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50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这个佛门的五观,就说明时时处处我们要提高这种警觉性,处处要想到成道。孟子这裡讲的,「非其道,一箪食不可受于人」,现在无可奈何接受了,要生惭愧心,要生勇勐心。「如以道」,如果成道了,而且你自己真正做这个事情符合道,可以利益广大众生,那就可以接受。像这裡举出的例子,「则舜受尧之天下」,尧王把天下禅让给舜,舜是尧的接班人,尧选定了舜,就是看重了舜有圣德。这个故事是「二十四孝」裡面之首,我们都了解,舜是位大孝子,真是对父母纯孝。他父母对他简直叫残忍、狠毒,三番几次想要把舜置之于死地,但是舜依然是对他们纯孝,没有丝毫的怨恨,没有对立。没有对立,这是什麽?无我相、无人相。有我的相,那一定会有人的相,人、我是对立的。有我相、有人相,就有众生相、有寿者相,四相。你要有四相,你就忍受不了。《金刚经》裡面你看佛讲,当年过去他做忍辱仙人,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那时候没有生瞋恨心,他没有怨恨。为什麽?《金刚经》裡说,那时候忍辱仙人已经离了四相。如果有四相,「应生瞋恨」,他会有瞋恨;他没有瞋恨,说明已离开了四相。舜也是,他父母对他这样残忍,他居然也是没有瞋恨,一点怨恨都没有,而且对他父母还是这样的爱、这样的敬,说明他也离四相了,跟忍辱仙人的境界没有两样,也是菩萨,他得道了,所以他是圣人。

 

圣人能不能利益天下众生,也看有没有机会。有的人可能没有机会,这时候他只好隐居。像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以后,没有人知道他成佛,他在菩提树下打坐,坐了记载中说他有二七或三七,二七就是二个礼拜,三七就是三个礼拜,两种说法都有,可以并存。坐了那麽久,他入定,其实入定是讲《华严经》,可是没有人知道他。他出定之后,发现这个世间没有人请法,他就准备涅槃了,要走了。这叫什麽?「舍之则藏」,释迦牟尼佛要藏了,离开这个世间,他生死自在,随时可以走。这个时候,淨居天人,记载中说的,淨居天人他们有天眼,他们有他心通,他们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成道,赶紧下凡来请法,请转法轮、请佛住世。释迦牟尼佛才开始在这世间讲经说法,讲了四十九年,说法三百馀会,最后七十九岁再离开,这是「用之则行」。释迦牟尼佛一切随缘,「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」,既然有这个机会,他就一定来利益众生;没有机会,他绝不强求、不攀缘。

 

舜有这个机会,尧认识他,尧请他来做天子。尧也是圣人,不是圣人,真的看不出谁是圣人,一定是他有这个境界才能看明白。舜这样的至孝,请他出来为国家、人民服务,他一样能够用纯孝之心对待万民,《孝经》上讲的,「以孝治天下」。真的,舜以孝治天下,使得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,和谐社会。舜这时候,做天子他也接受,他不会有一个念头,「天子富贵,我们修行人要清高的,不能接受这种」,他也没有这个念头,「不以为泰」。为什麽?他无我了。你还想着自己接受还是不接受,对自己修行有没有影响,这还是有我,小乘,这个没到家。真正是到家的,接受不接受,心境是一样的,有富贵他绝对不会贪染,不会生欢喜心;贫贱的时候,他也不会怨天尤人,他是一味的心,顺境中不起贪爱,逆境中不起瞋恚,心中是如如不动,只有一个为一切众生着想的心,完全无我了。所以焦循的《论语补疏》引孟子这一段,「正与此章之恉相发明」,这个恉是主旨,本章的主旨跟孟子讲的这段话互相发明。我们这样一对照就了解了,圣贤是怎麽存心。

 

我们就想到我们的恩师,他是好几个大学的荣誉博士、荣誉教授,这些属于名位。出家人怎麽会有这样的名位?一般人他就会起这些念头、想法,他为什麽会接受这样的名位?他二OO三年的时候,到了澳洲,澳洲移民部长亲自给他颁发移民签证,欢迎他来澳洲。因为他们了解恩师在新加坡在团结九大宗教上的贡献,希望他能够也为澳洲做服务,这是特批的人才。结果到了澳洲,昆士兰大学正好成立了一个和平研究中心,校长、教授们请我们恩师去座谈,一谈,就知道我们老师学问之深,非常讚歎,希望他能够真正为和平做贡献,于是送给他荣誉博士、荣誉教授的这个职位、这个名衔,为什麽?「你是出家人,如果去参加世界的这些和平会议,人家不听你的,你的身分摆在那裡,人家就可能看不起你;最好你是以学者的身分,这样就比较好,能够便于将你这麽好的理念介绍给这些和平工作者们」。这个合乎道,所以我们恩师就接受了。

 

接受之后,确实二OO三年到二OO六年当中,总共头尾四年,他参加了不少次这种会议。我那时候到澳洲去,是他老人家给我打电话要我过来澳洲,说你可以来给我做英文翻释。当时我还不敢承担这样的工作,老人家鼓励我说,「不要紧,我们可以一起努力」。这麽谦虚的态度,让我感动不已,也深自惭愧,因为我又想到自己了,只想自己能不能承当这样的工作。虽然说自己有点知道自己,有自知之明,但是没有发愿。没有发愿,你还是为自己;发了愿,你要为众生着想。虽然自己能力、智慧不够,但是你只要发愿,上天有加持力,佛菩萨能加持你,你至诚感通。果然有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」这样的志向,你才能够有成功的可能。所以,经过恩师的鼓励,我也就硬着头皮来了。几年当中也跟恩师走了不少地方,所以才有刚才所讲的,感受恩师的言传身教。没想到发心为这个社会做一点点贡献,自己得到的利益很大,只要不为自己,你自己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。你想自利,其实反而不能利益自己;真正利人,才是自利。所以,我们恩师接受这种荣誉也是为了道。为了道,这种求,因为不是为自己求,是为众生求,所以求也是符合道,这种心境不是小乘人的心境,是大乘菩萨的心境。

 

下面我们来看雪公引《集解》,《论语集解》,何晏作的,三国何晏作。他引郑玄(郑康成)的话,「富贵不可求而得者也,当修德以得之」。他讲到富贵,这层意思也很好,跟刚才讲的意思是不同的角度来讲。刚才讲的这个富贵可不可求,是以道做为标准。这裡讲的富贵这是凡人,凡人心裡确实没有求道,他心裡确实想求富贵。你看明朝的了凡先生也想求富贵,他也想考取功名能够有个一官半职,能够有个后代传承家裡的香火,他也是求这个,小,心量小的。但是郑康成这个解释也通用他们,夫子的境界高,求的是道,你不求道,你要求富贵,求人天小果,小心量的,目标定得比较短,眼光比较短浅的,能不能求?也能求,还要如理如法求才行。所以这裡,「富贵不可求而得者」,这是所谓的求,是讲妄求。譬如说你想得到富,做生意去偷税漏税,去骗人家,搞伪劣商品,这些求法不可得。为什麽?你求来的实际上不是你求来的,你命中本来有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5:56:5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454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