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茂森博士(定弘法师)讲 无量寿经(第39集 视频+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admin 无量寿经评论阅读模式

 

钟茂森博士(定弘法师)讲 无量寿经(第39集 视频+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『八方上下,佛国无数』,「八方」加上「上下」就是十方,十方佛国无量无边,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星球,太多了,无量无边的星球都有诸佛如来在那裡教化众生。『阿弥陀国』就是极乐世界,跟其他诸佛国土不一样,在于什麽?它没有这些变化。十方诸佛国土有所谓的成住坏空,星球有成住坏空,像我们地球,科学家说现在我们地球的年龄是四十六亿年,已经是到中年了,再过四十多亿年就灭了,所以星球也有成住坏空。一切的动物、生物都有生老病死,我们人就有生老病死,所有的动物都有,有情众生都会有。植物有生住异灭,这都是无常的现象。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变化,常如一法。换句话说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永远保持年轻,青春永驻,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永远是这个样子。我们这裡女同胞听了特别羡慕,大家都爱美,都希望青春常驻,可是在这个世界这只是一种幻想,不可能的。妳真想青春永驻,唯有到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那裡才是常如一法,真正是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无量寿。『长久广大』,这个广大是讲空间,长久是讲时间,时间无量寿,算不出的寿命。不像我们这个地球四十六亿年就是中年,太短暂了,四十六亿年对于无量劫来讲,是一刹那,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寿命是无量劫又无量劫,算不清的,长久。广大是遍法界虚空界,十方佛国无数,实际上那也是极乐世界,那种疆土的范围、幅员之辽阔是遍法界。

 

『明好快乐』,这是讲光明,明是光明,好是非常美好,这是讲依报环境光明美好。正报,那些众生,那些菩萨们呢?快乐,极乐。像《弥陀经》上讲的,「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」,这个乐不是跟苦相对的,咱们这个世界上的乐都是跟苦相对的。譬如说你肚子饿了,吃饱饭了觉得很快乐,那是因为你有饿,你才觉得饱是快乐,相对的。而且这个饱还不是永远快乐,譬如说你饱了,饱了再让你吃,你吃三碗饭饱了,再让你吃十碗饭,这不得了了!那比饿更苦,还不如饿着好。说明吃饱了本身不是快乐,如果是快乐,它应该不会变的。真的是不变的,假的会变。如果它要是真乐的话,愈吃愈乐,怎麽吃到最后变成苦了?证明它不是真乐,它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,所以这叫坏苦,还是苦。所以跟苦相对的乐都不是真乐,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苦,没有相对的,全是乐,这是心地清淨的那种法乐。『最为独胜』,独就是没跟它相比的了,胜是殊胜,西方极乐世界真的超过一切诸佛国土,那种殊胜美好说之不尽。所以读到这裡的经文,假如说还不想往生,那真是过去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居士说的,「非愚即狂」,不是愚痴就是狂妄,这种人没得救了。我们再看底下经文:

 

【本其为菩萨时。求道所愿。累德所致。无量寿佛。恩德布施。八方上下。无穷无极。深大无量。不可胜言。】

 

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为什麽长久广大、明好快乐、最为独胜?这个原因此地说出来,阿弥陀佛在作菩萨的时候,他在因地上修行,他的愿行超过一切菩萨,超过一切诸佛在因地上的修行。我们在前面经文裡面看到第四章、第五章、第六章、第七章、第八章,这都是介绍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和修行,确确实实他的『求道所愿,累德所致』,积功累德无量无边,造就了西方极乐世界。经文在第八品,「积功累德第八」,说得就非常详细,真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。所以我们要学《无量寿经》,就得学阿弥陀佛,学他在因地上的发愿,发了四十八大愿,没有一愿是为自己的,全是为苦难众生。然后无量劫的修行,用自己的功德庄严淨土。他的求道,还有他的愿,也不是凭空发出来的,他是参访了十方诸佛国土,看到哪些国土裡头有长处就去吸取,短处就捨掉不要,取人之长、捨人之短,最后等于是会集了十方诸佛国土裡面的最极庄严之处,把它会集起来,成为十方国土的集大成。有点像什麽?像我们去年世博会,世博会就是每一个国家的文化、建筑的精华,来到那个地方展览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仅是一个世界,十方诸佛国土的博览会,最极庄严的。所以这种庄严,当然用的功德也是要最殊胜的功德来庄严。

 

