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 |第305集|视频MP3文字|jingkong老法师主讲

 

下面这再给我们细说。这品经很重要,完全给我们说明往生的方法。科题,「次分述三辈。首明上辈」。我们编的科判,「别明三辈」,下面分三段,上中下三段,这上辈裡面又分三小段,「上辈因行」,这裡头也有三个小段,第一段「捨家弃欲」。我们看经文:

 

【其上辈者。捨家弃欲。而作沙门。】

 

下面是念老的注解,我们看他老人家怎麽说。「经中上辈往生是否凡夫有分,乃淨宗一大问题」。这古时候就有人提出很多看法,各人看法不一样。「古德有谓是乃菩萨之行」。下头举例子,「如谓上上品须四地至七地之菩萨」,那就是四地以上到七地菩萨,上品上生。「上中品须初地至四地之菩萨,馀可例推。中品中生及以下,才是凡夫所能达」。这古人的看法。念老给我们说,「若如是者」,要真的像他所说的,「则弥陀大愿之无上,西方莲国之独妙,持名法门之易行,往生妙法之殊胜,皆成戏论」,戏论是开玩笑的话,不是真的。下面是念老的评论,「直使不可思议之淨宗妙法,亦复成为可思议之法矣」,这把淨宗不可思议贬低了。「故此实为淨宗之关键,前于本解(贰)概要中,虽略论一二,未尽其旨,试更详之」。这个地方,黄念祖老居士要给我们详细讨论这个问题,为什麽?这个问题是大问题,不是小问题,有关淨宗是不是真的殊胜、真的微妙、真能超越一切,让我们一生圆满成就。

 

我们看下面念老所说的,「古说之非」,古人也有把这个讲错了,古人也有讲错,何况今人?所以今人把它讲错了,咱们一点都不要怪他。古人真的是有修行、有德行、有学问,他还讲错,何况现在!所以不要执着这些,我们还是多听听念老的话,念老不是凡人,他来是给我们表法的,他的话可以接受。这个老人我跟他多次见面,在世的时候,每年我至少到北京三次,去干什麽?去看他。他大我十几岁,非常难得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都下过功夫,都认真学过,学得很认真,夏莲居老居士的传人。「古说之非,幸得」,这很幸运得到唐朝「善导大师,广引经论,力破旧说」。你看他不说他自己说的,谁的话?唐朝善导大师的,这大家没话说,善导是淨宗第二代祖师。「大师于所着《四帖疏》」,《四帖疏》就是善导大师对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注解,叫做《四帖疏》,这裡面说的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话。他说:「又看此《观经》定善,及三辈上下文意,总是佛去世后,五浊凡夫,但以遇缘有异,致令九品差别。何者。上品三人,是遇大凡夫。中品三人,是遇小凡夫。下品三人,是遇恶凡夫」。这话说得好,为什麽?我们有分。如果像前面所说的,我们没分,那得要登地菩萨才有分,我们没分;善导这个说法,我们统统有分,我们是凡夫。大凡夫、小凡夫怎麽分?发大心的、发小心的,发大心就是发大菩提心的。到极乐世界为什麽?为求法,求法干什麽?为广度众生,这大凡夫;单单为自己了生死出三界,这是小凡夫,大小是这麽分的。我们能够学阿弥陀佛这种大心大愿,依照他的四十八愿,我们也真正发这个愿心,那就跟阿弥陀佛一样,没有两样。这一段讲得好!

 

下品三人是遇到恶凡夫。「以恶业故,临终藉善」,这就是虽然造了一身罪业,他那一口气没断,还能忏悔、还能发愿,后不再造,他的品位就上升。你看临终藉善,遇到善知识,「乘佛愿力,乃得往生。到彼华开,方始发心。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」。念老在这裡加了括弧,「(古师谓下辈是大乘始学凡夫)若作此见,自失误他,为害兹甚」。这是善导大师的话,所以不能把这段看错了,一定要了解它的真实义,错了之后会误导很多人,这一生不能往生,或者是往生品位往下坠落,这都给我们提出警告。

 

「疏中」,《四帖疏》裡头,「复引《观经》十则,以证其说」,这个地方没有完全录下来。「大师直示」,直接指示我们,「极乐九品莲台,均是浊世凡夫往生之位。唯因世间遇缘有大乘小乘之差异,故往生后有上辈中辈之不同。淨宗乃最极圆顿之教,大根大器之凡夫,若能信受,圆解圆修,则与常人日劫相倍」。圆人,圆教根性的人修一天,等于普通人修一劫。「故能一生功圆,迳登上品」,一生功德圆满,上上品往生。凡人,不是登地菩萨,这才显示淨宗的殊胜、淨宗的微妙,阿弥陀佛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讚歎才讲得过去;要跟一般一样的话,就显不出淨宗的殊妙,殊胜、微妙。

 

这个地方,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遇缘。我们现在从形式上说生在中国,所遇的缘都是大乘;生在南洋,他们遇的缘是小乘。特别是中国,中国大乘分八个宗派,八个宗派都是大乘,无论修哪个宗派,念佛求生淨土,都是属于大乘根器。大乘根器裡头跟小乘差别,就是大乘发菩提心,小乘没发。什麽是菩提心?《观经》上讲的菩提心的体,至诚心,真诚到极处。至诚心就是《大学》上所说的「明德」,后头有文,有解释,「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」。从诚到明,这是性德,就是无师自通,因为他真诚到极点,他智慧开了;从明到诚,这是学教,我们学了佛法之后,慢慢把心回归到真诚,让妄心回归到真诚,这叫教。所以前面这句是无师自通,后面这句是学了之后通了。明就是智慧现前,诚是真心。那我们现在懂得了,从诚,就是戒定慧三学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个是自明到诚,真诚心现前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25日10:21:5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8728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