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29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锺茂森博士主讲  (第二十九集)  2010/4/23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57-007-0029

 

尊敬的诸位仁者,大家晚上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论语》,请看「公冶长第五」。我们昨天讲到第五章,这个意思还没有讲完,我们先把这章念一下。

 

【或曰。雍也。仁而不佞。子曰。焉用佞。御人以口给。屡憎于人。不知其仁。焉用佞。】

 

这一句,我们昨天有介绍了雪公的注解、朱子的注解和蕅益大师的注解。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注解有一个补注。昨天我们谈到蕅益大师解释的,把「不知其仁」连在前面两句,就是『御人以口给,屡憎于人,不知其仁』,这个意思连下来讲。大概意思就是说,只是在口才上下功夫的,应对都能够非常的流利,人家对我们的这些辩解,我们也非常能够应答,辩才很好。但是这种人往往会令人厌恶,而且自己不知自己「本具仁理」。因为他的心是向外攀缘,他重视才而不重视德,所以往往本具仁理而不自知,所以叫「不知其仁」。这是讲到佞才之害,口才太好其实并不是好事,反而这会有妨害,妨害回归仁理,回归本性本善。

 

江谦先生举了一个历史上的例子,他说「晋中行穆伯攻鼓,经年而不能下」。这是讲到春秋时期,晋国的大夫中行穆伯攻打鼓国,「攻鼓」,鼓国这个地方。经过一年,「经年」,经一年还没有办法攻下来。「餽间伦曰」,有一个人叫餽间伦,就来对中行穆伯说,「鼓之啬夫,间伦知之。请无疲士大夫,而鼓可得」。餽间伦这个人就说,「鼓国的啬夫」,「啬夫」就是当时在鼓国的官员,「这些官员我都认识」。「间伦」是他自己称自己,说我都知道、我都认识。「就请你不需要再劳累士大夫」,就是不要再劳累将士了,「我们可以说服鼓国的官员,能够使得鼓国不攻自破就可以到手」。当然,餽间伦说这个话,肯定是因为他有这个本事。结果下面说,「穆伯不应」,穆伯将军就不答应,没有理会他。「左右曰:不折一戟,不伤一卒,而鼓可得,君奚为不取?」左右的人就对穆伯将军说,既然他能够帮助我们,不动一兵一卒,不用兵器,不费一个战戟(戟是代表兵器)、不伤一兵就可以拿到鼓城,为什麽您不这麽做?结果「穆伯曰:间伦之为人也,佞而不仁。若间伦下之,吾不可以不赏。赏之是赏佞人也。佞人得志,是使晋国之士,捨仁而为佞。虽得鼓,将何用之?不仁可以亡国,何有于鼓?」

 

你看,中行穆伯见地很高,他怎麽说?他说餽间伦这个人「佞而不仁」,口才很好,但是巧言令色。很会说话,是个外交家,很会应对,可是其心不仁。如果餽间伦将鼓国拿了下来,吾不可以不赏他,他有功。我们打了一年打不下来,给他说服一下,就能够把鼓国拿下,我怎麽能不赏赐他?可是赏赐他就是赏佞人,他是个佞人。佞人就是口才很好,巧言令色之人。赏了佞人就使佞人得志,就是小人得志,这等于什麽?奖励这些佞人、小人。国家这些有才之士看到了,他们也会学习,都会「捨仁而为佞」,专务口才,专搞那些应对外交、搞关係,这就把仁给废弃了。这样即使得了鼓国,「将何用之」,有什麽用?因为「不仁可以亡国」,举国之人都捨仁而为佞,晋国就亡国了,那要鼓国又有什麽用?你看,中行穆伯着眼很高,所以宁愿不要用餽间伦,也不能够助长这种不正之风,使小人、佞人得志。这段典故记载在《贞观政要》第五卷,「诚信第十七」(全书总共有四十章)。这都是懂得王道,他不要霸道,要王道。王道是什麽?真正使一国兴仁,使民心归附,而不是为了去攻打土地、得到这些土地而助长不正之风。《大学》裡面讲的,「有德此有人,有人此有土」,有土就是得国。得到国土,它要靠仁德,有了仁德,就会有仁人志士来帮助你,自然你就能够得国土,而不是用那种急功近利的手段去得国。这就是古人讲的亲贤人而远佞人。

