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76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所以更需要以最殷重的心来修道,「则当戒慎恐惧精进不退」,自然你就有殷重心。戒慎恐惧,就是你能够慎独,不管有没有人在,你都是谨慎小心,唯恐自己犯戒,唯恐自己犯过失。恐惧是什麽?恐惧因果,知道哪怕是起一个恶念,都会招感恶报,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,念念都有因果的,这是恐惧。还有天地鬼神在监察我们,我们岂能够放肆?所以精进不退。精进最重要是精,精是专精,要一门深入,你就进步得快,要是你杂,杂进、乱进,你很容易退,功夫就不得力。所以精很重要,一门深入,扎根,现在我们也一门深入,就用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就行了;到了念佛,更是一门深入,一部经、一句佛号,这叫「学日固」。固是坚固,我们用一般话来讲,我们的学习很扎实,稳扎稳打,稳步向前。

 

下面又说,「知自性无邪故忠,知自性无妄故信」,这是忠信。蕅益大师跟江谦先生说法上有不一样,其实是一样,本质上没有区别。这个「知」很重要,你知自性无邪,自性当中没有邪念,没有邪念就是正念,直心正念真如,这是蕅益大师讲的忠,那就是知自性无邪。你知,就能做到,贵在这个知。知,是你真正明白了,彻底明白,你就能做到;你做不到是因为你还没知,知得不够圆满,知得不够透彻,还要多去深入经教。知自性无妄,就是信。信和妄相对,自性中它本具的德能是真诚、是信实,没有妄的。虚妄,自性中本来没有。你真知了,你就会放下,放下本来没有的;不肯放下是还未知,继续深入经教,多明理,还要真修行。知裡面就包括你的修行,这跟菩萨闻、思、修三慧是一个性质,知也是闻、也是修、也是思,闻思修是一次完成。闻是我一听就明瞭,明瞭是思;一明瞭就做到,就入境界,这叫修。闻思修叫菩萨三慧,一个「知」字就代表了。

 

「知善恶淨染,皆由缘生,故当友下之善士,又尚友古之人,而无友不如己者」。还说,知善恶染淨皆由缘生,善恶染淨都不是自性当中有的,为什麽?这是相对的法。自性当中没有相对,它是一,叫不二法门,有善有恶、有淨有染,都叫相对。善恶是六道裡面有的,三善道、三恶道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这是三恶道;人、阿修罗、天道,这是善道。当然,六道其实就在我们念头裡面,你一念仁慈、一念慈悲喜捨,你这一念就是天道。你种下天道的因,当下你也就享受天道的幸福感,天道的果也就有了,以后更会有这个果。当下我起了瞋恚心,憎恨恼怒,你就是地狱道;当下起了贪心,你就是饿鬼道;当下你愚痴,不信因果,迷惑颠倒,那就是畜生道;当下你能够修五戒,能够讲求伦理道德仁义,这就是人道;你持戒修福,但是又有傲慢、嫉妒、增胜的这些习气烦恼,你就是阿修罗道。所以六道都是存在你当念,有善有恶,这是六道,凡夫。

 

把善恶的念头放下,善和恶都属于执着,善恶放下了,你的染就放下了。染是执着,恶是污染,善也是污染,都不能让我们见性。放下染,你就到淨,淨是四圣法界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这是四圣法界。四圣是跟六道相对的,所以淨和染都不是自性。把淨和染这一对也放下,你就入一真法界,就不二,那是善恶不二、染淨不二,这时你成为法身大士。天台家讲的,你就是分证即佛,你是真佛,不是假佛,在一真法界裡面断掉四十一品无明习气,你就圆满成佛了。所以善恶是六道裡面的,淨染是十法界裡面的,都从缘生。缘生法都是有为法,都不是自性中本有的。我们知道这个,应该把自己境界往上提升,首先从恶提升到善,断恶修善;然后从染提升到淨,那是破迷开悟,就转染为淨了;最后把淨也放下,就转凡成圣,你成佛了。每个阶段修行,我们都要亲师取友,「当友下之善士,又尚友古之人」,古之人是已经成就的人,善士是跟我们一同修学的人。而无友不如己者,是不要跟比自己境界低的人学习,这个无友就是不跟他学习;不是说不理他们,他们来找我们帮忙,我们都不理不睬,不是这个意思。这个无友是不跟他们学习、不效法他、不走他那条路,就是这个意思。我们应该取友乎上,跟比我们高的人,效法他、学习他。

 

「无友者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」,见到比我们差的人、境界低的人,你也不能看不起他们,见不贤要内自省,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习气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这样你不会被他转,而你因他而提升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他也是我们的老师,他也是善友,就看你会不会转。你会转,那真的无不是善友,无不是老师,所有的因缘来了,都是提升你的,你不会堕落,你真的是做到「无友不如己者」,周围没有一个让你堕落的因缘,只有把你往上升的因缘。所以他们全是佛菩萨示现,眼中没有不贤者,外面就没有不贤者;眼中没有凡夫,外面就没有凡夫;心中没有凡夫,外面也没有凡夫。

 

下面又说,「知多生罪暗,忏炬能消,故过则勿惮改」,我们的毛病习气,要知道不是这一生才有的,那叫做多生累积的习气,积习是难改的。多生罪暗,这就是我们的罪业、我们的业障是很深厚的。业障虽然厚、虽然重,但是我们只要能忏悔,就能消除。这个炬是火炬,火炬会有光明。这个暗就譬如一个暗室,多生多劫的、很久的千年暗室,你只要燃起火炬,立刻把黑暗就去除掉,用忏悔的火炬光明消除自己的罪暗。所以忏悔就是改过,因此过则勿惮改。「以期障云尽而慧日明」,期是期望,障云就是比喻我们的业障、我们的习气,就像很厚的乌云挡住了天日。我们用忏悔就是拨云见日,把业障的乌云给扫尽了,智慧的天日就显明出来。你要知道慧日是代表自性,自性人人本具,不会因为有乌云就断定说没有太阳。你没见到太阳,但并不代表没有太阳,太阳还在天上高高挂着,只是你被乌云挡住眼睛,看不见。你只要把乌云扫尽,太阳就出来了,太阳本有。所以,这当中关键就是你肯改过,改过就是忏悔。

 

这裡底下又举出两个例子,「唐悟达国师三昧水忏,梁武皇慈悲道场忏法,皆忏罪修行之大导师也」。唐朝时代悟达国师,这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,曾经做过十世高僧,十辈子都是做高僧的,到了唐朝做国师,皇帝拜他做老师,这是国师。拜他做了国师,送给他一个沉香宝座,就是沉香木做的太师椅,那是很高的礼遇。结果悟达国师接受了这样的礼遇,心裡生了骄慢,感觉自己真了不起了,「你看皇帝这样尊重我,自己还真有修行!」刚一起这个傲慢的念头,行了,护法神离开了,冤亲债主找上门来。哪个冤亲债主?悟达国师前身在汉朝时代曾经做过官,在汉景帝下面做官,同朝的一位也是很出名的官员叫晁错。当时晁错建议削藩,就是很多的藩王势力愈来愈大了,藩王,这是皇帝封的,晁错建议要把这个权力收回来,这就是削藩。结果引起这些藩王的反抗,带兵来攻打,皇帝急了,知道操之过急,使得藩王狗急跳牆。怎麽办?为了平息战乱,悟达国师那一世,袁盎,他就建议要把提议削藩的晁错给杀掉。晁错是皇上的老师,但是没办法,为了平息战乱,皇帝只好把晁错给杀了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8:20:1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510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