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65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【子曰。如有周公之才之美。使骄且吝。其馀不足观也已。】

 

这章是戒除我们的傲慢。孔子在这裡说,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』。周公是孔子最敬仰的圣人,周公是文王的儿子、武王的弟弟,辅佐武王灭纣兴周,然后制礼作乐;武王驾崩之后,又辅佐年幼的成王,周公摄政,为周朝八百年基业打下了坚实基础。这是位圣人,孔子最羡慕、最景仰,也向他学习,他一生就想做周公这样的人。孔子不想自己当皇帝,他只想做一个辅助天子的人。周公有贤才、美德,这个「才」是才艺,「美」是办事很完美。这裡讲,如果有一个人像周公那样,有周公的贤才,也像周公那样办事办得很完美,就是他能力强,但是『使骄且吝』,使是假使,假使他因此而骄傲,并且吝啬,『其馀不足观也已』。其馀,就是他其他的善,都不值得一观,那种善再大也不会大到哪去,就是他的才和美再好也好不过哪去。

 

当然,周公德行非常高,孔子绝对没有怀疑周公会骄傲、会吝啬,不会。你看周公,历史上记载,他在吃饭的时候,人家来找他,他立刻把嘴裡的饭吐出来去接待,毫无怠慢;洗头的时候把头髮弄湿了,有人来找,立即把头髮,过去的头髮长,把头髮捲起来去会客,不怠慢客人。从这裡可以看到周公的谦虚、恭敬,这才是圣德。如果是傲慢,对人怠慢、不恭,自己没有任何谦虚,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,没把人看在眼裡,这种人真的「不足观也已」,孔子讲的。他讲得很柔和,但是也很犀利,这是劝我们戒除骄和吝。

 

蕅益大师注解当中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,「卓吾云:无周公之才美而骄吝者,岂不愧死?」这话说得更厉害。孔子讲的是有周公之才美,要是骄和吝,那都没办法看了,看不上眼。现在人没有周公的才美,他还骄慢、还吝啬,真叫惭愧死了,真叫一无是处。所以骄和吝,这两个是我们的大戒,纵然自己有才华、有学识、有地位、有名望,也不可骄慢,也不能吝啬。吝啬是什麽?别人需要我们帮忙,我们不肯,这就是吝啬。真正有圣德的人,爱心十足,只要人家需要我们帮忙,一定伸手,伸出援手;甚至别人没开口,我们只要看见他需要,就立刻去帮助,那叫做大慈大悲。

 

而帮助别人,也绝不会生傲慢,甚至不会有要帮助人这个相,没这个念头说我在帮助人、是你得到我的恩惠,没有这个念头,他觉得帮助人是本分,不帮助就不应该。我们有才有美,就是拿来帮助人、来利益社会的,如果我们吝啬,这才、美又有何用?这才、美不是用来做自己骄傲的资本。如果是这样,不如没有的好,没有的还不至于骄傲。所以特别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,现在你看我们学《论语》,《论语》学会了,好像就有文化、有才华了,出口成章,讲话都是「子曰、子曰」,俨然是个君子模样了,如果因此而生傲慢心,那就是堕落了,不如不学的好。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说的一句话,人没学圣贤教育还看得顺眼,一学,这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。谁都看不上,傲慢心来了,就是这裡讲到的「不足观也已」。

 

江谦先生有一段补注,他讲到,「佛弟子周利槃陀伽,于过去世,为大法师,祕吝佛法,感愚钝报,阙于记持。佛以苕帚二字,使之记持。于一百日中,得苕忘帚,得帚忘苕。佛愍其愚,教持一偈,成阿罗汉,辨才无尽。以骄吝故,得愚钝报,故学者当发大心,学不厌,而教不倦也」。儒佛的经典我们一起参照看,可以互补,互相充实。你看江谦先生本身是通儒、通佛,他用这个故事,这一章,举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解释。他讲佛弟子当中有一个人叫周利槃陀伽,这个人是佛一千二百五十五位常随弟子当中最笨的人,笨得出奇。为什麽他会这麽笨?有前因,因为他过去世做大法师,讲法,法布施,这个果报应该是聪明智慧才对,为什麽他会这麽笨?因为他在讲法的时候,自己还留一手,不肯全部拿出来跟人分享,这叫吝法,「祕吝佛法」。本来应该和盘托出,所谓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才对,但是他吝啬。吝啬,不外乎都是因为担心别人学了之后超过他,所以他不肯教人。就好像古谚语有一句话讲,所谓「教会了徒弟,饿死了师父」,他怕这个。

 

结果吝啬、吝法的果报就是愚钝,这一生愚痴。愚痴到什麽?他记不住,任何记忆力都没有,他记性是零。何以见得?本来他是跟着佛出家,但是什麽都不会、什麽都记不住,人家教他一些咒子、一些经文,什麽都记不了。结果佛弟子们就劝他,你乾脆别跟我们学了,笨得出奇,学什麽都学不会。周利槃陀伽很伤心,后来佛安慰他说,你可以再留下来,还是好好学,我教你,你就念两个字,叫「苕帚」,这两个字,这是最简单的,其他的经咒你不会念,就念两个字苕帚,让他记。结果他在一百日当中,念了苕忘了帚,念了帚忘了苕,这两个字都不能念全,你看,笨得出奇了,这是他吝法的果报。所以怎麽能吝法?即使你做好事,你稍微有一点私心,有骄傲、有吝啬,完了,果报一样也是不好。

 

所以,什麽样的私心都要放下,有私就是恶,善是大公无私,这叫善。结果佛怜悯他这麽愚笨,最后总算教会他了,念会了苕帚,他每天就扫地,念「苕帚」,最后豁然证果,成阿罗汉了。佛真是大慈大悲,不捨一人,像这种人,孔子恐怕都不教了。你看孔子说,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,「则不复也」,不会教他了。不能举一反三的都不教他,更何况像周利槃陀伽这种人。但是佛的智慧高,他有对治的方法,还是帮助他成就了,他成了阿罗汉。成阿罗汉,辩才无尽,智慧开、业障消除了,他再也不会那麽笨,很聪明了,辩才无碍,很会说话。这个故事也是启发我们,「以骄吝故,得愚钝报」。你看,骄吝不能有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6:58:0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486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