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45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我们再看《雪公讲要》底下说,这是雪公的理解、体会。「此章要义,在教人学道」,这章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教人学道,你怎麽学道?就这三条,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最重要的是第一条默而识之。「默者寂也,识者明记也」,默是寂默,寂是讲到心,心「寂然不动」,这是默的意思。心不动,不动就是定,能够有定,他就有智慧,心清淨自然产生智慧,所以「寂然不动,而又明记不忘」。这个智慧第一个体现,他能记得住,他不忘,为什麽?因为他的心专、定,念头不生,心地清淨,过一遍就记住,永不忘记了。「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」,这个志于道的志,是内心所专注、所嚮往的是道,除了这个大愿之外、这个志向以外,其他念头都没有,所以心都定在道上。寂然不动,这就是《大学》所谓的知止,知止就是志于道。心止在这个道上,他就有了定,「知止而后有定」,定就是寂然不动,然后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,就得道了。所以「默而识之」这个默非常重要,学道第一个是要把心空下来。「心安于道而不移,即默即识」,你看这是「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」的境界了,心安了,安住在道上而不移,不动摇了,有根有力了。「即默即识」,这个默是心寂然不动,识是智慧现前。遇到了任何的情形他都能够记住,看得清清楚楚,所谓寂而照,照而寂,寂是讲的大定,照是智慧现前,寂照同时,所以叫即默即识。默是讲他定,识是他的智慧,定慧等持,是同时的。心定了自然就有智慧,所以默了自然就识,默而识之,到了这层境界,你就能得道了。

 

「学也,诲也,皆不离道」,你所学的、你所教的,都跟道相应。这个学不是只学书本、只是在课堂裡听课,不止是这个;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,接触到的种种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都是你所学的内容。一接触就明瞭,为什麽?你的心是定的,定生智慧,默而识之,所以学不离道,遇到什麽境界都是让你提升,顺境当中你不起贪爱,你提升了;逆境当中你不起瞋恚,你也在提升,没有说不能让你提升的境界。跟人走在一起,三人行必有我师,这「三人」哪三人?一个善人,一个恶人,还有一个是自己。自己跟随便哪两个人,有善有恶,他们都是我的老师,我是能学,学而不厌,不断提升自己,你这个大智慧源源不断的流出来。

 

智慧必定有慈悲,慈悲体现在教学不断。教学不仅是言教,更重要是身教。你看看孔子、看看老子、看看释迦牟尼佛,他讲话的时候是教学,不讲话也是教学,行住坐卧、穿衣吃饭没有不是在教学;旁边跟着他的弟子,就看着他穿衣吃饭都开悟,你看《金刚经》裡就是。缘起就是释迦牟尼佛从事每天一样的工作,他工作是什麽?搭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,乞食完毕了,回到本处。结果他坐下,须菩提尊者看明白了,他豁然大悟,感动得不得了,讚歎世尊,真正是「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」,这个善护念、善付嘱就是什麽?教学。佛,你看这麽平澹的生活当中,体现了大智慧。

 

你能够入境界,你就看出来了,须菩提这时候看出来,他就悟了,悟了就入境界。然后他也慈悲,向世尊请教两个问题,请教第一个,「云何应住?」就是你的心应住在哪裡?第二个问题,「云何降伏其心?」怎麽降伏我们的烦恼心,这两个问题向世尊请教,释迦牟尼佛就讲出一部《金刚经》。诲人不倦,你看先是身教,然后有人请问,他就言教,皆不离道。上根利智的人,不用听你讲,他就看出来了,这是什麽?老师示转,就是他先示现这样的一个行为,转法轮,叫示转。你能看出来,像须菩提看出来了,他就入道了。看不出来就给你教,就言教,叫劝转,劝你,用语言来教诲你,转法轮。最后作证转,讲了之后,还要给你做证明,让你深信不疑,然后你才能够入道。所以圣人叫「三转法轮」,示转、劝转、作证转,真正是一生诲人不倦,所学所教皆不离道。

 

底下说「全心在道而忘其我,故曰:何有于我哉?」雪公解释又提升,比先儒解释见地要高。「何有于我哉」怎麽个讲法?圣人在境界中全心在道上,志于道到了究竟圆满,全心都在道上,真是《中庸》所讲的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」,不离道。所以忘了我,这个「我」是讲这个身。《金刚经》裡面讲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这四相,把这四相放下,这叫忘我,没有了。我相没有了,当然跟我对立的人相也没有、众生相也没有了,人我一体,众生跟我不二,这真正入仁的境界了,仁爱的仁。仁是仁者爱人、爱人如己、人我一体,这是仁的境界。没有我了,佛法裡讲断了我执,断了我执证得的果位是阿罗汉果,所以这裡讲「何有于我哉」,哪有个我在?这是事实真相。一般凡人都把这个身体当作我,错了,这个属于身见,见思烦恼裡面见惑,就是见解上的错误。第一个就是身见,把这个身当作我,错了,这一关没有突破,不能忘我,圣人境界入不进去。

 

我们恩师常常劝我们要放下自私自利,这是第一个关口,而这个关口是最难突破的关口。为什麽?自私自利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气,我们已经习惯了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先想到我,先想到为这一身着想,所以仁、圣的境界没指望。要入圣人境界,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不要为自己想,要为天下苦难苍生着想,能够捨己为人,勇于做出牺牲奉献。在你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认真的落实圣贤教诲,不怕吃亏、不怕上当、不怕人讥嫌,我只要努力做去,对圣贤教诲专心,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。你能真的这麽做到,你自然就是在教学,你就能诲人不倦,你不用起心动念教诲别人,你就这样做,就在教诲,所谓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做世间人最好的榜样,人家看你真的是无私无我,但是天天生活不亦悦乎,快乐得不得了,这对人就是感动、触动,他就种下善根了。有一天他就能觉悟,他也会效法你一样,他也要学放下自私自利,对于名利、欲望、享受他能放下,放下,就到圣人的门口了。还没进去,要进去真的要放下我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得放下,放下了这四相,你就进入圣人了,那叫小乘,佛家讲的须陀洹果。这是四圣果位裡面的,小乘四果裡头第一个,须陀洹果。须陀洹叫入流,入圣人之流,那时候才入流,现在还没入流。

 

再提升,不仅要把我执放下,还要放下法执。法执是什麽?是见,什麽见?我见、人见、众生见、寿者见。一部《金刚经》到末后,前半部教我们放下四相,后半部教我们放下四见。离四相、离四见,你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,这是法身大士,你才能够真正成圣人,大圣人,那时候彻底无我了。什麽是我?宇宙虚空界是我,那是法身。你证得法身,众生跟我是一体,这个时候「何有于我哉?」你说出这个话,味道无有穷尽。只有一个法身,何有你、我之分?这个时候你的仁慈、博爱是究竟圆满,佛家讲的「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」现前了,跟众生同体,你的慈悲没有条件。为什麽?同体。就像我们这个身体,一切众生是我们的细胞,这隻手的细胞要是坏了,我的另外一隻手就上去抚摸它、去治疗它,哪裡会讲条件?左右手之间一体的,怎麽会讲条件?所以无缘大慈,无缘就是没有条件,这个仁慈到了究竟圆满,就是圣人境界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09:28:4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29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