『无量寿佛,恩德布施八方上下』,这是讲阿弥陀佛的恩德那是浩大,对十方一切众生平等的布施。这个布施主要体现在,平等接引十方一切众生往生成佛,没有比这个恩德更大的。所以我们现在也享受着阿弥陀佛的恩德,我们这一生闻到了阿弥陀佛佛名,学到了《无量寿经》,这都是阿弥陀佛在加持我们,到我们往生的时候,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我们,这一种大恩大德没有办法报答。唯有自己依教奉行、早日成佛来报答,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、同德同行,这才是报答。所以这个恩德的布施『无穷无极,深大无量,不可胜言』,说之不尽。我们要知恩、要报恩。知恩,怎麽才能知恩?认真的学习《无量寿经》才是知恩。怎麽才是报恩?把《无量寿经》都做到了,这就是报恩。所以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要做为我们人生的一个剧本,人生舞台剧本,我们就按照《无量寿经》这个剧本演,《无量寿经》教我们怎麽做,我们就怎麽做,不让我们做的,我们就不做,严格的来依教奉行,这就是真正的报恩。阿弥陀佛欢喜,你在学阿弥陀佛。这一品经文我们就学习到此地,下面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品:

 

【菩萨修持第三十。】

 

在本经从前面第二十八品,一直到下面第三十二品的经文,都是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的德行。尤其是这一品的经文,是介绍极乐世界菩萨们日常生活的行持,对我们就非常重要。我们要报阿弥陀佛的恩,要做,怎麽做?要学这些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,看看他们是怎麽过日子的,我们也要学。我们来看底下经文:

 

【复次阿难。彼佛刹中。一切菩萨。禅定。智慧。神通。威德。无不圆满。】

 

这一段经文虽然很简单,但是讲到的境界却是圆满的。世尊叫着『阿难』,说『彼佛刹中』,这是指极乐世界,『一切菩萨』,极乐世界除了菩萨之外就是佛,没别的人,所有的这些往生的人,他们的身分都是菩萨,经上讲是阿惟越致菩萨,《阿弥陀经》上讲是阿鞞跋致菩萨,都是讲的同样的,就是三不退的菩萨,而且是圆证三不退,即使我们往生到下下品也是圆证三不退。这些菩萨圆证三不退的,就是圆教裡头七地以上的菩萨,他们的境界,底下说『禅定、智慧、神通、威德,无不圆满』。所以从这裡可以看出来,这些菩萨了不得。蕅益大师在《阿弥陀经要解》当中说得好,说在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,尤其是凡圣同居土的,像我们要往生,多半都是凡圣同居土,因为烦恼还没断。如果你断了见思烦恼,你往生就不在凡圣同居土,你就会到方便有馀土;如果你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了去往生的,那你就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。那麽我们现在是凡夫,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,你说我们是凡夫吗?又不是,我们是菩萨,阿惟越致菩萨。你说他是菩萨,又不是,为什麽?烦恼没断,所以,你说不上他到底是凡夫还是菩萨,特别,很特殊的这麽个情形。这都是因为阿弥陀佛神力加持,禅定、智慧、神通、威德,没有一个方面不是阿弥陀佛加持,让我们从凡夫地一下提升到七地以上的菩萨。具体我们来看看。

 

第一个是「禅定」,什麽叫禅定?是不是我们盘腿面壁就叫做禅定?那个不一定,那只能叫坐禅那个样子,还不能叫坐禅,坐禅的样子,那要看我们的心是不是真得了禅定。什麽叫禅定?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裡面给我们下了定义,不取于相叫禅,内不动心叫定。就是外,我不取相、不着相;内,我不动心,这叫禅定。就是《金刚经》裡讲的「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」,这是《金刚经》裡面佛告诉须菩提尊者,菩萨住世要自行化他,必须要有的态度。所以,如果我们坐在那裡,内还动心,还在打妄想,外又着相,那就不叫禅定。所以,禅定不一定说盘坐,什麽样子的形式都可以,只要你做到内不动心、外不着相,这叫修禅定。

 

你看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参访鬻香长者,这是法身大士,鬻香长者是在家人,他怎麽修禅定?他不是在禅堂裡面,没有在那枯坐,他是到市廛裡面,最热闹的地方,像我们现在到香港最繁华的地方,去逛街,看热闹。他怎麽个修法?在这种热闹的场面当中,在种种诱惑面前,他能不动心,他也不取相。不取相、不动心,不是说像个木头一样什麽感觉都没有,不是的,他眼看得清清楚楚,耳也听得清清楚楚,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非常的清楚明瞭,这是智慧,但是内不动心,外不着相,这是他老人家修禅定,会修。当然,他是法身大士,不是普通人,咱们凡夫可不能这麽修法,我们要是也像他这样出去外面成天逛街,去卡拉OK,去跳舞,去澳门赌场赌博,完了,肯定到三恶道去了,为什麽?我们着相,我们动心。所以佛教初学就要严格遵守戒律,要住阿兰若处,阿兰若就是清淨的地方,连牛叫的声音都听不到的地方叫阿兰若。古人修行,那真的是躲,躲到深山老林裡面去,为什麽?初学人,定力不够,那就得要找个清淨的环境来保护自己清淨心。等到什麽时候功夫成就了,要出来鍊,像鬻香长者一样,在这花花世界走一遭,看看还会不会动心,如果还动心,没成,回去继续鍊。

 

