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先教我们口业要清淨,然后再讲身业。身业是「君子者,谓身无鄙行也」。『君子者乎』,这是讲身业,你的言行是不是像君子?你的身有没有跟君子的行为相像,有没有鄙行?鄙就是卑鄙的、见不得人的这些行为。下面『色庄者』,这是讲意业,色是脸色,我们的容貌、举止都是色,庄是庄重。古德讲,诚于中而形于外,外表庄重是因为内心庄严,所以「不恶而严」,不恶是内心没有恶念,清淨无染,因此自然庄严。能够远小人,你有庄重的外表,不随便,这样小人也自然就会远离你,为什麽?他跟你没什麽共同语言,你跟他不是一类人,自然就疏远了。我们为什麽有小人亲近我们?是因为我们自己是小人,「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」。你自己不当小人了,自然就不会有小人亲近你。
你看这裡讲到的三个方面,这跟《无量寿经》裡面的意思完全一样。《无量寿经》裡面记载阿弥陀佛前生做法藏比丘时候的修行,你看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。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。善护意业,清淨无染」,身口意三业护持得很好。这三业当中,第一个先讲口业,跟这裡夫子提醒我们的一样,夫子讲「论笃是与」,第一个就是讲口业。为什麽先讲口业?本来是身、口、意这麽排列的,先讲身业才对,为什麽先讲口业?因为口业最容易造,不知不觉就讲错话了,不知不觉就讲人是非了,口业容易犯、造得多,这种业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裡面先讲善护口业,要护持我们的口业,最重要的是不讥他过,不能够说别人过错,说人过错属于两舌是非。四种口业都是恶业,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最容易犯的是两舌,挑最容易犯的来提醒我们。我们在家裡如果有讲两舌、讲是非,那就是家庭不和;如果在团体讲是非,这团体就不和。如果这个团体是圣贤教育的团体,你去破坏它的团结,那个罪业就重了。如果讲是非是讲有德行的人、有威望的人,他在做利益众生的事业,你在那裡说他是非,道听涂说,自己又没有真正了解实情,就在那说,那无意中就造作了最重的罪业,毁谤圣贤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提醒我们善护口业第一,孔子这裡提醒我们「论笃是与」,你有没有论笃,有没有善护口业?
然后教我们「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」,律是戒律,仪是威仪。孔子,儒家裡面讲礼仪,跟佛家讲律仪是一个意思,礼就是戒律,仪是威仪,儒家讲也是三千威仪。真正守住礼仪的人,他才是君子,他的身没有卑鄙的行为,行为都正派。善护身业之后,就是「善护意业,清淨无染」,清淨是心地没有杂念,一切恶念都排除掉,心地自然庄严,所以他的容貌也就庄严了。「色庄者乎」,就是容貌庄严。所谓相由心生、相由心改,你有什麽样的心就会有什麽样的容貌,心地庄严,容色就庄严。所以我们修学的人应该常常照照镜子,看看自己容貌有没有变得更加庄严,这是最容易看。观察观察自己的身体是不是更健康了?如果心地清淨了,那身体就会健康,本来有病,现在没有,这是健康,这是修学的效果。你看看我们恩师,八十四岁高龄,你看身体、容色真的叫庄严。我想大家有目共睹,八十多岁老人家,精神、体力跟我们年轻人没有两样,这就是修学的效果展现出来了。你看他天天讲经教学,论笃是与,他做到了,口业最清淨,真是口无择言,讲的都是经典。哪怕是平常跟你聊天,都是跟你聊正法,除了正法以外,没啥其他聊的,「不欣世语,乐在正论」。身行真正是君子之风,心地和容色都一样庄严,身口意三业做我们的表率。
