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严经(第99集 文字/mp3)jingkong法师讲于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

admin 楞严经评论阅读模式

楞严经  (第九十九集)  1981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7-001-0099

第99集A

第99集B

七十三面第四行,我们将经文念几句对对地方。

 

【汝识决定依于法生。汝今谛观。法法何状。】

 

这段经文,文与意都比较深一点,前半段我们在上一次念过,今天从这个地方接着看起。这几句经文的意思是说,如果要是说意识不是从意根上生,关于根能不能生识,前面已经讨论过。根要是不能生,那是不是法尘生的?这个今天要讨论的,就是从法尘上来着眼。底下这两句,佛叫阿难尊者,你去观察法尘之法是个什么形状?这个问题又要牵涉到唯识。关于法尘,这里面包括的相当之多,也相当的精微。在唯识里面所讲的法处所摄的色法,一共是有五种,这五种可以说都没有相状。通常在经论注疏里面笼统的说,也与近代科学里面的分析法有点相类似,我们将一切基本的这些物质给它分析,像现在分析成分子、原子、电子、基本粒子,这样的分法。在佛法里面这个分,分到最细的极微之微,佛法统统叫尘,这是名词不一样。可是在概念上有一个很大的差别,极微之微是不生不灭、非空非有,这是诸法实相。这一个概念非常重要,为什么?《般若经》里面讲的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与唯识里面所讲的道理是一不是二,在这里面看是色空不二。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只是这些极微尘聚散所产生的假相而已,聚集起来现一个相,散了之后这个相就没有。我们今天科学里面所推断的,这是精神不灭、物质不灭,它有变化,它没有生灭。因为没有生灭,聚散之相是幻相、是假相,由此可知,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灭。此地所说的着重在五尘落谢的影子,我们今天所讲印象,这是意识所缘的境界。它有什么样的现相可以能够指陈出来?其实它只是一个生灭影子而已。譬如说我们早晨从台北火车站过,我们一提「今天早晨火车站出了什么事情」,你马上有个影像。这个影像早晨你所见的,落在阿赖耶识里,现在一提起,阿赖耶识那个影像马上就显现出来,自己清清楚楚,没有办法拿给别人看。就是你两个人同时去见过这个境界,提起来时两个人都很清楚,我不能把我的印象拿来给你看,你也没办法把你的印象拿给我看,这是指陈不得的。它是影像、是幻相,不是个事实的真相,所以它没有自体。

 

现在问题出来,没有自体怎么能生识?所以佛在此地,这两句话说的是叫着阿难,『汝今谛观』,你仔细的去观察、去省察,『法法何状』,法尘之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?这句话很显然的就是问阿难,法尘是不是有一个体相像色声香味触,是不是像这样有一个体相可得?在此地诸位必须要知道,前面的五科我们读过,纵然是色声香味触也不能生识,何况法尘是一个虚妄的影像,连自体也没有,它怎么能生识?再看底下经文:

 

【若离色空。动静。通塞。合离。生灭。】

 

这是在现相里举几个例子。

 

【越此诸相。终无所得。】

 

这些相都是指五尘,『色空』是眼根所对的色尘,『动静』是耳根所对的声尘,『通塞』是鼻根所对的香尘,『合离』是味尘、触尘。『生灭』是法尘,生灭只是一个影子、印象,你想起来印象就有,生了;一不分别,印象就没有,就灭了,所以这是个影子而已。换句话说,法尘我们讲五尘落谢影子,它比外面五尘还要来得假,所谓法尘生灭,实际上就是五尘落谢影子生灭。要想它另外有一个实体超越五尘落谢影子而单独存在,这是了不可得,找不到的,没有这回事情。所以说『越此诸相,终无所得』,「越」就是离,离开五尘落谢影子哪有法尘?找不到法尘。纵然我们讲起修行人,他能够缘出世间法,出世间常讲「非色非空,不生不灭」,这个境界高,可是非色非空要是离开色空,哪里来一个非色非空?离开生灭,哪里来一个不生不灭?非色非空是由色空反面显现出来,不生不灭也是从生灭的反面显示有一个不生不灭,拿今天的话来说,从相对的那边显示出来的。由此可知,世出世间法都没有办法离开前面这个五尘色空、生灭,离开这个别无所显。我们怎么能够说是没有体性的法尘,把它当作能生意识之因?所以你仔细在里面去谛审、谛观,你就会明了,离开五尘,求法尘是了不可得的。再看底下经文:

