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116集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当时我辞职的时候,我是在商学院教书的,我过去教金融,在昆士兰商学院。这个商学院在澳洲排名,它的工商管理是排第一,在全亚洲加澳洲排第六,是相当好的一个学校。商学院院长找我谈话,这是个澳洲人,他就问我,他就跟我讲,因为我交了辞职函,他觉得很惋惜,也很爱护我,就跟我讲,「别人要是学术上没有任何成绩,走你这条路,我还能理解,那是他走投无路,才走这条路。你现在年年都获奖,又是我们学校最年轻的教授,这前途光明,你怎麽还走这条路?」他不理解。结果他最后说,「这样,我给你把你的职位保留一年,这一年当中你要是后悔,你随时回来,你还有这个工作。但是只能保留一年」。这位院长我也很感激他。可能他担心我是不是神经有点毛病,忽然想到这个工作都不要了,所以他说给我保留一年,希望我能够正常过来,再回头。但现在,你看四年了,四年多了,不改其乐!没有回头。走上这条路之后,真正品到了一点圣贤之乐,虽然是浅尝到这个味道,但是已经不得了了,世味哪有法味浓?这叫法味。所以颜回我就能理解他一下,过去真的你说理解?理解不了他那个境界,现在有点理解了。真像他那种情形,我也能够做到不改其乐,这个是真的,因为你浅尝到一点味道了。

 

所以谋道,你要修道,必须要把身心世界放下,其实道不远人,你回头就是。孟子也讲,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。我们现在心都放出去了。就好像在农村的时候,我小的时候跟我爷爷奶奶他们过过一段日子。他们也养那些鸡、鸭,白天放到山野裡去,让牠们自己觅食,晒太阳,到了傍晚要收了,叫牠们,这些鸡也很听话,都回到笼子裡头。如果是有些不听话的,不肯回来的,那就把牠抓回来。你看,鸡鸭放出去了,你都把牠抓回来、收回来;我们的妄心跑出去,在这些五欲六尘当中产生那麽多的执着,那我们也把它收回来,把心从五欲六尘中收回来,回归在道上,这是真学问。求其放心而已,你把放出去的心再收回来就行。收到哪?放在道上,专注在道上,谋道不谋食,忧道不忧贫,那你就能证道。所以我们老恩师常常提醒我们,学道之人要放下十六个字,放下「自私自利」,放下「名闻利养」,放下「五欲六尘」的享受,放下「贪瞋痴慢」。这十六个字放下了,你就到道的大门口,还没进去,但已到大门口,再迈一步就进去了。再迈一步是什麽?把见惑放下,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这五种见惑放下,你就入悟圣流,你就是真的圣人。可是我们现在真的门口还没到,障碍不在外面,在我们自己。所以孔子讲,「我欲仁,斯仁至矣」。你要真想求仁,学道,什麽叫真?就是你把这十六个字全都放下,你就是真的,那你就到大门口,斯仁至矣。我们再看底下第三十二章:

 

【子曰。知及之。仁不能守之。虽得之。必失之。知及之。仁能守之。不庄以莅之。则民不敬。知及之。仁能守之。庄以莅之。动之不以礼。未善也。】

 

孔老夫子在这裡告诉我们,『知及之』,这个知(去声)是智慧。『仁不能守之』,及之、守之这个之,古注有不同的说法,因为孔子这裡没有明确的说明,到底及什麽、守什麽。《论语集解》裡头,这是三国时代何晏的注解,他引包咸的注,包咸是东汉的经学家,包注认为这个「之」是指官位。所以知及之,就是用智慧得到官位;你还要用仁来守着这个官位,才能守得住,这是一种说法。但是李炳南老先生《论语讲要》裡面,他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好,他推荐另外一种说法,是「毛氏《论语稽求篇》」引卢东元的说法。这个毛氏是清朝的毛奇龄,这也是位大儒、大经学家。他的《论语稽求篇》裡头,有很多地方是纠正了朱熹朱夫子《四书章句集注》裡面的一些过错。这个《论语稽求篇》引卢东元的说法是怎麽说?「此为有天下国家者言」,所以孔老夫子讲这一段话是为谁说的?是为有天下国家者,也就是领导人,领导人有天下这就是天子,有国就是诸侯,有家是大夫。当时春秋时期,这个阶层大分分五大类,天子、诸侯、大夫、士人到庶人(庶民)这五个等级。这裡「有天下国家者」,都是指有地位的人。

 

