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25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

 

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这一愿,关键在个「度」字,度是什麽意思?用现代的话来说,关怀、爱护,尽心尽力去帮助,这叫度。度众生,关怀一切众生、爱护一切众生、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,特别是在众生有苦难的时候。现在有几个人晓得,众生遭难与自己有密切的关係,几个人晓得?认为现在这个世界,许许多多的灾变与我们人不相关,天然灾害、自然灾害,把责任都推掉,推得一乾二淨。他能够说出一番大道理来,我们迷人听听觉得他说得不错,满有道理,把责任推乾淨。佛不是这个说法,佛讲世界上种种的灾变,我们今天讲自然的灾害,从什麽地方生?从人心裡面生的,人心善,我们生活环境就善,风调雨顺;人心不善,外面环境就乱。环境跟人心有密切的关连,佛在经上常讲「依报随着正报转」。同修当中你们如果学过法相唯识,对这个道理应当更清楚、更明白。

 

物质的现象是什麽?是阿赖耶的相分。精神的现象又是什麽?是阿赖耶的见分。见相同源,同一个自证分。精神的现象、物质的现象都是从自性裡头变现出来,而且是先有精神再有物质,那物质与我们心理怎麽会没有关係?所以佛才说「境随心转」。境是环境,小的环境是我们身体,我们身体自己这一身生活起居,小环境;大的环境,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;更大的环境,这是讲宇宙太空,是我们生活的环境。生活环境从哪裡来的?我们自性变现出来。《华严》裡面所说的,我们现在还没念到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它怎麽会没有关係?诸佛如来所住的,本经上讲毘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,我们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一真法界;凡夫所居住的,六道的法界、十法界,都算是凡夫,这裡面一切的一切依正庄严,都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。你把这个基本的道理你参透了,你明白肯定了,然后你就晓得,所有一切外面自然灾害与我们的念头息息相关,哪裡说没有关係?

 

世尊在愣严会上给我们说得很明白,这种转变有两种,一种是共业,一种是别业。别业是我们个人,个人在生活上的感受,这属于别业;大家共同要遭遇的,这是共业。没有这个共业,在共同灾难裡面他可以倖免,他可以不受难。我们世间人讲他很侥倖,其实哪裡是侥倖,他没有这个业,这个我们要了解。今天,现在这个世界灾变异常,我们从资讯裡面所得到的讯息一年比一年多,一次比一次严重。最近我们晓得有一些重大的灾变,电视、报纸都不报导,为什麽不报?想必是大家知道这些灾变人心惶惶,会影响我们情绪,就不报了。世界上有许多聪明人,也有许多有慈悲心的人,总是想把这些灾变能消除,或者能够减缓、能够退后。能不能做到?能。怎样做法?还是要从教学,让社会大众普遍都觉悟,普遍都回心转意,灾难就可以化解。譬如经上讲得非常明显的,水患,水患从哪裡来的?贪心来的。佛在经上讲,贪心的时候流口水,看到好吃的东西吃不到就流口水,贪心,贪是水。现在世间人贪心太重,所以要遭水灾。水灾,科学家讲,大概在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后麻烦可大了,有大水灾来。水从哪裡来?南北极的冰融化了,现在在开始化冰。科学家的估计,五十年之后,南北极的冰化了之后,海水水位就要上升;水位一上升,沿海地区全部被淹没掉。他们认为这是自然灾害,现在科学虽然发达,没有办法把南北极的冰块维持现状,叫它不融化,他做不到。海水温度上升,造成外国人所谓的「圣婴现象」,现在全世界气候都不正常,海水温度上升。佛讲的没人相信,佛说这是众生贪造成的,贪瞋痴造成的。火山爆发、大地震,火山是怎麽爆发的?瞋恚心。人一生气,那个火就往上升,火山要爆发。人心不平,佛给我们讲,地震的原因;愚痴是风灾。深入经藏的人,听了佛这个说法会点头,佛说得没错。

 

现在这个灾难,给诸位说,水灾、风灾、火灾、地震,统统都要来了,怎麽办?我们自己如果明白这个道理,相信佛的话,佛不欺骗我们,我们断贪瞋痴慢。不但要断悭贪,积极的去修布施;不仅要断瞋恚,更应当修慈悲心;不但要断愚痴,要求智慧。愚痴的对面是智慧,贪爱的对面是布施,瞋恚的对面是慈悲,傲慢的对面是谦虚恭敬。我们真诚心断这些烦恼,我们修布施,学习布施、学慈悲、学智慧、学谦敬,在这个大灾难当中,大家要受这个共业,我有别业,别业不受这个共业,这个灾难可以度过。佛教给我们,你相信不相信?你如果肯相信,真肯干,这个灾难可以度过。真正学佛的同学们,我们不但自己要认真去干,消除业障,转移境界,《愣严经》上说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如来是个真正觉悟者,他能转境界,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

