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 |第321集|视频MP3文字|jingkong老法师主讲

 

这在中国人大概不会,在南传的可能很多,我们相信。为什麽?中国已经把小乘丢掉了,用儒道代替小乘。所以中国人念佛经都是念大乘,没有念小乘的。南传有,南传可以说活在这个世间都是学小乘经论,是我们《大藏经》裡面《四阿含》,他们就学这个。所以你心裡这个印象很深,常常会想起来,你在极乐世界听到阿弥陀佛说法,说小乘经。实际是弥陀世尊说法,没有起心动念,众生有感自然有应,你想听什麽经、想学什麽经,你所听到的就是这个经。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每个人听的不一样。同样学一部经,浅深不一样,我听的比较浅,你听的比较深,为什麽?你的程度比我高。你听弥陀、六尘说法,都是契机契理,这是他方世界没有的。

 

到极乐世界好,为什麽?不是这个肉身,法性身,我们这个身是法相身、是物质,极乐世界的身不是物质,是法性。法性是什麽?不需要营养,不需要饮食,不需要茶水,不需要睡眠。所以你那个用功真用到底,你没有障碍,你不需要睡眠。所以佛门有一句话说,就在当下,当下即是。这麽好的地方,一切自己所需要用的都是随心变化,我想要房子,房子就现成的,你就坐在房子当中;我想要树下,那就在一棵大树下,完全是心想事成,真正是没有虚愿,心想事成,想什麽现什麽。自己也一样,想佛身,就现佛的身相;想菩萨身,现菩萨相;想人天身,现人天相。有能力分无量身,分身干什麽?除了供佛修福、闻法之外,还可以帮佛教化众生。那个佛国土裡头肯定跟我们有缘,我们过去世曾经在那住过,还有很多熟人,还有很多各种不同关係的人,只要是有关係、有缘,你就能度他。为什麽?你说话,他相信你;你现相,他欢喜,这就有缘。没有缘的就没有感,有缘的,有感就有应,你就能应。所以上求佛法,下化众生,上求下化,你同时可以做到,这是极乐世界的殊胜。发大乘心的人更容易,大乘心的人没有自己。有自己的,凡夫心;有自己,不肯利他的,小乘心。这个要知道。所以经上都劝我们发菩提心,大乘。

 

这个解释得好,「以本乘终发大乘心,求生彼故。在彼国中,得罗汉已,即便求大(迴小向大)。昙鸾道绰诸祖胜解,已引录于前」,就不再多说了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上所说的,全是菩提心,全是大乘法。生到彼国,在彼国中证得阿罗汉,他马上就会迴小向大。为什麽?得佛力加持。环境对人的影响很深。环境是怎麽造成的?社会大众造成的,今天最明显的,舆论造成的,文化造成的,这文化是负面不是正面。极乐世界全是正面,没有负面,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全是大乘,菩萨乘。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,「下辈」。「下辈因行」,也分三个小段。第一,「发心专念」。你看:

 

【其下辈者。假使不能作诸功德。当发无上菩提之心。一向专念阿弥陀佛。】

 

他没有能力、没有机会做功德,我们讲断恶修善、积功累德,他做不到,这就是下辈。要怎样?要『发无上菩提之心』。心,这个菩提之心,用蕅益大师的说法就最好了,真信有极乐世界,真信有阿弥陀佛,真信念佛能往生,这就是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这就能生。注解裡头告诉我们,「下辈生者,有三因缘:一、发菩提心,二、一向专念,三、至诚愿生。与中辈相较,只是不能作诸功德」,对于积功累德他没办法做。我们看第二个小科,因行裡头第二个小科,「信乐不疑」。经文:

 

【欢喜信乐。不生疑惑。】

 

这是很重要的两句话,要欢喜、真信,没有疑惑。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易行难信。易行难信能信,不怀疑。注解裡说,「欢喜信乐,不生疑惑,即十念必生愿中之至心信乐」。「十念必生」是第十八愿,是四十八愿的核心。阿弥陀佛殊胜到极处,一切诸佛尊称他为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凭什麽?就凭他十念必生这一愿,诸佛菩萨没发,他发了。他发了,诸佛菩萨要不要再发?不需要。为什麽?诸佛菩萨自他是一不是二。他发就是我发,自他不二。所以不必再发了,极乐世界已经有了。极乐世界多大?遍法界虚空界,虚空法界有多大,极乐世界就有多大。所以它是不思议的境界,我们无法想像。那怎麽样?只要真正肯相信,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一切诸佛如来都把他保送到极乐世界去。我们念佛往生,本师释迦牟尼佛保送,那一边阿弥陀佛在迎接,这一边释迦牟尼佛保送,哪有不生的道理!这个要懂,不能不懂。我们再看,这第三个小段也是两句,「至诚愿生」。

 

【以至诚心。愿生其国。】

 

真诚到极处,我这一生来到这个世间,想什麽?想极乐世界,想往生。干什麽?信愿持名,我就干这个,目的求生淨土。去干什麽?去成佛度生,我到极乐世界成佛,成了佛之后,我跟诸佛如来一样广度众生。我们跟佛的心同心、愿同愿、行同行,我们是一个道路,一条道路。其他的?其他都是假的,全部放下。我们没有其他的,我们只有圆满的自性,圆满的性德。自性万德万能,无量智慧,我回归自性,在淨宗叫回归常寂光。回归常寂光才是真正证得究竟圆满,我们跟常寂光是一不是二。至诚愿生就是《观经》的至诚心与迴向发愿心。前面这四个字,是《观经》裡面的至诚心;后面这一句,『愿生其国』,是迴向发愿心。「且三辈往生咸云:当发无上菩提之心。是故《淨影疏》曰:然此三辈,人位虽殊,至欲往生,齐须发心求大菩提,专念彼佛,迴向发愿,方得往生。」这几句说得好。引隋朝远公大师的注解,就是《无量寿经义疏》,这裡头说的,这个地方的三辈,人地位虽然不一样,但是想往生统统需要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这个是经文上清清楚楚,统统都有。所以迴向发愿才能往生,没有迴向不能往生,迴向不发愿不能往生,发愿不迴向也不能往生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3月16日20:34:5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961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