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经(第3集)jingkong法师讲于美国达拉斯

地藏经  (第三集)  1985/10  美国达拉斯  档名:14-009-0003

有八小段,我们讲了两段,今天从第三段开始。「宗镜云:第八本识,广大无边。显心原而无外,包性藏以该通。擅持种之名,作总报之主。建有情之体,立涅槃之因。据此立体,诸法咸收。」《宗镜录》是书名,永明延寿大师做的,一共有一百卷,现在在香港跟台湾都有单行本流通。这一部书是永明大师阅读《大藏》抄写的精华,性质是属于类书,古人形容它是《小藏经》,什么都包括,各宗各派的教义全都包括在其中。永明原来是学禅的,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,回过头来修净土,他是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,净土宗的六祖。对于唯识他有非常精辟的观察,在《宗镜录》里面也占了相当重要的篇幅。这就是从《宗镜录》里面节录出来的。

 

第八阿赖耶识,这个识实在讲就是真如本性被无明盖覆了,就叫做阿赖耶。阿赖耶是梵语,它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意思,它是不生不灭,永远存在,所以古人也翻作「无没识」;第二个意思是含藏的意思,它能够含藏一切法的种子,就好像一个仓库一样。我们见色闻声、起心动念,我们今人所谓印象,印到哪里去?都是阿赖耶收藏的,阿赖耶是个大仓库,什么东西都收藏,收藏在里面绝对不会失掉,所以梵语称它作阿赖耶。广大无边,这是我们自己的本体,也是宇宙万法的本体,就是自己的心,我们自己的心原来非常非常之大。显心原而无外,阿赖耶叫做心,心意识,它叫心,第七叫意,第六叫识,叫心意识。我们的心意识都是非常非常的广大,大而无外。包性藏以该通,性是本性,一切法的性体,藏就是含藏。这个几句都是说明阿赖耶的性质、阿赖耶的作用。它也是通达而无有障碍的,所以它有持种之名。阿赖耶称之为藏识,它有能藏、所藏、执藏,它能够含藏一切法的种子。作总报之主,这个总报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一切法都是从它变现出来,都是依它而有的,所以一切法叫依他起性。依谁而起?依阿赖耶而起的。

 

建有情之体,有情是指我们六道的众生,六道有情的众生,除六道之外,四圣法界也有情,但是除了佛,因为到成佛就不叫做阿赖耶了;换句话说,菩萨、声闻、缘觉还是以它为本体。在大乘法里面常说,八地菩萨是不动地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。其实不过是换换名称而已,事情还是这么一桩事,这就是说明四圣法界也离不开它。诸佛与那些大菩萨们,在九法界示现种种身相教化一切众生,统是依阿赖耶为本体,变现出来的现象。所以它是个总报主。这是讲我们今天所谓的是动物、植物、矿物,究竟从哪里来的?佛法有结论,从阿赖耶变现出来的。一切色法,也就是物质,是阿赖耶的相分;受、想、行、识,我们讲的心法,心理作用,是阿赖耶的见分。见相两分都是阿赖耶的作用,它的本体就是真如本性。所以它称之为真妄和合,作用是虚妄的,体是真实的。立涅槃之因,我们要修行、证果、成佛,靠谁?也是靠阿赖耶。据此立体,诸法咸收,根据这一法建立本经的体性,可以说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,一法也不漏。

 

下面说,「当知众生、菩萨、佛等」,这个等就是等十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天、修罗、人、地狱、饿鬼这些等等。「但依世间假名言说而有差别」,诸位要特别记住这个意思,这是实实在在的。「法身之体,毕竟平等,无有异相」。譬如我们自己一个人,现在叫人,这是凡夫;你要是修行修到一心不乱,人家可以叫你做阿罗汉,还是自己;再修行,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,人家称你菩萨,称你法身大士,还是这么一个人,名字换了,人还是一个。像你们在学校念书,你们在念小学的时候,叫你做小学生;到长大念中学,叫你做中学生。你这个名称在一生当中不晓得要换多少个,还是一个人,只换名称没换人。这就是告诉你,我们一个人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,或者将来修行成果,成罗汉、成菩萨、成佛,也同现在一样,只换名字没有换本体,本体是一不是二。这个意思我们要懂,就是从体上讲绝对是平等的,无有二相。我们在此地同时讲三种经,这三种经的理论,乃至于修行方法,都可以贯通,可以彼此互相解释,使我们对于这个义理更容易了解,对于修行的方法更容易明了。

 

下面也是《宗镜录》里面一段话。「宗镜云:八识建立有情无情,发生染法净法。若有知有觉,则众生界起;若无想无虑,则国土缘生。因染法而有道,随净法而成四圣。可谓凡圣之本,根器之由。了此识原,何法非悟?证斯心性,何境不真?」这一段也很重要,说明了我们现象的来源。阿赖耶之所以发生染净法,都是由于觉与不觉而显现的。这个理佛在《楞严经》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在《楞严经》第四卷,富楼那尊者向佛提出一个问题,无明从哪里来的?本来没有无明,真如本性上本来没有无明,那无明从哪里来的?这个在佛法里是属于根本大问。佛在《楞严》上答的真是妙极了,「知见立知,是无明本」。知见是本来有的,如果再建立一个,这就是无明。譬如我们眼睛张开来,看看我们这讲堂里面,佛像、菩萨像、同修、大众,看得清清楚楚,这是你的知见,你没有分别,也没有执著,看得清清楚楚,这是知见,这个知见是在《法华经》里面所讲的「佛知佛见」。如果心里才动一念分别,这是佛像、这是阿弥陀佛,这就叫无明。

 

你们想想为什么叫无明?知见上再建立一个知见。这个知见是假的。老子都懂得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你在这个相里头已经起心动念了,所以起心动念就叫无明。你见色闻声,没起心,不动念,没有妄想,这时是你见性见色性(可惜你不知道)、闻性闻声性,就是明心见性。很可惜的就是,你要在明心见性里面又建立虚妄的分别执著,使你将真性迷失了,变成无明。这样你心里面就起了染净。染净是对立的,都不是一真。一真法界是要把染净二边都离开,才能恢复到自己本来面目。

 

所以《宗镜》里头说得好,若有知有觉,则众生界起。这个知与觉有没有好处?没有好处。有知有觉,给诸位说,就是邪知邪见;那好了,我们无知无觉,无知无觉那是无明,都错了。究竟什么才不错?这我也说不出来,你们自己好好的去参。其实前面已经将这个意思透露出来了。底下这一句很重要,无想无虑,则国土缘生,这就是什么?就是相分。《楞严经》里面讲的纯情、纯想,想就往上升,情就往下坠。如果变成纯情而无想,就变成土石,就变成物质,因为再执著不过就是物质,也能变成石头,也能变成山河大地。这是很简略的说明阿赖耶识的见相两分的起用。有知有觉是见分起作用,无知无觉就变成相分,变成物质。有情众生,所谓是五蕴之身,五蕴之身就是见相两分都有,像动物,我们人也是动物之一。见分就是我们的情识,今天所谓是精神这一部分。物质,我们的肉体是属于物质。是精神跟物质和合的现象。如果精神离开这个物质,我们就叫这个人死了,他的神识离开了,精神脱离了物质的身体。所以必须是精神跟物质集合现的这个相才叫做动物,叫做有情众生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3日20:09:4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1835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