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29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我们再看朱熹《朱子集注》当中的意思。他讲的意思不一样,也是讲得通。朱子解释说,「材,与裁同」,跟那个裁剪的裁一样,「古字借用」,这是通假字。然后引他的私淑老师程子,「程子曰」。程子应该是指程颐或者程颢,这兄弟两个人都是朱熹的私淑老师。这就是说,程子跟朱子没有见过面,程子是北宋人,朱子是南宋人,但是朱子学程子,专学这家的,所以成为程子门下的私淑弟子。他学到这些学问,确实比程子的弟子更优秀。譬如说我们讲到的,朱子也引用的,像谢良佐等等这些弟子,名气都不如朱子大。朱子学得超过了程子自己的弟子。可见得,要向老师学,不一定说天天跟着老师身边。你真正学老师的着作,你也能够成就非凡;你要不真正去学,天天跟着老师身边,也不管用。

 

程子这裡讲,「浮海之叹,伤天下之无贤君也」。这是孔子的感叹,说我行道就好像乘着小竹筏过海一样,太难、太危险了,这是感伤。感伤什麽?天下没有贤君,没有人能够真正赏识孔子、任用孔子。「子路勇于义,故谓其能从己,皆假设之言耳」。子路勇,他勇于义,因为做推行圣人之道的工作这是义,道义,应该做,圣人应该做,所以子路勇于担当,是夫子所讚歎。所以说他能够从己,就是跟从着夫子去行道。当然这是假设之言,孔子的意思不在于讚歎子路,而是在鼓励后学去推行圣人之道,只是假藉子路来传达这个意思,就不要听错。结果「子路以为实然」,子路把它听实了,以为真的是夫子在讚歎自己了,「而喜夫子之与己」,与就是讚歎、讚许自己,他就欢喜了。结果夫子就批评他,「故夫子美其勇,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,以适于义也」。孔老夫子讚歎他勇,马上就批评他,这讥是批评,批评他不能够裁度事理。

 

所以「无所取材」,这个材是批评子路的话,你不懂得裁度事理,就是你听话都听不出这个理来,听都不会听。当然,他这是有勇无谋,所以不懂得。虽然有担当的勇气,但是不懂得怎麽去担当,勇于义,但是他不能「适于义」。适是去落实,他不懂怎麽做,有勇无谋。这个道理也讲得通,这是朱夫子《集注》当中的意思,就把「无所取材」解释为不能裁度事理。雪公讲「无所取材」,就是说像子路这种人才也没有了,就这个意思,两种说法都讲得通。

 

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注解,「正为点醒子路而发,非是叹道不行」,这是直截了当把孔子的意思给我们揭发出来。夫子讲这个话,讚歎子路,说他好勇而已,实际上是点醒子路。所以孔子在这裡是教学,先提起一个话头,说自己不能行道,这个道没办法推行,是你子路一直跟着我,很勇敢。做老师的非常了解弟子的程度,知道做弟子的他会有什麽反应,这都在他意料当中。所以,子路听了这话很欢喜,早在夫子意料当中,正好用这个话头来点醒子路,说你只有好勇,「无所取材」。这个材,蕅益大师也是沿用朱子的意思,就是你不懂得裁度事理。所以这句话不是叹道不行,而是用说自己没办法弘扬道,藉着这个话头来教化子路。这是圣人教学的善巧方便,真叫循循善诱。蕅益大师的解释是第三层意思,这三个意思都讲得通。但是如果我们深深去体会,我觉得应该还是蕅益大师的意思讲得好。我们再看下面第八章,这章比较长,我们来念一念。

 

【孟武伯问。子路仁乎。子曰。不知也。又问。子曰。由也。千乘之国。可使治其赋也。不知其仁也。求也何如。子曰。求也。千室之邑。百乘之家。可使为之宰也。不知其仁也。赤也何如。子曰。赤也。束带立于朝。可使与宾客言也。不知其仁也。】

 

这章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孔子三个弟子是不是仁德的人,孔子都分别做了评价。从这裡我们去体会什麽是仁,也体会孔夫子的标准那麽的高,三个弟子都称不上是仁。我们看《雪公讲要》。『孟武伯问,子路仁乎?』,孟武伯姓仲孙,名彘(音志),諡武,叫仲孙彘。他的諡号,就是他死了以后封号是武,所以「孟武伯」,这样称呼他。他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,孟懿子曾是孔子的学生,孟武伯是他的儿子。他来问孔子,说「子路仁乎」,子路算不算是个仁者?「孔子答曰不知」,孔子讲话很厚道,其实他哪不知,他太知道了,他说不知。换句话说,他已经不认同子路是仁者,这个话我们得会听。他意思说「不清楚」,实际上他很清楚,只是他讲话很厚道,不一下子批评人,连对自己的学生都是给他做一点遮拦,留点面子。「盖问之不得其要也」,孟武伯他问这个话不得其要,没问到槛上,问不出孔子的意思。「武伯意有未惬」,就是他还觉得「怎麽孔子这样回答我,说不知道?」其实孔子知道。所以他就再问。「孔子答曰:由,可使治理大国兵赋,不知其仁」。这个『千乘之国』是大国,乘是兵车,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叫大国了。诸侯国其实是很小的地方,每个国家地域都不大,有千乘的国就叫大国。孔子说子路可以为大国治理兵赋,治国安邦带兵打仗,子路能做得到,做得还很好。但是『不知其仁』,不知道子路算不算是仁者。

 

结果武伯又问,「又问冉求之仁何如」,冉求这个人怎麽样?求就是冉求。子路、冉求这都是很能干的人。冉求在孔子弟子裡面是政事第一,就是很懂得治国,很懂得治家。「子曰:求,可使为卿大夫之家臣,不知其仁」。求就是冉求,可以让他去做一个卿大夫的家臣。大夫就比国要下一个等级,他可以做家臣。一般来讲,像大夫有『千室之邑』,邑是他的封地,这个地方有一千户人家。他有『百乘』,一百辆兵车,这种才叫家。所以在春秋时代讲的家,跟我们现在讲的家是不一样,那个家简直是一个小国一样。『为之宰』,这个宰,就是做家臣。冉求这个可以做得到,但是不知道冉求能不能称为仁者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8:05:3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1322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