所以高级的修行,我们凡夫对他看不出来,那真正用的是智慧,转烦恼为菩提,心能转境,那不是一般可以修得来的。像我就曾经跟师父上人参加过不少次跟宗教联谊的这种活动,好几次跟师父一起出访,陪同宗教代表团去旅行。在二OO四年六月份,我跟师父一起陪同印尼宗教代表团去出访,到埃及、到梵蒂冈去访问。到了埃及,那时候在开罗,大家因为旅行很累了,宗教人士都想轻鬆轻鬆,听说埃及那个尼罗河上有那种风情的晚餐,可以坐在船上游尼罗河,吃晚餐、欣赏一些风情舞蹈,很多宗教人士这些领袖他们也想去看看,体会体会,让我们师父也跟着去。师父就是陪他们出来,大家宗教团结,这时候要恆顺众生,不能说「我不去」。那你不去,你来干什麽?就得去,带着我们就在那船上看。结果这些阿拉伯的女郎跳那肚皮舞,那个时候很多人,就是那些其他的宗教的人士都迷上了,很高兴。结果我们师父也在陪着他们一起,如如不动的样子,面呈微笑,老人家不看。我就看师父,我也不看,我就观察师父是怎麽个反应。老人家还非常自然,我就知道他心裡在念佛,你看就在这种风情场所,人家老人家在那裡念阿弥陀佛,但是外表谁也看不出来,好像看到他也挺陶醉的样子,恆顺众生,随喜功德。如果不是听师父讲经,留意去观察师父,你还看不出来,人家是真修行。所以这就是智慧。

 

「智慧」,当然必须要从禅定当中得到,所以讲禅定才有智慧。如果没有禅定,所得到的智慧也不是真实智慧,就是清凉国师讲的,不是邪见就是无明,那不是真实智慧。所以智慧,禅宗讲的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,那都是在深度禅定基础上一下子突破就开悟了。所以我们现在没开智慧,不能硬求,求不来的。你有求这个心,你就开不了智慧。为什麽?你有妄想分别执着,你就开不了,开智慧一定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可以做到。所以,禅定到一定程度,就自然而然开智慧。我们修禅定怎麽个修法?淨宗法门就用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,那就是禅定,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有三个层次,一心不乱是比较高的层次,最低的层次是什麽?是功夫成片,就是本经裡面提到的一向专念,这个就是功夫成片的境界,不算很高,每个人只要你真干都能达到。一向专念,这一就是一心的念、专心的念,不打妄想;这个向就是方向。我们向什麽?向着极乐世界,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,求生淨土,一心一意求生淨土,就叫一向。然后专念,就是专心的念,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「都摄六根,淨念相继」,这就是修禅定。你念佛念到什麽?大势至菩萨讲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」,就靠念佛就行,不用假借其他的法门,不用换题目,就是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一直念到底就成功了。自得心开,这个就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。念佛成佛了,这是达到理一心不乱。那麽成这个境界,绝不亚于禅宗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,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淨土法门这个也是修禅,佛经裡面讲,这是无上深妙禅,这不是普通禅,这是妙禅。妙是美妙,太殊胜了,而且是深妙,很深。等觉菩萨对这个道理还并不是透彻明瞭,还差一点,那是诸佛才能够彻底明瞭,深妙,而且是无上深妙。所以你这念佛不是简单,只要一心念,肯定开智慧。自得心开,这是大彻大悟的境界。

 

底下讲「神通、威德」,这是日常生活当中的行持,就是你在日常当中,怎麽样对人对事、待人接物,那就是要把你的禅定、智慧要用出来。定的表现就是威德,智慧的表现就是神通,「无不圆满」。神是神奇,通是通达,没有障碍。这个神通、威德无不圆满,就是讲全知全能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这是在宗教裡面讚美上帝的,可是你在极乐世界你就能够达到,圆圆满满的达到。这是跟我们讲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的境界,我们只要现在真信切愿,一切放下,求生淨土,你马上就得到这个境界,一到极乐世界就得到,虽然你烦恼没断,但是你带业往生。西方极乐世界殊胜的地方就是因为它能带业往生,带什麽业?什麽业都能带,只要你信愿行具足,不管你造作了多重的罪业,一样能带。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带的业是带旧业,不能带新业。旧业是以前造的,可以带,你现在忏悔了,后不再造,你念佛往生淨土可以带。但是不能带新业,新业是什麽?你现在还在造,你正在造,你怎麽可能带走?如果你到临终的时候还在造业,对不起,你肯定堕三恶道。所以我们要懂得,现在就得把那业要放下,一定要把这个业断乾淨,起码要伏断,就是压住它,用什麽来压住?用阿弥陀佛的佛号压住,业都是因为念头起来的,身口意三业,意业是主宰,意要是不造业,身口不会造业。所以我们意业怎麽去伏断?就是用阿弥陀佛,除了阿弥陀佛以外,没有其他念头,你的业不就自然就没有了?以前的业就带着业往生。这个我们要懂得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4日21:38:4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783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