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 |第202集|视频MP3文字|jingkong老法师主讲

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 (第二O二集)  2015/6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1-0202

play-sharp-fill

play-sharp-fill

▲视频下载▲MP3下载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一十四页,倒数第五行,科判「庚十一、助他成佛」,这裡面有五愿。下面四十八愿第四十四愿「普等三昧愿」。请看经文:
【我作佛时。十方佛刹。诸菩萨众。闻我名已。皆悉逮得清淨。解脱。普等三昧。诸深总持。住三摩地。至于成佛。】
这是经文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。「右章中,从至于成佛」,就是我们念的这一段,「至于成佛」之前这一段,「表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。定中以下,表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。从第四十四以下诸愿,皆为彼国以外」,彼国是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以外的。前面四十三愿是讲国内的,极乐世界国内的,最后这五愿是讲极乐世界以外的。「他方菩萨」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见闻《无量寿经》,所得的「殊胜法益」,在这裡都给我们介绍出来了。
我们看「第四十四,为闻名得诸三昧」,普等三昧,「至于成佛之愿」。「逮者,及也。《易繫辞》水火相逮。注曰:水火不相入,而相逮及。又逮者,追也」。据《会疏》的意思,「令闻名人,即时得诸三昧」,故言『皆悉逮得』,这个「逮」就是立刻,马上就能得到,不是说以后要多少天,不是的,闻名时候就得到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。《宋译》本裡头说:「所有十方一切佛刹,诸菩萨众,闻我名号,应时证得寂静三摩地。」「其中应时证得」,就是此地「皆悉逮得」,同样的意思。闻名就得到,在这个地方我们深深体会到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十方诸佛世界裡面的菩萨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就能得『普等三昧』,后面还说,『诸深总持,住三摩地,至于成佛』。名号功德利益真正不可思议,为什麽不相信?这个不相信的原因,就是有深厚的业障。我们在六道轮迴裡头,多长时间?自己要明白,无量劫!生生世世脱不了轮迴。这一生,如果我们遇不到这个法门,就脱离不了轮迴。这个法门的殊胜,就是帮助我们在这一生永远脱离轮迴,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目的达到了。
佛陀教育在这个世间,目的何在?佛为什麽要设教?为什麽要一生这麽样勤苦来教学?看佛陀的一生,开悟之后依然是树下一宿、日中一食,居无定所,四十九年讲经教学,哪裡有缘就到哪裡去。为什麽?一句话,为了爱护众生,大慈大悲、清淨平等的大爱;一个目的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苦有究竟苦,乐有究竟乐。离究竟苦,永远不会再受苦,叫离究竟苦。究竟苦就是六道轮迴,究竟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。换句话说,帮助我们离究竟苦,脱离六道轮迴,往生到极乐世界得究竟乐,佛度众生的目的就达到。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的依正状况,我们讲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正报是人事环境,依报就是物质环境,这个经上讲得太清楚,真正是得究竟乐,脱离轮迴,拔究竟苦。诸佛接引我们,保送我们到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大慈大悲,四十八愿加持给我们。四十八愿是为谁发的?为十法界诸佛刹土裡面苦难众生。
这个法门容易去,但是很难相信。黄念老在《淨修捷要报恩谈》裡头说得非常非常清楚明白,这本书你从头到尾能够看上十遍、二十遍,我相信你对于黄念祖老居士不可能没有感恩的心,他太慈悲,太难得,为我们讲得这麽清楚、讲得这麽明白。我们真听懂了以后,对佛法、对淨宗丝毫怀疑都没有了,修学才能上轨道。如果不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,你还有疑惑存在,你这一生跟阿弥陀佛结个缘,你决定不能往生,你出不了六道轮迴,来生来世还要搞六道。六道裡面,你用什麽样的心态待人接物?如果是有自私自利、贡高我慢,用这种心态待人,你就跟人结下冤仇了。冤仇结下来,往后生生世世无量劫中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苦日子多,怎麽过?所以希望同学真的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要断疑,要生信。
对佛有信心,这是真正敬佛,真诚恭敬。对佛没有信心,没把他瞧得起,认为佛不如别人,念老讲得很清楚,这个世间很多外道,包括一些气功,他也有一点小通能帮助你,你哪裡有疼痛,他给你念念咒、给你摸摸,你就好了,你觉得这个佛菩萨比不上。你细心想想,他有没有本事帮助你脱离六道轮迴?有没有本事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?没有。小的神通把戏就把你欺骗了,让你对信愿持名无比殊胜的大法生轻慢心,这一生遇到了不能成就,这才冤枉。如果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,万缘放下。记住海贤老和尚的一句话,「好好念佛,成佛是真的」,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,这是真的,「其他的全是假的」。不要说你一生,一百生、一千生、一万生、无量生,你也找不出出轮迴的办法,为什麽不相信?真可怜,业障怎麽这麽重!
