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 (第六十集)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7-001-0060
第60集A
第60集B
第四十二页第四行:
【佛言。阿难。我说世间诸因缘相。非第一义。阿难。吾复问汝。诸世间人说我能见。云何名见。云何不见。】
上一次讲到,阿难尊者引用过去佛常说的因缘生法,这在上一次已经跟诸位概略的讨论到,眼根当中的见性是不需要眼的,而眼根里面的眼识是因缘生法,阿难尊者的误会就是见性与眼识混为一谈,所以才有前面一段请问的言词。在法相当中只讲是因缘生识,并没有说到妙觉明性也是因缘生的,没说过这个话。现在楞严会上佛所给我们显示的是妙觉性,也就是讲的真如本性,学佛当然是要以见性为宗,这才是究竟真实法。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,可以说业障、习气要比起过去时代,显然是重得太多。不要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,由于科学带来的方便,比古时候人福报大,古人晚上没有我们这样明亮的电灯,大家晓得从前点油灯、点蜡烛没这么亮,这我们福报比古人大。我们现在出门有车,交通便捷,在生活上种种的物质享受都超过古人。可是这些东西,说实在的话,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,而是给我们带来业障。为什么?这个福虽然是比从前人大,烦恼也比从前人多,种种分别、执着、妄想无法遣除,这就是业习烦恼太重了。
今天我们学佛,确实除了念佛图个带业往生之外,其他的法门可以说都很难指望。带业往生是大乘佛法里面的特别法门,可是诸位要晓得,带业是一桩事情,往生是一桩事情,这是两桩事情,不是一桩事情,这两桩事情我们要以往生为主。你看莲池大师在《弥陀经疏钞》里面,对我们的劝勉是以往生为主。往生,诸位想想,最低限度这也得要念个功夫成片,才有确实的把握。功夫成片是怎么说法?什么样的境界?二六时中心里不起念则已,起念就是阿弥陀佛,这个境界是功夫成片的境界。为什么不叫一心不乱?因为业没有断掉,就是烦恼没有断掉。假如把烦恼习气的根本拔除,这才叫做事一心不乱。我们烦恼习气并没有除掉,虽没有除掉,这个功夫一片是不起念则已,起念就是阿弥陀佛,给诸位说,这就有能力往生。我们讲堂里面,给诸位讲过多少次,功夫到这个程度,往生的时候可以预知时至,自己清清楚楚,晓得什么时候走。到功夫成一片都有这个能力了,那何况一心不乱!烦恼断了这是事一心,智慧开了是理一心,理一心是破无明、开智慧,这是我们讲念佛在功夫上有三等。
最大的障碍不是外面,我们在大经里头读过多少,外面没有魔障,魔障在自己,在什么地方?在放不下,这是魔障。你几时放下,你的障碍就没有,你的菩提道就通达。为什么放不下?这就是业障、习气,真正做功夫要从此地做。我们要是追究其根本原因,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,所以才起分别、起执着,造种种罪业。如果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,到那个时候你自然不执着、自然不分别。所以佛法教学自始至终是以悟为主,这个教育宗旨是叫我们开悟。《楞严》是开悟最好的一部书,古大德常说「开智慧的《楞严经》」,读了《楞严经》还不开智慧,那就没有法子。那我们读《楞严经》,我们智慧开了没有?如果不开,那自己得好好去反省检点,我为什么不开?把原因找出来,把障碍破除,当然也能跟诸菩萨一样大开圆解。
阿难在楞严会上示现一个凡夫,跟我们的程度差不了多少,示现这样的人。这段就是说眼识跟见性混为一谈,这是一个误会,所以以为妙觉性也是从因缘生的,这个误会说实在话误会得相当深。这些种种疑言,对一乘了义佛法来说全属于戏论,佛凡是所说的统叫方便法;究竟了义是真实法,真实法里面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。而佛说种种方便法,是叫我们藉这个方便法去悟入究竟了义的真实法,并不是叫我们分别法相,穷究义理,不是的。是领导我们悟入,所以佛教给我们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。什么时候离相?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这样才能入。离即要是二,那准离不了;离即是一,就真正的脱离,才能入境界。我们现在最难的就是离即成为一,这个很难,真是跟开号码锁一样,要对得很准。我们现在不是超过了,就是不到,总是对不准,没有办法把离即对到同时,这一同时就相应,就是见性了。
我们讲到因缘生法,尊者在此地所举的「见性具四种缘」,是小乘常说的。大乘眼识要起现行,必须要具足九缘,就是要九个条件,眼识才能够生起。也可以说在此地是略说,说了四条,这样讲也能讲得通,就是具足的说要说九缘生法。由此可知,小乘人证得罗汉圣果,他的程度还是相当的有限,比起那些外道是要强得很多,外道是邪因缘、妄因缘。可是我们说到外道,这一定要注意到佛门里面的外道,佛门里面外道是他外道,与我还没有关系,最怕的是什么?自己是外道还不知道,这个问题就严重。怎么说自己是个外道?外道是心外求法,这就叫外道。我们问问,我们自己所干的是不是心外求法?我们有没有觉悟万法与自己是一还是二?这桩事情有没有搞清楚?能不能直下承当?这是我们讲谈大乘佛法。小乘佛法是心外求法,所以小乘跟大乘一比较,小乘是外道,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,就是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,我们的路才不会走偏差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