣。極樂世界是我們自性變現的,華藏世界也是我們自性變現的,前面說過,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,全都是自性變現之物。自性變現,就是我們自家本有的,本有的你得不到,那你就錯了。不是本有的,你得不到那沒有話說,是你不該得到的;本有的,是你應該要得到的。用什麼方法恢復?用什麼方法再得到?佛告訴我們捨棄二邊,二邊都不能執著,空有二邊,法與非法二邊,都要捨掉,恢復到自性清淨心,你就得到了。心裡有一絲毫牽掛,就是執著,有一絲毫猶豫,就是妄想,正是世尊所說的,一切眾生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,這把我們不能恢復自性的原因說出來,妄想執著。由此可知,我們要想見性,要想恢復本有的智慧福德,非依《金剛經》的方法做不可。不依照這個原理原則,無論用什麼方法修行都是枉然的,都得不到結果。
「本經處處教人不住相」,空有二邊都不住,法相是有,非法相是空,「就是要人證性」,證性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,淨土宗所講的理一心不亂。「可見此經所說,皆是自性。」經文很短,這就是說明佛在這部經上沒有一句廢話,直截了當為我們指出明心見性的一條道路,也就是究竟圓滿成佛之道。「皆從此經出,實無異說,此經從性體而出,故教人不可住相,連性字亦不可執著」,這層的深意,佛在本經也明顯的為我們說出。一切大乘經都是從性體而出,雖從性體,有些經論的說法並不夠圓滿、不夠究竟,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一部分。唯獨本經,全體的流露,所以教人不可住相。不可住相這相字裡面,法相、非法相,用這一個字做代表,法相不能住,非法相也不能住。雖然講的是性、性體,性跟性體也不能住,都不能執著,讓我們體會它的深意,決定是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,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佛所說的真實義。
「一切諸佛,皆從此經出」,這個一切諸佛也有兩個意思,淺意是講的分證諸佛,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見性就是成佛,是真佛不是假佛。但是雖成佛,佛跟佛相比,程度有淺深差別不同。在圓教裡面講,初住菩薩就見性,所以初住菩薩就成佛了。大家在《普門品》裡面看到的,觀世音菩薩,應以佛身得度者,即現佛身而為說法,那菩薩不是成佛了嗎?他就可以現佛身而為說法。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,示現的八相成道,示現的佛身,初住菩薩就有能力示現,初住以上更不必說,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,這叫一切諸佛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一切諸佛,多半說這個意思。第二個意思,那就是講的一切究竟圓滿的諸佛,十方三世一切究竟圓滿的諸佛,這個意思就深了。所以一切諸佛有兩個意思。
「皆從此經出」,這是我們完全肯定了,諸佛修行沒有別的,二邊不住,這麼成就的。我們修淨土,念阿彌陀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與《金剛經》上的原理原則相不相應?相應,完全相應。我們念佛求生淨土,必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這個世界就是娑婆世界,就是娑婆的三千大千世界,再也不放在心上,也不牽掛它,這是不住法相;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,不住非法相,這就是二邊不住。由此可知,淨土跟般若的關係非常密切,懂得般若,修學淨土,沒有一個不成功。真是像前面所說的,成就不但快而且品位高,這一定的道理。「是指點學佛,要從此經入門」,此經是一切經修行的總綱領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顯教也好,密教也好,宗門也好,教下也好,乃至於小乘,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。
末後這段,「結歸離相」。
【須菩提。所謂佛法者。即非佛法。】
