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(第四回) |第70集|视频MP3文字|jingkong老法师主讲

 

「妙吉祥者,《圆中钞》曰:微妙三德,同佛所证」,这个三德跟《会疏》里讲的三德是一个意思,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或者我们讲智德、断德、恩德,圆满具足,同佛所证,「故亦云妙吉祥」。「惑业苦三,有少分在,皆未吉祥」。有少分在是什么人?等觉菩萨。换句话说,这是果后的文殊,早就成佛了,化身到这个世间来,帮助释迦牟尼佛,帮助毘卢遮那佛教化众生。文殊、普贤早都成佛,所以他们这个惑业苦断得干干净净,丝毫习气都没有,这叫真正的吉祥。由此可知,称吉祥,只有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妙觉果位,真正的吉祥;等觉还不行,等觉还有少分在。「位居究竟」,这说清楚了,究竟是妙觉。「三德圆彰」,法身、般若、解脱圆满彰显,「故又号妙吉祥」。

 

「文殊于菩萨众中,智慧第一」。这下面说得好,「本为龙种尊王如来。现在北方常喜国成佛,号宝积如来」。早就成佛了,所以是宝积成佛化现的菩萨身分。「未来成佛,号普见如来,故知文殊大士乃过现未三世成佛者」。他的三世成佛,这是表演的,表法给我们看,特别是表法给法身大士们看。「今示现会中,大智独尊,表此法门唯大智方能信入」。净宗能够相信,不容易,不是真正的大智,你怎么可能相信?信的人很多,信中带着有疑惑。一切修学净土的大众,李老师常讲,当年老人在世,我们常常听说。台中莲社的莲友,老师往生的时候,我听说台中莲友大概有五十万人,真正往生的,老师讲了,一万人当中大概只有三、五个往生,其他的不能往生。什么原因?信,信里头掺杂着有疑,到临终的时候会产生障碍,你不能往生。

 

不能有疑,愿,愿生净土,但是这个世界亲情有一些牵挂放不下,这也不能往生。这都是什么?都是智慧缺少。真正有智慧,统统放下,没有怀疑。真有怀疑,自己不能客气,不要隐瞒,一定要断疑生信。用什么方法断疑?读经,读经能帮助你断疑生信。一天如果能读十个小时,念上三年,疑就断掉;没有十个小时的功夫,不行,你的疑惑拔不掉。业障、习气、罪业、冤亲债主都是你的障碍,所以你必须要彻底放下。海贤老和尚的光盘,会起很大的作用,问题就是你会不会。听经不能摄心,有妄想、有杂念,心不能专注,听经不生功德。念佛,念念就念跑了,就想别的东西去了,不能专注,这都是业障的现象,这都是不能往生的现象,我们要觉悟,要有高度的警觉心。那怎么办?现在最好的办法,就是我推荐给你的,海贤老和尚的光盘,一天真正用五个小时,听三遍、念阿弥陀佛一万声,一万声大概两个小时。要注意佛号不间断,要注意佛号不夹杂,念阿弥陀佛里面没有妄想、没有杂念。念佛、听经的时候,最好把电话线拔掉,没有人打搅你。一打搅,功夫断了,就破了。难,真难!真有恒心、有决心是做得到的,不是做不到,但是这些障缘你可不能疏忽,它确确实实把你拉到六道轮回不准你往生,很可怕。

 

「又妙德者,了了见佛性故。今邻普贤位列上首」,他代表禅净不二。禅宗以文殊师利菩萨为本尊,代表禅,普贤代表密,所以它都有用意的。这句佛号当中有禅,圆满的禅;有密,究竟的密。这个意思就是教你,禅放下,密也放下,阿难在前面代表教,教也放下。海贤老和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成就了,圆满成就,究竟成就。所以他在此地,「正表禅净不二之旨」。

 

下面第三位,我们再看「当来承传」。

 

【弥勒菩萨。】

 

真正懂得了,念阿弥陀佛里面就有弥勒菩萨在其中,不必再分心。『弥勒』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叫「慈氏」,慈悲的慈,「菩萨之姓也。名阿逸多」,阿逸多的意思是「无能胜」,意思就是他是真正慈悲,慈悲到极处,一切慈悲的人都不能跟他比,他超胜,无能胜。在中国梁朝时候,五代后梁的时候出现在奉化,在浙江奉化,叫布袋和尚。大家不知道他的法号,他的形象,每天提了个大布袋,到外面化缘,别人供养他东西都放在布袋里头,所以叫他布袋和尚。他在临终的时候告诉大家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,说完之后他真的走了。所以中国从宋以后,造弥勒菩萨的像,统统造布袋和尚像。而且把布袋和尚像放在山门口,面对着大门,你一进山门,第一个见面就见到弥勒菩萨,满面容的欢喜。这个意思就是说入佛门要欢喜心,入佛门就得法喜充满,取这个意思,这表法的意思。「具足则为慈无能胜」,就是菩萨表法。

 

他放在山门口,这个用意很深。你想入佛门,你要不要通过山门进来?山门进来第一眼就看到他,这个意思就告诉你,没有真正慈悲进不了佛门,你学佛是假的不是真的。特别是大乘,大乘是建立在菩提心上,净业三福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三福三条:第一条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;第二条有三句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;第三条是大乘菩萨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中国佛教是大乘,所以弥勒菩萨是大乘,把他摆在门口,你有大慈悲你就能入大乘,你没有大慈悲入不了大乘,这个意思多深。今天大家把佛门表法的意思统统忘掉,都把弥勒菩萨当作神来供养,烧香、磕头、礼拜,还在他面前许愿,全搞错了,不但大乘的福你得不到,小乘的福也没有。这就是佛在经上所说的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,没有人给你讲清楚、讲明白,世间有智慧的人他也不懂。大乘菩提心,你看,菩提心三种,第一个是本体,第二个自受用,第三个他受用,他受用就是待人接物,对待别人一片慈悲;对待自己清净平等觉,这是真诚心。真诚心就是清净心,真诚心就是平等心,真诚心就是明心见性的心,在我们经题上五个字,「清净平等觉」是真诚心的自受用,大慈大悲是真诚心的他受用。我们要用真诚心学佛,要用真诚心生活,要用真诚心工作,这叫真学佛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2月13日11:34:0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2020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