你要问我:我业障重,怎麽消除?老实念佛就消除了。你看海贤老和尚,师父教他一句佛号,嘱咐他一直念下去。那一年他二十岁,我相信他不超过二十五岁,三年、五年的时间得功夫成片。得功夫成片就有条件往生,你寿命到了的时候,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你往生。佛的话真实、恳切,决定没有妄语,我们为什麽不信?这个世间还有许许多多牵肠挂肚的事情,那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用错了心。抓住佛号就对了,自己决定成就,你也能帮助别人建立信心,让他也能成就,你的功德就大了。《宋译》本裡面说的,「所有十方一切佛刹,诸菩萨众,闻我名号,应时证得寂静三摩地」。立刻就证得,这是说菩萨众,不是我们凡夫。我们凡夫如果说是闻阿弥陀佛的名号,深信发愿,求生淨土,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必定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,我们是这一号人物。经上讲的要记住,那是菩萨,那不是凡夫、不是阿罗汉,是菩萨。
我们再往下看,『清淨』者,「所住之三昧,无染无着,故曰清淨三昧」。闻佛名号,清淨心现前。因为弥陀还有个名号,在我们经题上叫「清淨平等觉」,闻这个名号,我们的心清淨了、平等了,觉而不迷,这个要知道。夏莲公老居士会集这部经,把佛的名号放在经题上,「大乘无量寿庄严」是果,「清淨平等觉」是因,修因证果,题裡头因果具足。所住的三昧无染无着,什麽叫染着?俗话说放在心上,就染着了,眼见色喜欢,心裡有喜欢就着了喜欢;不喜欢,讨厌,也染着了。绝不是说讨厌负面的是染着、正面的不是,正面也是染污,着是着相。染是不清淨,着是不平等,你看清淨平等觉不是没有了吗?清淨平等才开智慧;有染有着,生烦恼不生智慧。我们再回头来说,怎样才无染无着?见色闻声,六根对六尘境界,鼻对香、舌对味、身对触、意对法,都能做到不染着。我把话说明白、说清楚,无论喜欢不喜欢,不要放在心上就没有染着,放在心上就是染着。心裡放什麽?心裡只放一尊阿弥陀佛,一切时、一切处,心裡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麽也没有,这叫不染不着。阿弥陀佛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在心上,你的心被染着,那就是你的信心不清淨,你的愿心摇摇摆摆的,不牢靠,这样的心态念佛不能往生,道理在此地。
下面,念老又举《会疏》来给我们说明。「如《会疏》曰:寂静三摩地」,三摩地就是禅定,「无缚无着」。「繫缚」是烦恼,好像绳索把你绑起来,你动弹不得,寂静三摩地没有人障碍你,没有执着;这两个字也就是染着的意思,前面讲的染着。你没有被污染,你没有执着,这寂静三摩地;有缚有染,寂静就没有了。这叫「清淨」。
『解脱』,「所住三昧,离一切繫缚而自在,名曰解脱三昧」。「解脱」是比喻。好像绳索捆绑你,世间人犯重罪带的刑具手镣脚铐,这都是繫缚。所住的三昧没有这些繫缚,没有烦恼、没有染着,这就自在,这是一般修定的。淨宗比修定方便。因为修定,三摩地确确实实是心裡没有染污,不受外面环境影响,很难做到。念佛人心裡有一句阿弥陀佛,其他的放下,执着个阿弥陀佛,这个容易太多了,他有依靠。修定没依靠,所以它难。八万四千法门统统是修定,由戒定慧入门,所以叫难行道。这个法门叫易行道,为什麽?你有一个依靠,心裡别的东西放下,阿弥陀佛装进去,让你常常感到很踏实,所以它方便。这不能成佛,只能往生极乐世界。成佛呢?到往生极乐世界再修,换一个好环境。那个环境太好了,这些烦恼习气到那个环境去,不放下自然放下,妙就妙在此地。为什麽?那个地方不用操一点心,衣食住行,思衣,衣已经在身上;思食,吃的东西摆在面前;不要,不要就没有了,贪心起不来,也就说物质资源太丰富,用之不竭,取之不尽,是这麽个环境,没有一样不自在。居住的房子,喜欢什麽样子,它就现什麽样现象,喜欢在空中它就升空中,喜欢在地面它就落在地面,无有一桩不称心如意。前面我们读过,我们想供佛,我们有能力分身、化身去供养;不想离开极乐世界,十方诸佛的手伸到你面前让你供养,来接受你的供养。
这个世界,经上说得很清楚,十方诸佛刹土裡头没有,只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有,所以十方世界诸佛都劝大家念佛求生淨土,没有例外的。为什麽?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,他发这个大愿,十方诸佛有烦恼习气很重、度化很困难的众生,统统送到极乐世界来,他负责教化。不是十方诸佛做不到,而是阿弥陀佛已经做得很圆满,十方诸佛看到很满意,「行,你不比我差,好,我就把学生送给你」。都得搞清楚、搞明白。真学佛,万缘放下。跟大众相处,随缘,恆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功德是念佛,我们在随缘、随喜当中,心裡的佛号不断,这是功夫,真正得法喜,法喜充满。要发愿,代一切众生受苦受难,一直到我们在这个世间这一世寿命到了,淨业成就,佛带我们往生。