這個開示好。佛法也不能執著,正是前面所說的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這個心才真的乾淨,真達到清淨心現前。「前言一切諸佛,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是名相上說佛與法」,從名詞、從事相上說的,「即非就性上說佛與法」,不是講到真如本性,佛能說的出的都是事相,性說不出。佛要為我們顯示自性,也只有從事相上來說明,希望我們就事相悟入自性,自性說不出。這是個巧妙的方法,從相上見性的,我們才能夠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。「上來的示無住以生信一科」,這就是本經的第二卷,下面這一章就是第三卷。前面給諸位報告過,本經正宗分一共分為四大段,這四大段就是信解行證。經文到這個地方,把信這段講完了,這段的總題目就是「的示無住以生信」,「的」是的的確確,指示我們要在無住上生信心。這一科,科就是段落,這一大段。
「開口便令廣度眾生成佛」,我們回想經的一開端世尊就說了,我令一切眾生,下面說出胎卵濕化十二類生,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,就是廣度眾生成佛。一個發大乘的人,發無上乘的人,這個心願不能失掉,念念之中要有幫助一切眾生成佛的願望,至於做得到做不到,那是另外一樁事情,不可以沒有這個心。做不到是自己功夫不到家,但是確實有這個心願,這個心願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,能力不一樣,心願是相同的,這個非常重要,要存這個心。我們世間人常說成人之美,幫助一切眾生成佛,這是成人之美達到了極處,達到頂點,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。以這個願望作為前題,我們處事待人接物,決定是斷惡修善,決定是幫助人正面的成就,不會促成人有反面的成就。
「是開示吾人應無住我人等相」,要成就幫助人成佛,首先要自己成佛,這就對了。廣度眾生,自己是眾生,不能把這個眾生忘掉。所謂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就叫做眾生,我們身體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所以這個叫眾生。先度這個眾生,然後才能度其他的眾生,這個眾生要是不能得度,你說破了嘴唇也沒人相信你,所以要先度自己。怎麼個度法?應無住四相,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決定不能有。我、人、眾、壽這四相是存在的,四相不會消失的,就在我們眼前,要緊的是不住,不住是你心上不可以有,這就與自性相應。性體裡面沒有,自性起作用現的幻相有,我們修學大乘,與自性的體相用完全相應,這叫做學佛。性體沒有,我們心裡頭沒有,跟性體相應,真性起用有這些幻相,幻相在我們眼前,不礙自性。諸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,他的生活與自性體相用完全相應,我們跟自性體相用完全相違背,這是佛菩薩與凡夫不相同的根本之所在。我們學佛要從這個地方用功夫,要從這個地方下手,決定不能住相。
「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是應無住法相也,又說於一切法無住而行布施等法,是應無住非法相也」,這個意思前面都曾經細說過。心地要清淨,要一塵不染,一絲不掛,恢復到你自性清淨心,那就是真性,這是不住有,四相都破了,不住有。在這個時候,佛又教給我們而行布施,為什麼?若不行布施,你就住到空上去,你住在非法相也錯了。所以末後教你而行布施,不住空,這樣空有二邊都不住,就對了。「因以不住於相四字總結之」,在這段總結論就是不住於相,我們要在這個地方生起清淨的信心。不住相是對的,不住相你的生活才真的自在、快樂、幸福、美滿,都從不住相裡頭來的。不住相是真實智慧,就是本經上所說的實相般若。由此可知,我們每個人自性裡本來具足實相般若,實相般若為什麼不能現前?就是你心住相,心住相,實相般若就不現前;如果你心不住相,你自性的實相般若就現前。實相般若是真智慧,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,《般若經》上常講,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起作用就無所不知,不起作用就無知,那個心多清淨。我們前面說過,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寂就是無知,《心經》上講的「無智亦無得」,那是實相般若,那是無知,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、無所不得,這才是真正的自在圓滿。翻過來看後面的小註。