 

四弘誓愿第二愿是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。你要晓得,你能断烦恼,你就能转境界,而且转得非常明显、非常殊胜。效果很明显,第一个容貌转变,以前是凡夫的容貌,是业障习气很深厚的容貌,这一转转成佛菩萨的容貌,清新秀丽,不一样。容貌会转,会转得很清新、很慈祥,让大众接触你、看到你生欢喜心,生敬重之心,它有这个效果。第二个体质转了,本来体质多病,现在这个体质不生病,所有一切病不治自然就好了,体质转了。转变境界一定从自身,因为自身是最贴近的第一个境界,然后再是我们生活的环境,逐步逐步往外去推展。真的转变环境,真正能做到随心所欲,佛家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有求必应是转变,如果你要不会转变,那你有求就不应。所以这个东西,在佛菩萨面前去求求不到的,泥塑木凋的佛菩萨,你求他,他怎麽会帮助你?泥塑木凋的佛菩萨,虽然他不会说话,他也不会保佑你,你向他求,什麽也求不到,他有一个好处,我们塑造佛菩萨的形像,是让这尊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,见到佛像如同真佛在,想到佛在经典上的教诲,是提醒这个意思。不见到佛像,佛讲的道理忘掉了,提不起来;一看到佛像就想起来,佛教给我们应当怎麽做法,菩萨教给我们应当怎麽做法,这个功德利益就很大。供佛像是这麽个意思,决定不是迷信,我们要清楚、要明瞭。

 

佛教给我们断烦恼、改习气。诸位想想看,四弘誓愿第一愿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第二愿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是不是贯穿一切的地位?从初发心到等觉位都离不开,「而以一切愿海所持」。第三愿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求学。你要不求学,你什麽时候才能恢复你自性的智慧德能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?实在讲不求学也可以达到,慢,时间慢;如果又肯勤学,可以把开智慧的时间提前。以前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,我的老师告诉我,如果你不肯发心努力去求学,完全靠参禅、念佛、修定,等着开悟,真的是能开悟,不是不能开悟。他举个例子,譬如十年你才能得定、才能开悟,如果你一面听经、一面研教,你五年就可以开悟,把开悟的时间提前一半。这是当年老师劝我学教,我们想想很有道理,可以把开悟的时间提前,那就是要学佛法,要研究经教,研究经教要深入义趣,前几天跟诸位说过。怎麽样才能深入?要断烦恼,烦恼断一品,你深入一品;断两品,深入两品。不断烦恼,为什麽不能深入?烦恼是障碍,你障碍除掉,性德才显露。

 

「一切众生」,这《华严经.出现品》裡头说,「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我们跟诸佛如来的智慧德能完全平等。佛的智慧圆满,佛的相貌庄严,佛的相裡面无论任何部位,找一个缺陷都找不到,圆满相,好相。我们凡夫相哪有这麽圆满?缺陷太多了。每个人都想自己有个好相,哪一个人不喜欢美、不喜欢漂亮?为什麽得不到?佛告诉我们,你要想美,先要从心裡头做起,你那个心很美,相就很美,就这麽个道理。相美心不美,那个相是假的,会变,不多久他那个美就变得很丑。我见过,我过去在台北,有一个居士常常来听经,跟我很熟。他娶了个媳妇,大媳妇,在没有结婚的时候是美女,真的美,结婚之后相貌就变,就变得不美了,所以那个不是真的。如果心也美,他那个相貌永远美,它不会变。相随心转!所以心它有变化,相貌、体质都随心转,心是主宰,我们一个人一生生命的主宰是心,所以佛叫我们要存一个好心。最好的心是佛心,佛是圆满觉悟的心,永离一切妄想、烦恼、执着,永远离了。所以我们标榜的真诚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个是圆满的佛心,最好的心,你要能存这个心,你的容貌自然是真诚的、清淨的、平等的、觉悟的、慈悲的。诚于中一定形于外,世出世间圣人都是这麽肯定,这哪裡会有错?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9日10:42:5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8083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