底下又说,「《易》曰,何以守位?曰仁」,这引《易经》的说法,所以这个「之」是指有天下国家者之位。何以守位?这是《易经》上讲的,你怎麽守这个位,你的这个地位?曰仁,用仁来守位,这就跟孔子这裡讲的一样,「仁能守之」。《论语稽求篇》又引「孟子曰」,《孟子》裡头的话,「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。皆此意也」,孟子讲得就很明确了。天子要是没有仁,不仁,没有仁道,他不保四海,四海是他的管辖区,四海之内莫非王土;诸侯要是不仁,他就不能保他的社稷,就是他的国保不住,这都是保他的位,就是这个意思。雪公(就是李炳南老先生,我们的师公他是号雪庐老人,所以我们称他雪公)他说,毛奇龄《论语稽求篇》的说法比包注要好,那我们就用这个说法。所以「知及之」,就可以解释成用智慧得到天下国家这个意思。「仁不能守之」,就是不能以仁来守天下或者国家。有位者如果不仁,他就会丧失天下或者国家,所以『虽得之,必失之』。你用智慧得到了天下,但是不能以仁守之,就好像秦始皇,他有这个智慧、有这个能力,他统一天下了,可是他不仁,焚书坑儒,做了很多的恶事,「虽得之,必失之」,最后你看秦朝没多少年就灭亡,就被汉朝取代了。

 

『知及之,仁能守之』,这就比较好一些,又有智力能够得到天下或者国家,又能以仁来守。我们讲,得天下易,守天下难。你能守,要用仁,仁慈心,对天下百姓都有仁爱心。可是又『不庄以莅之』,不能够庄严的面临民众。这个「莅」就是临的意思,对人民要有庄严的态度来临民。如果你自己不庄重,怎麽能让人民敬重你?所以『则民不敬』,就不会尊敬你。一定是你自己自重,而人民才敬重你;如果自己不庄重、不自重,别人也不会尊敬你。这是讲到什麽?自身的修养问题,要读圣贤书、学圣贤道才能做到。

 

底下又说,『知及之,仁能守之,庄以莅之』,这三条都做到了,『动之不以礼』,还有一点缺憾,就是你的行动不符合礼,那就『未善也』,就不能够尽善了。你的人民虽然也能敬重你,但是还是有缺憾。因为礼是讲一个很好的节度,无过、无不及,这才尽善。譬如说,你能够恭敬人,但是恭敬不符合礼,叫「恭而无礼则劳」,那你会很劳苦,你没掌握度数,过度的恭敬,你就很劳累,这就不尽善。所以对于有位者而言,做一个领导人真的不容易,他这四桩事情都要做得很好,这就尽善尽美,就是又要有智慧、又要有仁德,还要有庄重的仪表、对人对事都有礼度,这才能够将天下国家治理得好。

 

蕅益大师在注解裡面讲,「知及,仁守,是明明德」。知及之、仁守之,这就对应《大学》裡面讲的明明德。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」,第一个明字是动词,就是显明的意思,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,形容那个德。所以明德是个名词,就是讲我们自性中本具的性德。凡人性德不能够显明,所以现在要修,修就是明明德,把性德显明出来,这叫大学之道。大学之道是圣人之道,圣人求学之道,学圣学贤之道。所以有智慧去得道,用仁来守住,这就是明明德。这个话就套佛法来讲是什麽意思?是讲要有智慧,还要用慈悲,叫悲智双运,这叫明明德。如果光有慈悲,就是只有仁,没有智慧,这个不行,所谓「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」。这个不仅帮不了众生,甚至会害了自己,所以要有智慧才行。光有智慧没有慈悲也不行,佛法、圣贤之道都是以慈悲为本,以仁为本。所以明明德要智慧慈悲等持、双运。

 

「庄以莅之,是亲民」,《大学》明明德之后是亲民,就是临民,庄以临民,这就是亲近民众。蕅益大师直接讲亲民,跟朱夫子朱熹讲的不一样。朱熹是把它当作新民来讲,新就是革新,让人民日日新,这是意思有点转换了,直接就用亲民来讲就很好。庄以莅之,对待民众你能够也帮助他们恢复性德,帮助他们明明德。下面说,「动之以礼,是止至善」。你看,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,这都对应起来。动之以礼,所动皆符合礼,这叫止于至善。所以孔老夫子教导颜回为仁之道,就是克己复礼,怎麽个克己复礼法?这四勿,「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」,这叫止于至善。所动的,这个动包括身口意,身体的造作,口说出的语言,还有你意念中任何的思想、念头,动之皆符合礼,这是止于至善。这个至善就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你回归到本性了。

 

下面又说,「不能庄莅动礼,便是仁守不全」。你看这裡讲到的四桩事情,不是分开的,也是一而四、四而一。如果我们不能够庄莅,就是不能够庄重临民,对待民众不能够用庄重的心态和行为,动之又不符合礼,这就是仁守不全。换句话说,仁不够。为什麽?人真正有圆满的仁,他肯定在亲民上,在对待百姓、对待众生的时候,没有丝毫的疏漏,他一定止于至善,这就是仁守,仁守到圆满,不全就不圆满。「不能仁守,便是知之未及」。为什麽做不到圆满的守仁?那就是智慧不足,智慧不够圆满。所以「思之思之」,这是讲我们仔细去寻味一下,这四桩事情它是连在一起的。所以仁不足就是智慧不足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5日10:02:1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60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