「所以應無住者,降伏其妄心也,妄心非他,分別執著之謂耳,妄除一分,真便現一分,何須別覓真耶。」由此可知,應無所住要緊。無住就是不執著,住就是執著的意思、取的意思,不執著、不取這就降伏妄心。妄心就是我們講的念頭,我們的雜念太多,一天到晚雜念不停,人雖然睡覺了,身體是休息了,可是念頭沒有休息,念頭還是一個生一個滅,生滅不停。所以你睡覺會作夢,作夢不是身在作夢,就是妄念在起作用。現代有些人用個新名詞,說我們這個人有兩個身,不錯,兩個色身,一個是很粗的肉身,這個肉身實在講沒有什麼用處,臭皮囊一個。另外一個身,在佛法裡面講叫淨色根,學佛的同修應當曉得這個名詞,叫淨色根。過去有些人認為佛家講的淨色根是我們的神經系統,這個話講不通的。為什麼講不通?淨色根,我們作夢,夢中所現的身相是淨色根,有定功的人能夠看到這個身體。譬如夢中去遊山玩水,他真的去了,會在那個地方看到這個人在,有定功的人看到,他怎麼到這兒來了?他人的身體躺在床上,神經還在裡頭,神經並沒有跑出來,所以說神經系統就是淨色根這講不通的。
西藏有些密宗大德在海外弘法,他創造一個新名詞叫星光體,其實他講的星光體就是經論上講的淨色根。我們肉身會生病,淨色根不會生病,我們肉身有生死,淨色根沒有生死,在六道裡頭輪迴投胎是它去的,肉身是軀殼而已。但是要曉得,淨色根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靈魂,靈魂比淨色根又要高一層。淨色根只是講它這個身,淨色身而已,它還是屬於色法,它這個色法會起作用,那是精神的作用,精神作用是神識,我們世間人叫做靈魂,也就是可以說淨色根是靈魂的身相。這些事實真相一定要認識清楚,然後我們才曉得哪個重要,哪個不重要。這個身不重要,佛告訴我們,淨色根也不重要,靈魂也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真如本性,那個東西重要。
所以妄想心就是分別執著,阿賴耶含藏這個習氣,現代人稱為下意識,其實就是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。這個東西除一分,真性就顯一分,這個除不簡單,什麼人有能力除?明心見性的人,像圓教初住菩薩,破一品無明就是除一分,於是他的真性就透出一分;二住菩薩破二分無明,他的真性就顯出二分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無明有四十一品,破四十品無明就顯四十分真性,還有一分沒顯,那叫等覺菩薩。等覺菩薩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,自性才圓滿的顯示出來,佛法的佛行證果才算是畢業了。所以,只要破妄,不要去求真,妄去了真就現前。
這樣的功夫我們在目前還做不到,目前我們要做的實在講都是預備功夫。我們從哪裡下手?佛教給我們從三毒下手,從我見下手。三毒貪瞋痴,從這裡下手,真正能夠做到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我們在六道裡面就保證不墮三惡道,這重要!也就是說保住人身,來生縱然修行不能有個結果,絕對不墮三惡道。學佛人最低限度要有這個本事,這是最低的成就。念佛往生也要把貪瞋痴三毒煩惱伏住,要是伏不住的話,臨終時候免不了還有障礙,障礙你不能往生。貪心人人都有,貪求的對象並不一樣,有人貪財,有人貪名,有人貪色,有人貪權勢,各各不相同。無論貪圖什麼,統統要捨,統統要放下,三毒煩惱決定是大障礙。
「若能不住法非法相,便見真性,此所以但言降不言住,而降伏即是正住也。」如果你能夠不住法相、不住非法相,你就見性,這個意思前面我們也曾經說過,法相是有,非法相是空。小乘阿羅漢、辟支佛,法相他不住,三界六道他放下了,他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,但是他不能見性。為什麼原因?因為他住非法相,這個非法相就是小乘經上講的偏真涅槃,阿羅漢、辟支佛證偏真涅槃,實際上就是住非法相。在《金剛經》上講,他的境界是住非法相,佛在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也很有味道,說他們所證的境界叫「內守幽閑,猶為法塵分別影事」。世尊為我們形容阿羅漢涅槃的境界,是內守幽閑,猶為法塵分別影事,跟此地講的住非法相一個意思,他住的空裡頭,所以不能見性。必須把偏真涅槃也要放下,也要捨棄,非法相也不能住,回小向大,他就見性了,空有二邊不住。須菩提尊者問的兩句,「應云何住」,「云何降伏其心」,世尊只答覆一個,答覆降,沒有說住。因為降、住是一樁事情,能夠降伏妄心,降伏妄心就是離開分別執著,那就是住。無住而住,住而無住,這是佛教給我們的。為什麼無住?因為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,你怎麼個住法?住哪裡都錯了,一切都不住就對了。