 

【生则色空诸法等生。灭则色空诸法等灭。】

 

这是我们讲到法尘的现象,法尘生的时候一定随着色空诸法生起,就好像我们人在光明之下有个影子,身生就有影子生,身就好比前五尘色声香味触,影子就好比是法尘,有形才有影。并不是有影而后才有形,这就说明不是法尘有实在的形状而生的,它是因五尘境界而有、而生起。法尘灭的时候,必定也与前面五尘的境界同时灭,正所谓是形灭则影灭;换句话说,也不是法尘有个实在的形状可灭。由此可知,法尘的生灭不过是随前面五尘落谢影子的生灭而已,离开前五尘就没有法尘可得,这几句话也是这个意思。底下这就要给我们下结论:

 

【所因既无。因生有识。作何形相。相状不有。界云何生。】

 

这几句是承前面的意思来的。前面说过,外面五尘,这是我们随顺俗谛来讲,外五尘是实在的、是实有的,这是随顺俗谛说,不谈真谛,我们凡夫感官当中认为这是有的,色声香味触这是有的。这是五根之因,它不是意根的因,外面五尘的实法不会跑到里面去,里面又没有一个自体性,它又没有自体的说法,所以法尘毕竟是个虚妄的东西。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讲,只是一个概念而已,在佛法里面讲妄想,虚妄的相想,只是这个东西而已。所因之法尘既然没有相状可得,何况要说是因法尘所生的意识又是什么样子?意识是个什么形状?所以佛在此地说,『因生有识,作何形相』。末后两句说明,既然法尘的相状尚且没有,这个意识之界怎么可以说依法尘而生?现在这个问题愈来就愈清楚,意识既不是意根生,又不是法尘生,而意与法又本自无相。无相之处,你们诸位参一参那是什么?《楞严经》学到这个地方,这样一提起,诸位应当要有点悟处。如果自己要是悟不出来,下面经文就告诉你了。

 

【是故当知。意法为缘。生意识界。三处都无。则意与法及意界三。本非因缘。非自然性。】

 

这就说出,总结十八界都是真心,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。十八界在佛法归纳法里面是说得最为详细,在心法说了七条,色法说了十一条,色心都说得很详细。在此地的总结,十八界中皆是意识建立根本,而意识立处尚且是空的,空无所有,那它所生的这些枝枝叶叶哪里会真有?诸位听了这几句话也许愈听愈迷惑,为什么?因为我们看到十法界依正庄严好像真有,所以一切众生在这里面迷惑颠倒,他认为这东西真有。而佛法里头常常也讲有,因缘所生法。佛法里面讲的有,不是我们观念里面的有,为什么?我们观念里面的有就不是无,有跟无两个是对立的,有就不空,空就不有;佛法里面讲的有跟空是一桩事情,换句话说,有跟空是一不是二。如果诸位能在这个地方体会,那你就有点悟处,像《心经》里面讲的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没有两样,是一样。

 

大家如果是细心来读《楞严》,我们今天讲这个话,你不会怀疑,你能够体会到一点点,能够体会这个境界,这是真实的,不是虚妄的。《般若经》里面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这是一切法的真实相,所以这个有是幻有,我们也叫做假有,佛经里面也称之为妙有,妙有既然不异真空,所以才会事事无碍。如果这个有要是真有,跟空是对立的有,给诸位说,事与事就有障碍,事与理就有障碍。我们讲空是理,讲色是事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理事无碍;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」事事无碍。如果色空是二法,它怎么会没有障碍?那应当是理事有碍、事事有碍,是二法;正因为它是一法,所以它无碍。这些话就是怎么个讲法,讲得再巧妙,无过于诸佛如来,讲得极巧妙。他虽然会讲,我们不会听,那就是什么?我们听了不开悟,这就是不会听。会听怎么样?听了就开悟,那叫会听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7日18:30:4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956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