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看到这个情形,正好抓住机会教育。所以真正是诲人不倦、循循善诱,在这样的艰难困境都不忘教化自己的弟子。孔子怎麽说?『子曰:君子固穷』,这个固可以做为固然讲,君子固然有行不通的时候,穷困潦倒,处处都有挫折、有障碍,甚至可能快要饿死了,君子也会遇到这个时候。但是君子跟小人不一样,『小人』遇到这种情形,『穷,斯滥矣』。滥就是滥做、胡作妄为,原来所行的道也不行了、也放弃了,礼也不讲了,当然信心更是退失了,这是小人。君子不会改节,小人会改节。你看孔子这一句回答,心平气和,也没跟子路发怒,这一点就让子路很羞愧。孔子真正是君子,以道自处,不会因为道行不通而放弃自己的追求、而改变自己的节操。小人反是,遇到行不通的时候就起烦恼,就会怀疑,甚至会胡作妄为。
在《孔子家语》裡面有「在厄」这一篇,孔子在陈国遭厄运,「在厄」这篇对这段记载得比较详细。这段我把它摘抄下来,也跟大家分享一下,这是子路跟孔老夫子比较详细的对话。实际上可以做为这一小段《论语》很好的注解。《孔子家语》裡面是这样说的,也是在这个情形下,在陈绝粮的时候,「子路愠」,也就是这裡讲的,子路烦恼了、恼怒了。「作色而对曰」,对孔子,他的脸色也很不好看,甚至连师生之礼都不讲求了,跟孔子说,「君子无所困,意者夫子未仁与,人之弗吾信也」。他说,君子应该不会受困乏的,意者就是大概是,就是想像当中,大概是夫子您(这指孔子)还不够仁,您不够仁心,所以人们不相信我们。人之弗吾信也,弗就是不,人不相信我们,那是因为您还不够仁。下面又说,「意者夫子未智与,人之弗吾行也」,大概是夫子您还不够智慧,所以人们不肯行我们的道,就是不肯依教奉行。说得挺有道理,君子反求诸己,人家不相信我们,人家不能依教奉行,那是我们自己仁、智不够。但是,这个话用来反求诸己是对的,不是用来指责别人,特别是怎麽能指责老师?子路用这个话指责老师来了,这是大不敬!子路又说,「且由也,昔者闻诸夫子,为善者,天报之以福;为不善者,天报之以祸。今夫子积德怀义,行之久矣,奚居之穷也?」他这个话,确确实实可能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都有这种疑问。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学习传统文化,当然就很高兴;遇到了挫折的时候,往往对传统文化、对圣贤教育就丧失信心,子路也给我们做这个表演。
子路在这说,且由也,由是子路自己的名字,就是自称了。昔者闻诸夫子,我过去听过夫子您讲过(夫子就是称老师),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,这就是善有善报;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,这就是恶有恶报,这就是因果。你看孔老夫子教什麽?也是教因果教育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;种善因得善果,造恶因得恶报。《尚书》上也讲,「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」。一个人行善积德,天降之以福,降吉祥;如果做不善、造恶,天降之以灾殃、祸患。孔子注《易经》裡面讲到,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」,这是从一个家而言。这个馀庆、馀殃,这裡特别要提一下,是对家裡的子孙后代而言。您是一家之长,您行善积德,您的子孙得到馀福,馀庆就是馀福。讲馀福,当然还有个本福,你根本的福,外面剩馀的是给子孙,根本的福给谁?给自己。给自己,怎麽样消受这个福?来生消受。所以孔子讲馀福,这个话很有味道,如果不是你自己还得根本的福,来世得根本福,孔子不必讲馀福,就讲「积善之家必有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殃」就可以了,为什麽还讲馀庆、馀殃?证明人生不是这一期生命就完了,还有来生,来生自己享受的是你的根本福,你自己修来的,而你的馀福给子孙。反之,作恶的,作恶有馀殃,馀殃也是子孙遭报应。还有本殃,本殃是自己将来堕三恶道,那个是真正的灾殃。
所以从子路这个话我们就可以得知,孔老夫子也是在提倡因果教育。所有圣贤无不提倡因果教育,儒释道三家都讲因果。道家讲的比儒家更多、更细,你看《太上感应篇》、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统统都是讲因果。佛家讲因果的篇章就更多,告诉我们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所以真正把因果道理搞透彻,深信不疑了,这个人做君子、做圣贤不难;如果对因果道理还不完全透彻明瞭,还会有怀疑,那是自己障碍了自己成为君子、成为圣人。你看子路在这就起疑惑了,境界现前,平常所信的因果的根不够深,于是怀疑。他就问,夫子您不是告诉我们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,怎麽今天你行善,「今夫子积德怀义,行之久矣,奚居之穷也?」您老人家积德怀义,修善积德,一心就想着为天下苍生,不为自己,大公无私。你怀义,仁义存心,你行之久矣,你做了那麽久,天天都在干,干了几十年,奚居之穷也?这个奚是当何字讲,就是你为什麽现在还这麽样穷困潦倒?你都快饿死了,这不是行善有恶报吗,因果又怎麽讲?你看,子路有疑惑。实际上他是代表了我们大众,他跟夫子这麽久时间,尚且都会有疑惑,那我们学习圣贤教育会不会也有疑惑?这个疑惑要是不解除,境界现前的时候,我们往往过不了关。所以君子和小人就在境界上可以分判,君子没别的,就是深信因果而已,他能深信因果,他乐得做君子;小人不信因果,冤枉做了小人。他放弃他的操守,做了小人,能不能改因果?还是不能改变因果,该怎麽受报还是怎麽受报,你看这不是冤枉吗?