下面给我们解释解脱。又解脱者,所住三昧,离一切繫缚而自在,名曰解脱三昧。解脱也是从比喻说,我们念解(音「谢」),当动词用,把它解开,脱是脱离。所住的三昧离一切繫缚,繫缚,绳索捆绑你不自在,必须把这些绳索繫缚解开、摆脱,你就自在。「如《会疏》曰:止观无碍,故名解脱」。止观也是禅定,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破、放下,观是看破,止是放下。我初学佛的时候,向老人家请教,佛门有没有方法能让我们快速提升境界?他老人家就告诉我,看得破,放得下。看破帮助放下,放下帮助看破,就是这两样东西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。两样都不容易,到底从哪个先下手?众生根性不相同,执着重的人从止先下手,分别重的人从观下手,这各人根性不一样。观是观照,这个观是达到究竟圆满了。一般人观想、观像,想像,到观照才会有用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物质跟精神的现象都看明白了。五蕴,色是物质现象,受想行识都是属于心理现象、精神现象,全看透了。看透了是什麽?空。换句话说,是假的不是真的,不存在;好像是有,就像作梦一样,梦中好像是真有,醒了之后痕迹都找不到。
这个世间就是这样的,事实真相摆在面前。你想想昨天,昨天在哪裡?昨天发生了很多事情,在什麽地方?今天看昨天,不就是一场梦吗?你还能不醒过来吗?原来是假的。明天看今天,不就等于今天看昨天吗?没有一法是真的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有为是有生有灭,哪一法没有生灭?刹那生灭,生灭的频率太高了。我们凡夫根本不知道真相,以为这现相都是真的,样样都是真的,谁知道样样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为什麽?都不可得,宇宙的现象不可得,人生的现象也不可得,你以为有所得,全是在梦中。梦中,我们醒过来之后觉得梦中不可得,其实在梦中也不可得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
现在科学家逐渐逐渐跟佛经上所讲的这些相结合,对于佛法是愈来愈佩服。我跟方东美先生学习的时候,老师是把佛学是最高的哲学教给我的;现在,我们这个六十年过来,佛教是最高的科学。所以我们总结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是什麽?用现在人的说法,他确实是搞教育。它对一般人,普通人来说,普世教育,人人都应该学的,小乘阿含、方等裡面很多,讲伦理教育、讲道德教育、讲因果教育,这三种普世教育。宗门有所谓向上一着,佛教有向上一着,向上一着是究竟的哲学、究竟的科学,把科学、哲学讲到究竟圆满,这是佛教。
学无止境,世间人都相信。在佛法裡面说,学有止境,不是无止境。什麽地方是止境?明心见性是止境,达到明心见性他就圆满了。佛讲的东西好像是个圆,你只要碰到这个边就圆满,就达到。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可以达到,无量法门也是门门都可以达到。有没有方法?有,方法就是真诚、恭敬。没有真诚、恭敬,你入不了门,为什麽?因为自性是真诚的、是恭敬的,性德;你要见性,你必须心要跟性相应。德行裡面第一德,真诚、恭敬,你只具足这两个条件,你就能够得道。你看古人,老师选学生,他选什麽?不是选那些聪明的、很伶俐的,那很可爱,他不是选这个,那不重要,重要的是什麽?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就是真诚、恭敬。老实人有真诚心、有恭敬心,表现在外面你能看得见的,这样的人听话、真干,他能开悟。传给他的法很容易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这学生就老实干了。
海贤老和尚的师父传戒法师,传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嘱咐他一直念下去,他就老老实实念了九十二年,这不拐弯、没改变,大成就!他确确实实念到功夫成片;再向上提升,事一心不乱;再向上提升,理一心不乱。他是渐悟,他不是顿悟,六祖惠能大师是顿悟。我们相信,贤公老和尚得功夫成片应该在二十五岁,二十岁之后五年,我们相信不会超过五年,他得到了。从二十五岁再向上提升,得事一心不乱,等于阿罗汉的境界,应该在三十多岁。得理一心不乱,我相信四十岁左右。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,像他老人家所说的,我什麽都知道,就是不能讲,讲了会惹麻烦。师父嘱咐他的,「明白了」,就是大彻大悟,「不能乱说,不能说」。他守住老师的教诲,虽开悟了,不说,有神通不现神通,偶尔,必要的时候露一点点。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7月9日22:47:0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389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