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 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306集 视频/文字)

华严经讲述菁华  (第三O六集)  2000/5/24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12-045-0306

 

src="http://bd.amtbvod.com:88/v2/mp4/12/12-045/12-045-0306.mp4

 

请掀开经本,夜叉王偈颂第三首看起:

 

【众生恶业为重障。佛示妙理令开解。譬以明灯照世间。此法严仗能观见。】

 

严持器仗夜叉王,前面长行,他修学的法门是「得能资益一切甚羸恶众生解脱门」。恶业障重,六道众生,甚至于包括了九法界,我们讲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没有明心见性的菩萨,这都在十法界之内,这些人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是业。业里面有分做善业、恶业,这是六道众生所造作的,善恶业同称为染业,与染业相对的是净业;换句话说,四圣法界里面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六道之外的他们这些人造作的业,我们称它作净业,这是首先要辨别清楚的。业决定是障碍,障碍什么?障碍我们明心见性,就是连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所造的都障碍见性,出不了十法界。六道众生可怜,造作善恶业,善恶都属于染业,染污我们的清净心,染污真如本性,所以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。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,我们总得辨别清楚,如何把这些障碍除掉,让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。

 

造作诸业当中,最严重的、最可怖畏的是三途,那我们试问问:今天这个世间,几个人不造三途业?回过头来再自己认真反省反省,我们自己有没有造作三途业?什么是三途业?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,这是三途业,这是重障,我们要清楚。我们弘法利生造的是什么业?弘法利生算不算是善业?不见得。如果我们弘法利生的目的是在名闻利养,是在求社会大众的恭敬,是在要求在社会上有很高的知名度,如果以这个为目的,弘法利生也是恶业,也没有办法脱离三途果报。

 

前清乾隆时间,那个时代,慈云灌顶法师,这是我们佛门的大德,他的著作很多,搜集在《卍续藏经》里面就将近有十几种。我们过去讲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参考他的注解,他在这个注解末后特别为我们说出,念佛人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,我们学佛的老同修都知道。那个一百不是数字,但是他确确实实举了一百条,举这个一百条是举例。由此可知,念佛人的果报各个不相同。头一条就是念佛人的果报在阿鼻地狱,这第一条;最后一条是上上品往生。这是特别提醒我们,念佛是好事情,为什么还会堕地狱?我那个时候年轻,在李炳南老居士会下学教的时候,看到这部书我非常疑惑,我向老师请教:说造其他的恶业堕地狱,我们还能接受;念佛人堕地狱,那我们还不能接受。老师听到我提出这个问题,他说你这个问题是大问题,这不是普通问题,我不跟你讲,我要在讲经的时候跟大众宣布。老师为我们说出来,这个念佛人,所谓是「口念弥陀心散乱」,古德讲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表面上看起来他很虔诚,一天到晚手拿着念珠,阿弥陀佛不间断,心里面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尽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。打着佛的招牌,所以他的罪过是罪上又加罪,让一般人看到,「这是阿弥陀佛的弟子,阿弥陀佛的弟子尽做这些坏事」,于是世间一些无知的人,把这个事情就怪到阿弥陀佛头上去了,「阿弥陀佛教的学生干这些坏事」,这个罪过就堕阿鼻地狱。他叫社会一切大众因他而毁谤佛法,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罪是从这个地方结的。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。

 

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对事对物,试问问我们如不如法?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。什么叫如法?经典上的教诲,我们有没有做到?经典上所说的道理,我们究竟懂得多少?大家都是以《无量寿经》为主修的法门,这个很好,务必在这个法门里面得几分相应,然后才能够广学多闻。这标准在哪里?我们接触其他法门,对于其他法门通达明了,这是智慧;如如不动,绝不受它影响,这是念佛三昧,有这个能力才行,才可以广学多闻。如果我们听到别人一些言论,我们的信心就动摇了,就产生疑惑,这是我们既无智慧,又没有念佛三昧。那怎么办?老老实实学自己的法门,少跟别人接触。

 

现在是比较难,难在没有师承。过去的人,跟一个老师,在一个道场,老师管教很严,不准你到其他道场参学,不准你听别人讲经说法,管得严,行!现在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,言论自由,著作发表自由,都没有人干涉,于是邪知邪见充满了社会。我们不幸而生在这个时代,所以我们的道业很难成就。但是要晓得,我们不能成就真正的原因,是我们自己的基础没打好;基础打好,什么问题都没有了。可是几个念佛人、修行人,真正在基础上下过功夫?净宗修学的基础,也就是所有法门共同的基础,世尊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跟我们讲的「净业三福」,我们有没有去做?「孝养父母」,我们懂不懂?说实在话,这句话我们不懂,这「孝养」两个字怎么能做到?道理、事相、境界都非常模糊。「奉事师长」亦复如是,所以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我们做不到。十善业是修行的根,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也说了很多次,经文一开端教我们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三句就是十善业道,身、语、意三业。

 

讲到「三辈往生」,佛又特别给我们说出修十善业,一者不杀生,二者不偷盗,一直到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们天天念,没有想到去落实。每天念十遍、念二十遍,不能落实,那也是枉然。真的要把它做到!日常生活当中断恶修善,要与《无量寿经》上的总纲领相应,总纲领是什么?在经题里面,经题里面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是「清净平等觉」。我们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?一天比一天清净做不到,我们把幅度放宽一点,今年跟去年相比,心是不是清净了一些?这一个月跟上一个月相比,有没有进步?标准就是清净平等觉。人修清净平等觉,果报就是「无量寿庄严」,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。如果我们心行与清净平等觉不相应,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把握。

 

善知识、好老师教导我们,斩钉截铁,让我们一丝毫的犹豫都没有,简单明了。我在往年学佛,第一个亲近的章嘉大师,第一次跟他见面,他老人家就教我看破、放下,直截了当。你能够放得下,你就能得三昧,我们修念佛法门就得念佛三昧;你能看得破,你就开智慧,烦恼轻、智慧长。不需要知道的事情知道得愈少愈好,古大德常常教人,「知事少时烦恼少」。你的烦恼为什么断不了?你知道的事情太多了,还要天天去打听,唯恐知道太少了,你的烦恼哪一天能断得了?决定断不了。「识人多处是非多」,交际应酬,认识的人愈多,是非就愈多;知道事情愈多,烦恼就愈多,这个与清净平等觉背道而驰。所以真正修道人言语少,连道家老子都说,他说「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」。做世间的学问是要天天去增长,像现在讲要吸收新的科技知识,这是「日益」;修道的人要天天减少,减少你的妄想,减少你的分别,减少你的执着,这是修道。不需要知道的事情,最好是不要去接触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3日20:42:0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8417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