「此中獨揀持戒修福為能生信,般若此云正智慧,而慧從定生,定由戒成,欲開正智,必應持戒,持戒則少欲知足,修福必深信因果,能生信心,信為入道之門也。」這是世尊在本經裡面為我們揀選出來,這些修行人當中,哪一類的人有資格接受修學般若?佛說了兩種人,一個是持戒之人,一個是修福之人,他能夠接受。持戒的意思是廣義的,不是狹義的,持戒就是守法,今天所謂的守法。現在的世人,總以為能夠不守法這是英雄好漢,大家都不守法,他還願意守法,這個很難得,這種人能夠學佛。大家都不修福,他還願意修福,修福之人可以學佛,佛是選擇這兩種人為教學的對象。為什麼選擇這兩種人,下面說得很清楚,般若是正智慧,顯示它不是邪智慧,它是純正的智慧,是自性本具的智慧。這個智慧是從定裡面生的,因此不是能夠學得到的,在文字、在書本、在經典裡面學不到,要從定功裡面他才會生。定也就是我們講的清淨心,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,般若智慧就現前,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淨極光通達」,光通達就是般若智慧生起來,現前了,怎麼生的?淨到極處。
我們念佛,講事一心不亂是定,理一心不亂智慧開了,可見得定到相當一個程度,智慧一現前,就叫理一心不亂,智慧沒有現前,叫事一心不亂。定是有階層的,一個人要守法、要守規矩,他的心容易定,不守規矩、不守法的人,你叫他修定很難,他定不下來。所以先決的條件是要歡喜守法,願意守法,一切人都不守法,他願意守法,願意守規矩,這才能信。所以欲開正智,必應持戒,持戒則少欲知足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真正持戒的人,我們講一個守本分的人,守法的人我們通常也稱之為守本分的人,他對於生活很容易滿足,貪求的意念比一般人要低,所以他的心比較上清淨,修學容易得定,念佛容易得一心。修福的人一定深信因果,因為他知道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他能相信,所以他會斷惡修善。這兩種人對於佛法都能夠生起信心,而信為入道之門。
「佛所說法,本來皆不可取,皆不可說,故取法說法,取非法說非法,皆非也。」這是我們必須要體會到的。佛所說的一切法,是不得已而說的,佛所說的一切法,都是旁敲側擊,意在言外,你要懂得這個。因為真實的法說不出來,只有假藉來指引,希望我們藉著佛所說的這些法體會真性,這樣才能夠得到受用。「明得此真實義,便為實信」,懂得這個意思,從這方面去體會,你就真的會相信。這也是許多人,用了幾年、幾十年的光陰深入經藏,他還是不相信,原因在哪裡?他完全是在文字、言語表層上去著眼,沒有透過這一層,所以他不解如來真實義。我們通常說這些人死在教下,執著在文字,執著在名相裡,叫死在教下,死在句裡行間,這叫讀死書,世間人所謂書呆子。他雖然很努力、很用功,費了不少時間,結果他一竅也不通,沒有悟處。要怎樣才能開悟?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,離語言、文字,也就是說語言文字決定不能夠執著,要體會它的意思,意思在言語文字之外,要這樣的體會,就不一樣了,就能生實信。
「一念相應得無量福」,這一點都不假,可是你要沒有相應,你怎麼都體會不到。果然一念相應,你會自己很慶幸,確實得無量福。「以一念相應是淨念相繼之根也」,大勢至菩薩為我們報告他修學的經過,他用功的方法是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是大勢至菩薩自己用功的方法。我們做不到淨念相繼,就是沒有辦法一念相應,如果哪一天我們一念相應了,淨念相繼就有希望。要怎樣才能相應?要離四相,只要有四相就沒有辦法相應。四相捨棄了,空有二邊都離開,就相應。什麼時候短短一剎那離開了,那一剎那相應,雖然是很短的時間,不能夠輕視它,非常可貴。就像閃電一樣,黑暗當中閃電,會照得清清楚楚,時間雖然很短,可是你要曉得,無量劫的無明,這一次放了一下光,這很稀奇,不容易!有一次放光就有第二次,希望以後放光的速度愈來愈密集,時間愈來愈長,就成功了。你有一次放光,你就能夠證實這一念相應,一念相應確實是得無量福。
「佛雖成佛,終不自以為有少法可得,無少法可得者,不自以為成佛也,故曰所謂佛法者,即非佛法。」成菩薩,絕對不以為我成菩薩了,成了佛的人也絕對不會想我已經成佛了。「我已經成佛」,諸位想他有我相,「你沒有成佛」,他有人相,他四相具足,跟我們有什麼差別?諸位要曉得,佛菩薩心清淨,決定沒有分別執著。還有分別執著的佛菩薩那是假的,那是騙人的。佛菩薩示現在人間,跟我們一般人完全一樣,你要說他是佛,說他是菩薩,他絕對不承認。為什麼?就像上了舞台表演,演什麼角色他就是什麼角色,他演得逼真,演得很像,所以才能做我們的榜樣,做我們的模範。這是所謂佛法者,即非佛法,作為這一大段的總結。
「徹始徹終,一以貫之曰,無住而已矣,因賅果海,果徹因源,如是如是。」這一大段的總結,就是「所謂佛法者,即非佛法」。這個貫注的精神就是無住,就是不執著。成佛,不執著自己成佛,也不執著有個成佛之法可得,但是他真的成佛了,真的有法可得。
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