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经(第6集)jingkong法师讲于美国达拉斯

地藏经  (第六集)  1985/10  美国达拉斯  档名:14-009-0006

上一次讲到事相上的表法,是不是第七页讲完了?第七页讲完,从第八页开始。第八页,「脐下」,这个手,他是结跏趺坐,手放在肚脐的下面,手上托的是钵,这是代表性识所具的如来藏,钵就是代表如来藏。钵在佛门里面叫应法器,它不是随便做的,它有一定的形式、颜色,大小就不定。大小就看各人自己的饭量,你饭量大,你的钵就可以做大一点;饭量小,就可以做小一点。它是出家人所谓三衣一钵。佛陀在世的时候,出家人没有任何积蓄,因为印度是热带,所以有三衣足够御寒,足够了。钵就是吃饭的,吃饭的时候托钵,这是出家人不能缺少的,我们今天讲的道具,就是他的用具,非常重要的。代表的是如来藏。如来藏,《楞严经》里面说得很清楚,有空如来藏、有不空如来藏。空如来藏是讲体,不空如来藏是说它的相,空不空如来藏是讲它的作用,也是讲的体相用这个三方面,说三个不同的名称,其实是一而三、三而一。这个钵里面是空的,外面是圆的,所以它就代表空如来藏;可是它里面可以盛东西,托钵的时候饭菜装在里面,装在里面就不空,所以它也代表不空如来藏;正装在里面,从体上讲是空,从作用上讲不空,空与不空是一不是二,所以表空不空如来藏。这注里面讲的,「表自他同具空如来藏,圆同太虚。内可藏物,表不空如来藏」,具足无量功德,所以用这个来表法的。

 

「大指捻头指」,他这手是这个手印,大姆指捻著,我们现在叫食指,头指,捻著这个指。这代表什么意思?代表「迷悟不二,因果相合」。一个指头代表因,一个代表果;一个代表迷,一个代表悟。迷悟是一桩事情,是一不是二。因果一定相合,善因一定结善果,恶因一定结恶果,因果决定相应。安慰众生不要忧愁、不要烦恼,要紧的是要觉悟。这是举这几个例子,以后我们看到佛像、看到菩萨像就晓得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。

 

像弥勒菩萨就塑的布袋和尚像,我们这个地方供的布袋和尚像,这也是常常见到的。他代表的就是欢喜,对于任何一个人总是以欢喜心来看他,来看人。还有一种相,就是弥勒菩萨身上爬了好多小孩,那个有一定数目的。通常我们见到是五个。这五个代表什么?五欲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也有塑六个,六个是代表六尘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就是一天到晚绕着你,你能够包容,你这个心里还是在这个地方修清净,要在五欲六尘里面去修清净心,这个才叫真清净。没有五欲六尘,你的清净心到哪里去修?你一心不乱到什么地方去修?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,晓得一些表法的道理,很能够提醒我们自己。所以这家里面供弥勒佛,供有好多小孩爬在身上的,那个弥勒佛供在家里,一看,五欲六尘,也不要太烦它,这东西也不必去故意远离它,用不着,就要在里面修清净,那才叫真清净。佛法的修行就是随时随处,无论是在顺境,或者在逆境里面,念念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。所以经论是修正我们思想、见解,戒律是修正我们行为的。这是观菩萨。

 

下面观本愿。这讲观,就是真正用功,真正修行。大师在此地就是举出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的经题,从经题举例说明如何起观照。将来入了经文,从「如是我闻」到「信受奉行」,这十三品的经文字字句句都要晓得观照,这个经念了就有用处。如果不晓得观照,那个经就白念了。由此可知,念经里面能提得起观照功夫,念经就是修行。请看讲义,「观本愿法者。占察经云: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,应学习二种观道,一、唯心识观,二、真如实观」。这段文完全是从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注疏里面摘录下来的。这个《占察经》的注解就是蕅益大师做的。《占察经》是地藏菩萨三经之一,除《本愿经》之外,我们现在所读的,就是《占察经》,还有一部叫《地藏十轮经》,这个三部经称之为「地藏三经」。修学地藏法门,这个三经都有关系。就像我们修净土,弥陀有三经,小本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这是修净土的三经。

 

《占察》注解里面大师告诉我们,要真正修行,一定要懂得两种观法。第一种叫唯心识观,诸位晓得大乘八大宗里面有唯识宗,唯识宗它修行的方法就是专门修唯心识观,修成了就叫唯心识定。弥勒菩萨就专修这个法门的,所以弥勒菩萨是唯识大师,唯识的根本论典《瑜伽师地论》就是弥勒菩萨讲的。我们懂得一点,虽然不修,不必依照唯识宗的方法来修学,可是这原理原则我们要懂得一些。因为原理原则,可以说任何法门都用得上,我们念佛的人也不例外,它可以帮助我们伏烦恼,帮助我们得一心,所以这是有好处的。

 

在原则,提纲挈领节录在此地。「谓于一切时、一切处」,不管什么时候,不管是什么样的所在。「随身口意所有作业」,作是造作,身的动作、口的言语、心里面动念头就叫意业,你这个三业的造作,你要晓得观察。就是我们在「十四讲表」第一表里面讲的觉察,这个觉察在此地叫观察,在一般禅宗里面讲叫观照,用的名字不一样,意思是一样的。你怎么样去观察?如何去观照?此地举了这个例子,这个例子很要紧。「知唯是心随一切境界」,这个知就是觉悟,就是始觉,一般人他就不知,不知就迷了,知就觉悟,知唯是心随一切境界。「随心有所缘念」,缘是攀缘,念是起心动念。这也就是唯识家要讲到深处来说,那就是讲的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这就是境界为缘生起这个妄心,起了妄念。如果你不觉,你就会随着这妄境、妄念所转,那就生无量无边的烦恼;如果在这里一觉悟,认识心,也认识境,心境都了然,你烦恼就不生。知重要,知是觉,就是照。

 

这底下讲,「还当使心随逐彼念,令心自知,知己内心自生想念,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。而一切境界,未曾有想起于分别,一切法唯心想生。若使离心,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。知唯妄念,无实境界,勿令休废,是名修习唯心识观」。这是讲的总纲领、总原则,教我们在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的时候,心里头要了了分明。一切境界全是自心变现之物,就正如同作梦一样,梦中一切境界都是自心变现的,离了心就没有境界,那个境界是从虚妄分别而显现的。如果我们自己要迷在自心变现的境界里面,正如同作梦,作梦的时候自己迷了,不晓得自己在作梦,把那个梦境当真,那就是你自己心里变成梦了,变成梦又被梦迷了,就这么回事情。被梦迷了,在梦中就有苦有乐,就有七情五欲。如果你自己作梦,一旦觉悟我在作梦,你在梦中对于所有的境界你都会看得很淡薄,你在梦里很自在。得到的黄金也不喜欢,遇到老虎吃你的时候也不在乎,「来,我就给你吃」,不在乎,绝对没有恐怖。你这个心在境界里头才真正能达到清净、平等,真心现前。真心现前,那个境界就真相现前。真相,佛经里面常讲「实相」,凡所有相皆是实相,你看到它的真相了,不迷就见真相,迷了才见妄相。由此可知,真妄也不二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3日20:13:03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835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