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71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何晏注解,这是他的《论语集解》裡面讲的,他说,「弥高弥坚,言不可穷尽。在前在后,言恍惚不可为形象」。这个「仰之弥高」的弥高,「鑽之弥坚」的弥坚,是讲它不可穷尽的意思,道是不可穷尽的。为什麽说不可穷尽?因为道,我们不能用六根接触到,我们六根缘不到,所以叫不可穷尽。你讲到有穷尽的,那是有形体的、有限的,那才叫做可穷尽,我们六根还是能够攀缘得到。可是这个道是六根接触不到,古人讲得好,如何见道?行到行不到处,你就见道了。你走,走到哪?走到走不到的那个地方,那你就是见道了。什麽意思?你六根没办法接触到,你不能用你的意念达得到的,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,眼不能见、耳不能闻、鼻不能嗅、舌不能尝、身不能触,连你的意(意念)都不能想像,所以叫不可穷尽。

 

那你怎麽样见道?放下意念,放下你的妄想、你的分别、你的执着,不起心不动念之时,你才能见道,这叫行到行不到处。等你见道了,你就知道,原来前后左右、上下十方无不是道。因此《中庸》上面讲了实话,《中庸》是四书裡面的一部,我们还没讲到。《中庸》裡说什麽?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。可离,非道也」。这是实话,道不可以须臾离开,须臾是很暂短的时间,一刹那,一刹那都离不开道。为什麽?它无所不在、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不可须臾离开,可离开的就不是道了,所以叫不可穷尽。

 

「在前在后」,是讲它「恍惚不可为形象」,恍惚就是很模煳的样子,似有非有、似空非空,这是恍惚,它不是个形像。你说道,拿给我看看?没有一个东西可以拿出来告诉你那个是道,但是又没有一个东西不是道,没有一个东西不承载着道。道无所不在,你却又不可以用六根去见、去接触,所以叫恍惚不可为形像。这个只能是什麽?这是一种境界,你必须通过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你才能够证得,怎麽说都是一个恍恍惚惚、模模煳煳的样子。这桩事情,古人讲得好,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。这杯水,我说这个水是五十度,然后给你形容这五十度是什麽样的,口感如何,喝下去你大概觉得嘴角是什麽样的反应,舌头是什麽样的感觉。怎麽给你描绘,你还是觉得恍恍惚惚、模模煳煳,到底五十度是什麽样的?你就乾脆喝一口,这五十度原来是这样的,你就理解了。然后再让你说五十度是什麽样子的,你也只能够说出个恍恍惚惚、模模煳煳,别人也是听得模模煳煳,你还得让别人再尝一口,别人才能真正了解。这个叫唯证方知,你得去证明它,你才能知道。

 

这个道,就是《中庸》裡面所讲到的,「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」、「不可须臾离也」的道,颜子跟孔老夫子所学的,就是学这个道,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所学的,还是这个道。这个道是人人本具,每个人心中本有的,不是孔老夫子或者释迦牟尼佛独有的,不是,人人都有,人人分上本有这个道,所以每个人都能证得。这是颜子给我们说出夫子之道,实际上也是讲我们的道。只是夫子已经见道,证得了,我们没有证得。曾经有一位高僧,这是在印度的一个高僧,接受一个西方的记者採访,这个记者对于什麽是佛不了解,就问他。因为这个高僧,大家很景仰,就像对佛一样的景仰,记者问他,「你真的是佛吗?」问这个僧人。僧人说,「是的,我是佛」,然后他又说,「你也是佛,只是我知道我是佛,你不知道你是佛」。这个回答特别的妙,也是事实真相。所谓圣人,没有别的,他知道自己心中本有这个道,他成圣人了,他念念不会忘了这个道。我们凡人呢?本有这个道,可是忘失了。忘失,不是说真的失去了,是因为忘了而失,就是不起作用,得不到道的受用。

 

颜子体会到,夫子的道其实也是自己的道,所以他也在追求,他明白了。忽然能够明白的时候,他也是圣人。我们能不能够明白?我们能不能直下承当?孟子讲得好,「人皆可以为尧舜」,尧和舜都是圣人,人人都能做,我们敢不敢做?我们敢做就能做,重要的是自己要真肯做,没别的,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而已。自己做了圣人,就要教别人。孔老夫子在这裡给我们表演的,你看他证道了,然后「循循然善诱人」。这个循循,就是次序的意思,按照次序,按部就班给我们来教学。道,确实很难教,因为它不能够说明白,也不能够用思惟想像达到,怎麽教?孔老夫子他就有办法,循循然善诱人。具体他怎麽教?「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」,这是颜回他讲老师如何教我的。博文约礼,就是按照顺序来引导颜回求学,这叫善诱。善诱就是你很会教,诱是诱导,他这裡用「诱」而不用「教」,我们要细细去体会。为什麽不说「循循然善教人」,而是说「循循然善诱人」?教是什麽?我教给你一样新的东西,你不懂的,我教你;你没有的,我教你,这是教。诱是什麽?你本来有,我现在诱导你、认识你自己本有的东西,我没有教给你任何新的东西,这叫诱。所以诱字比教更好,更跟事实真相贴近。就像你自己本来有这个能力,现在我来诱导你,慢慢恢复这个能力。老师的功能就是这样,帮助学生恢复本有的智慧德能,仅此而已,没有给你新的东西,因为你本自具足。

 

诱导的方法就是博文约礼。博文,博是广博,要研究修道的门路,我们每条路都了解。了解之后,要约礼,约是什麽?简约,一门深入,这是约,不能够太广博,不能够学得多、学得杂,这不行。博文就是为了选择道路,我样样都接触一下,都明瞭了,然后选择一门深入。礼,就是讲你的修行;文,是你要认识不同的法门,看看哪一个更适合自己修行,选定以后就是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这叫约礼。所以老师善教,跟弟子们讲不同的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都是帮助你回归到本性,恢复你本有的道。但是方法太多了,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,实际上不止,无量法门。孔老夫子对不同的弟子,先给他讲个大概,然后给每个弟子选一个法门,这对他负责任。老师对学生了解,为他选择一个好的法门,学生自己未必懂,老师是过来人,所以他听老师讲,只要能依教奉行,能脚踏实地,真正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一定成功。

 

成功是什麽?就是恢复自己的道,转凡成圣,但是条件是一定得听话。如果不肯听话,老师再循循善诱都没有用,你不肯接受,所以依教奉行最为重要。颜回最难得的是他听话,你看《论语》裡面讲颜回,叫「不违如愚」,他对老师教的这些方法,绝没有违反,不违反老师的教诲,也就是依教奉行,如愚,就像一个笨笨的人,什麽都不懂,老老实实就是听话。「不违如愚」这四个字,颜回成功的祕诀。我们恩师现在讲了六个字,更为的明显,叫「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」这六个字,六字真言,你成功的祕诀,颜回就是这样过来的。所以有两种人能够成功,一种是上根利智的人,他一听老师讲的,他全部明白,老师教他这麽做,他一点怀疑都没有,因为他全明白,死心塌地做下去,他成功了;另外一种人,他不明白,他老实,他能够不打折扣,虽然不明白,但是他真正肯干,走到那儿了,他也就明白了,他也成功。这两种人,叫上智和下愚,这两种人能够成功。我们这种人又不是上智,又不是下愚,怎麽办?那就得学。所以博我以文,这就是学习的问题,我们要学、要懂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8:06:5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500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