下面何晏注解裡就做个小结,说「言此三者,皆可以为善人也」。三者,就是前面讲到的论笃者乎、君子者乎、色庄者乎,这就是身口意三业,你都能够护持得好,这个人叫善人。所以何晏这个注解,注解得也很好,我们要常常用这三条来反省自己。蕅益大师注解裡面讲,「不但教人勘他,亦是要人自勘」。勘是勘验,就是反省检点。夫子讲这三句是教人知道善人的标准,勘验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善人,你用这三个标准一看就知道了,符合这三个标准,这就是善人;不符合的人,那不是善人。但是,这个还是其次,更重要的是要人自勘,自己反省自己,看看自己是不是善人?人家是不是善人,跟你没多大关係,要自己做善人,每天真的就用这三条对照。像曾子,「吾日三省吾身」,我们也要三省吾身,就用这三条,身、口、意。身口意的标准在哪?就是十善业道,身不造作杀生、偷盗、邪淫,你就是君子;口不造作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你就是论笃;意不起贪、瞋、痴,你就是身心庄严,色庄。自动自己勘验,不仅是每天勘验,每个小时就得勘验一次。这一小时不够,一分钟就得勘验一次,每一分钟、每一分钟就得用十善业道来反省,看看身口意有没有犯恶,一起恶念立刻就要把它放下,这叫真修行。真正功夫得力的人,他怎麽样?他能做到秒秒勘验,一分钟都太长了,一秒钟差不多,前一秒钟起了恶念,后一秒钟立刻就觉察,立刻把恶念放下,「才动即觉,觉之即无」,这是真功夫。久而久之,功夫成片了,那就不仅是善人,还能成圣成贤了。做君子就是你十善功夫成片,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会造作恶行,不会口出恶言,不会意念当中出恶念,身口意都与十善相应,这个人是君子。再进一步,就能成圣成贤了。
念佛人用念佛的方法来成就这个功夫,怎麽做?身,以佛为我们的榜样,身无择行,不用再选择其他的行为了,完全像佛一样;口无择言,口只是念阿弥陀佛;意也没有其他的念头,只是想着阿弥陀佛。身口意都集中在阿弥陀佛上,你就能成佛了,念佛成佛。功夫差一些,你功夫成片了,也叫念佛三昧,那你决定往生,一往生就决定不退成佛,这就真正圆满做大圣的愿望了。我们再看底下一章,第二十章:
【子路问。闻斯行诸。子曰。有父兄在。如之何其闻斯行之。冉有问。闻斯行诸。子曰。闻斯行之。公西华曰。由也问闻斯行诸。子曰。有父兄在。求也问闻斯行诸。子曰。闻斯行之。赤也惑。敢问。子曰。求也退。故进之。由也兼人。故退之。】
这一章为我们显示夫子教学的善巧。『子路问』,他是问孔子,『闻斯行诸?』这个诸是「之乎」的合音字,意思就是,闻斯行之乎?闻是听到,斯是指这件事,不管是哪件事,它有所指。听到这个事情就去做吗?这就是闻斯行诸的意思。孔子回答说,『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』这是回答子路,你有父亲和兄长在,你怎麽可以听了就去做?意思说,你得要向他们请示、汇报,徵得他们的同意你才能够动作,不能够自己立刻擅自决定去做。接下来『冉有问』,这是冉求。冉求问了同样的问题,『闻斯行诸』,听了是不是马上去做?『子曰:闻斯行之』。孔子的答覆就是告诉他,「是的,你听了就去做,不必再请示父兄了」。回答两个人,问题相同,答桉不一样。
旁边公西华听着,他就有疑惑了,所以他来问孔子,『公西华曰:由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:有父兄在』。由就是子路,子路问,是不是听了马上去做这个事情?您老人家说,有父兄在。意思是说,不能听到就做,你还得请示父兄。『求也问闻斯行诸』,结果冉求来问,是不是听了就去做?『子曰:闻斯行之』。您老人家怎麽说听到了去做?这个好像对两个人说得完全不一样,所以『赤也惑』。赤就是公西华,他的名字叫公西赤,他说,「我疑惑了」,『敢问』,他想来请教夫子。结果『子曰』,孔子就答覆他,把这个道理跟他说清楚了,『求也退,故进之』。冉求这个人个性比较优柔寡断,所以要引进他,就是要鼓励他不能够优柔寡断,应该当机立断,所以告诉他听到了就去做。『由也兼人,故退之』,这个兼人,兼是兼办,一件事情一般是两个人才能做到的,他一个人就能做到,这是兼人,能力很强,而且个性也很强,想到马上做,有时候就陷于鲁莽了。所以「故退之」,那就要抑退他,所以告诉他,有父兄在,你就得请示一下,不能够自己擅做主张。这是夫子教学因材施教,你看对子路和冉求两个人不同,他有不同的回答,所谓退则进之、进则退之,看学生的根性是什麽样的根性。从这裡我们也看到,真的,圣人无定法可说。这跟佛一样,佛也无定法可说,都是对不同的根性说出不同的法,目的都是让众生回归到中庸之道。中庸之道是性德,就是回归到自性上,不能够过,也不能不及,过犹不及。子路是过,冉求是不及,这两者都有需要调整,所以夫子给他们不同的教导,目的都是让他们同归于中道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