子路这个疑惑确实也是难免的,为什麽?夫子教给他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这个道理,子路只是想到这一世,没有想到三世因果。他曾经就向孔老夫子问过这个问题,《论语》裡面的,子路有一次问,「敢问死」,问老师死的道理,也就是人死了以后还有没有什麽状况,子路好奇又问。孔子没有正面答覆他,只说了一句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你还对生的道理没完全透彻明瞭,你对死的道理更不能透彻,你更不知了。所以让子路先求知生,把眼前做人的道理先做好,再能跟你讲高的,这就是所谓下学而上达。这下学就是基础学科,做人得先做好,然后再给你提升,这一世做好了,再给你讲三世。不是孔子不承认有三世,他承认有三世,你看《易经》裡面就讲到,他注的《繫辞传》,孔子自己写的,说人投胎时候的状况,「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」,这就是讲人投胎时候的状况。精气为物,这是讲父精母血,受精卵是做为载体,这是生命的物质基础。还有一个游魂,游魂为变,游魂跟受精卵结合了,这才成为生命,否则不能叫生命。所以孔老夫子对投胎的状况他也明瞭。但是这个情形对一般人讲,别人不懂、不能理解,他很少说,这属于上达的部分。提高你的灵性,提高你来世的境界,那你这一生先把人做好,下学而上达。对子路只能讲下学,先让他把人做好,先做个君子,然后再来提升他。所以子路就不明瞭三世因果,不光子路不明瞭,曾子都不明瞭。人们一般都认为曾子比子路要高,曾子还作过《大学》。你看曾子在《论语》裡面就讲,「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」这是讲任重而道远,我们君子要以仁为己任,一生行仁道,一直行到老死,死而后已,死了之后才停止。这是很遥远的事情,任重而道远。
蕅益大师在注解这一章《论语》的时候就说,实际上「死而后已」这句是有点遗憾,为什麽?死了不能已,死了还不已,不是死了就完了,死了之后还是要以仁为己任,生生世世以仁为己任。这种人是谁?是菩萨,世世常行菩萨道,怎麽能够死而后就已?证明曾子也不知道死了以后还有来世,所以难怪子路对三世因果的道理就怀疑了。孔子这一生遇到这麽多的挫折,不是因为他这一生积德行义所致,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恶因在现生遇到因缘,它形成果报。形成果报,他还要受,但是受的时候,圣人并不会沮丧,并不会退失道心,就是这裡讲的,不以穷困而改节。为什麽?他明信因果,他绝不会迴避果报,他只是不再造恶因,现在的果报报了,就了(音瞭)了。所以圣人不昧因果,对因果一点都不疑惑、不煳涂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甘心情愿来受,受而绝不改节,绝不会退失道心。所以孔老夫子对子路就有一段这样的开示,这一段开示讲得非常的好,可以给我们每一个学者、学圣贤教育的人做为一个座右铭。要知道学习圣贤之道并不一定是一帆风顺,往往会很多的考验、很多的磨难。我们要有坚定的道心,自然能关关通过,反而能够因这些考验而提升自己的境界。没有这些考验,还不知道自己境界在哪裡,所以感恩这些境界。
所以孔子对子路说,「子曰:由未之识也」,由就是仲由,是子路的名字,老师可以直呼学生的名字,师徒如父子,说「仲由,你还不完全理解」,这个识就是还不明瞭。「吾语汝」,我来告诉你,底下的开示就很重要。「汝以仁者为必信也,则伯夷、叔齐,不饿死首阳」。子路问,是不是夫子你不够仁,因此大家不相信你,所以你有这样的厄运?孔子在这告诉子路说,你以为仁者一定会有人相信吗?如果有人相信才叫仁者,那伯夷、叔齐呢?伯夷、叔齐是仁者,他们两人曾经是殷纣王的臣子,孤竹国的,本来他俩可能要当国君,但是他俩都不愿意当,互相推让,都不做,结果都离开了孤竹国。后来遇到周武王起义,带着兵攻打纣王,他俩还阻止武王,他不赞成武王用革命的方法。后来武王得了天下之后,他俩发誓不吃周粟,不吃周朝的粮食,所以躲到首阳山上饿死了。这两人也是仁者、贤人,很有节操,这是古人讲的忠贞,他们真是做到了。仁者必信吗?那伯夷、叔齐没人信他,所以他就饿死在首阳山,他们是仁者。所以仁者未必是人人都能相信的,如果人人都能相信他,他也不至于饿死在首阳山,就会有人提供给他粮食。
「汝以智者为必用也,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」,子路你认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有被人用的时候,就是都会得到重用,那也未必,如果都是这样,那王子比干呢?王子比干是纣王的臣子,他要劝谏殷纣王,结果纣王大怒,把他的心挖了出来。比干也是智慧的人,他知道纣王这样的无道一直下去,这天下一定会灭亡,所以劝阻。但是纣王不听,所以不用比干,这是比干没遇到明主,遭到这样的厄运。「汝以忠者为必报也,则关龙逢不见刑」,你以为一个人能够尽忠就会有善报吗?那关龙逢呢?关龙逢是夏朝末年的贤臣。夏朝最后一个皇帝夏桀,夏桀是好酒好色,他做了一个酒池,长夜大饮,在那裡穷凶极欲,饮酒作乐。结果关龙逢进谏,请求桀不要这样做,站在那不走,桀不听他就不走,结果被桀给杀害(先对他用刑,然后杀害)。忠者也未必一定会有好报。「汝以谏者为必听也」,你以为劝谏的人提了意见一定就会被人听取吗?「则伍子胥不见杀」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