 

江谦底下又说,「故孔子曰: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覆邦家者,焉用佞乎?」这段话是出自于《论语.阳货第十七篇》第十八章,这段话是孔子说的。恶是厌恶,孔子厌恶什麽?「紫之夺朱也」,紫色和朱色(朱是红色),两种颜色,红色是正色,紫色是黑色加红色做出来的颜色,这属于间色,不是正色。紫色当然给人的感觉会比较好,就是悦人眼目,令人喜好。这就会「夺朱」,使得红色(正色)反而不显美好。这是什麽?比喻以邪夺正,这是用比喻来讲,不是说孔子就是特别厌恶紫色,不让你穿紫色衣服,不是这意思,这是比喻。因为紫色不是正色,比喻以邪夺正,这是讲颜色。

 

讲音声,下面讲的「恶郑声之乱雅乐也」。郑声是郑国的音乐。在孔子当时,郑国的音乐叫做淫声哀音,用我们话来讲就是靡靡之音,让人不能够生正气,不得性情之正。雅乐就是先王的雅正之乐,听到这种音乐,能够调和性情,生起正气。《孝经》裡面讲的,「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」,这个乐是音乐,是真正雅正之乐。高雅的、高尚的这些艺术,使人真正感受到正气、美感,不会颓废。「郑声之乱雅乐」,好像真的孔子都已经预知我们现代社会了,你看现代社会雅乐很少,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靡靡之音,邪夺了正。不仅是音乐,还有所有的这些娱乐节目,你看真正扶人正气的节目太少了。我们看到山东电视台他们出品的「天下父母」,这是扶人正气,还有一些好的节目、电影,但毕竟是少;而那些演杀盗淫妄、色情暴力的片子现在太多了,这就是「郑声之乱雅乐」,孔子是非常厌恶。希望国家当政者能够扶正雅乐,扶正那些正派的节目。正如孔子当年,他删诗书。《诗经》也是娱乐类,是古歌谣,他把它蒐集起来,然后进行删订。用的方法、原则,就是三个字,「思无邪」,思想没有邪念,思无邪。所以,「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」,就是思无邪,用思无邪这个标准来选好的节目,推广好的节目,不能让那些不正派的节目充斥娱乐市场,这是保护我们百姓的心地清淨。

 

「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」,利口就是口才锐利,很会讲话的,叫佞才。这种佞才是什麽?能够没理都变成有理,讲话确实能取悦人,让你觉得听了好像是挺有道理,其实都是些歪理,华而不实的语言,这种语言会倾覆家国。在一家裡面,如果喜欢讲这种话的人多,这个家就会乱;如果一个国家裡面,担任要职的人很会讲那些华而不实的语言,国家就危险。所以「焉用佞乎?」怎麽能够用那些佞人?很会讲话的人,我们还得要留心看看他的德行如何。虽然不能够一概而论,说巧言必定是少仁,但是少言者,讲话慎重的,往往会少过失,这是肯定。多言的人往往会少仁,所以巧言加令色,「鲜矣仁」,仁德就少了。这也是孔子提醒我们要注意防邪扶正,而且要从这些微细处留心,防微杜渐,不能够滋长不正之风,这是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。这一段《论语》,第五章我们就学习到此。下面请看第六章。

 

【子使漆凋开仕。对曰。吾斯之未能信。子说。】

 

最后这个字不念说,念说(音悦),喜悦的意思,是通假字。我们来看雪公《论语讲要》,「漆凋开,名启,字子开」。朱熹朱子在《集注》当中说他字子若,当然也有他的根据。这句话就是「孔子派漆凋开为仕」,就是派他去做官。「开对曰」,漆凋开就回答孔子说,「启为仕,未能自信」。启是他自己称自己,说我现在要做官去,担任政府的官职,但是自己不敢。有一点没有自信,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好,这是漆凋开非常的谦虚谨慎。「孔子悦之」,孔子听到他这麽讲,反而喜悦、很欢喜。为什麽?「何以悦之?」为什麽会欢喜?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8:05:3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1322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