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45集 视频 文字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老子讲《道德经》是容成氏所说五千文,证明述而不作,也是这样,「则老彭当为老子」。这个注解、这种讲法确实有好处,为什麽?证明不仅孔子述而不作,老子也是述而不作。释迦牟尼佛呢?释迦牟尼佛,你看清凉国师,唐朝的,华严宗他是第四祖(澄观大师),在《华严经疏钞》裡面他讲到释迦牟尼佛也是「述而不作」,这是他原话,何以见得?因为释迦牟尼佛自己说,他所说的一切法全都是古佛所说的,他没有在古佛所说的上面加多一个字,也没有减少一个字,完全是转述古佛所说,他自己没有说。《金刚经》上讲,谁要是说佛有所说法,那是等于谤佛,为什麽叫谤佛?你说佛不是述而不作,这就谤佛了。佛确实是述而不作、信而好古,为什麽?大家都是证得自性,肯定说的都是一样的,在文字上、语言上可能不一样,在义理上完全是一致的。我们了解这个事实,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怎麽学?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。

 

我们知道孔子,你看他「删诗书,定礼乐,赞《周易》,修《春秋》」,他的这些着述,全都是古圣先王的理念,他自己确确实实没有创作。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是他删订,《礼》、《乐》是他根据古圣先王的礼乐制度,他把它做的集大成。所以后人称孔子是「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」。祖述就是只转述祖先的,把老祖宗的教诲再转述出来。文武是文王、武王,他把尧、舜、禹、汤这些古圣贤王的教诲转述出来,把文王、武王所订立的礼乐制度重新再把它进行整理、把它推广,仅此而已,真的没有创作。包括对《周易》的注解,写《春秋》,我们知道他还写《孝经》,真的都没有创作。老子,你看《道德经》裡面有多处出现像「圣人云」这种字样,或者说「用兵有言」,用兵的兵家有这样的话,这都是转述,转述圣人、转述先贤,这都是证明确实老子也是述而不作。既然这些古圣先贤都没有创作,我们还能创作什麽?只有老老实实虚心学习的分。现在人喜欢创作,创作出来的都是他的妄想分别执着而已,哪裡有什麽真正的创作?

 

所以学习的态度就非常重要,真正虚心,把自己空掉,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能够吸纳,我们没有自己的意见,就不会跟古圣先贤对立起来了。完全吸纳了之后,变成自己的东西,然后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去落实、去体验、去证明,最后你也入境界了。等你入境界的时候,你也跟孔子一样,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」,一样的。『窃比于我老彭』,窃是讲自己,窃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谦称,他没有说我怎麽样,窃是把自己降到最低,说我自己把自己跟老子相比。「我老彭」,老彭前面有个我,这是亲切的意思,就是老子也是咱们一家的,就这麽个意思。因为老子转述容成氏五千言,孔子把自己也跟老子相比,说我自己也是转述古圣先贤的。

 

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注解,「述而不作,只因信得理无可作,既信得及,自然好古,此夫子真道脉,真学问也。卓吾云:都是实话,何云谦词?」蕅益大师这是点睛注,这个点得好。他讲「述而不作」,为什麽他能述而不作?两种人,一种他已经证得自性,入圣人境界了,他的理念、思想完全跟圣人一模一样,所以圣人怎麽说他也会怎麽说,自然述而不作;另外一种人虽然没有入境界,但是他有大善根,他能信,信圣人讲得完全正确,他没有怀疑,所以他只有依教奉行。像颜回对孔子就是这样的,孔子教导他什麽,他只有一个「请事斯语矣」。请事斯语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依教奉行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他就是这样,这是大善根、大福德,遇到老师是大因缘,他就能成就,他就能做到「不违如愚」,这是他别人比不上的地方,他能信。

 

信,他信得深,深在哪?信「理无可作」,理是自性中所流露出来的,一切事、一切物的理体。朱子是专门提倡理学,宋朝程朱理学,这在儒家裡面是最有地位的一个学派,认为万事万物后头都有个理,只要能够得到这个理,这些事理事物都能通达。所以朱子讲格物,是讲穷尽事物之理,这叫格物。当然理上讲得通,但是事上很难做到。你怎麽能够穷尽事物之理?穷尽事物之理是你能够证得自性,佛家讲的明心见性,这就能够穷尽事物之理。

 

印光大师、蕅益大师讲格物,不是这个讲法,讲格物是什麽?把心中这些烦恼物格除掉,这个就是格物。为什麽?因为我们的真心本性本来就通达万事万物之理,只是现在有这些烦恼物障碍住了,把烦恼去除掉,你真心本来的功能就现前,自然就通达。所以格物不是在外面去格,是返回到自己内心,格心中的烦恼,外面物就通达了。这种说法是明朝王阳明先生所提倡的心学,王阳明的心学跟程朱理学可以说是旗鼓相当,在学术地位上。心学主张向内,一切往心性中求,这个跟佛法很相应,我们读蕅益大师着作,他有时候也引用王阳明的理念;朱子就比较向外求,认为心外还有物。穷物之理,往外很难,往内就容易了,等你证得心性,你就知道真的没什麽创作,这个理是自然之理,心性本来如是。你要想创作,一创作,心上已经有了妄想分别执着,马上,你的自性你就跟它背离了,你就见不到自性,堕入了妄心当中,妄心裡头有妄想分别执着。你不创作,真心就现前了,不创作是什麽?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了,这叫无作,佛家讲的「无作三昧」,就是你的心中没有妄想分别执着,那你就得到解脱了,自然理全都贯通了。我们没入这个境界之前,首先要深信,能够深信,你就只有老实真干,没有疑问、没有怀疑,更不会创作。所以,你用功夫真正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就像颜回一样,很快就入境界。

 

「既信得及,自然好古」。信得及是什麽?他这个信心踏实,有了信根、有了信力,在佛法裡面讲到五根、五力。五根五力,根和力讲的名相是一样的,都是第一个讲信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这是五个,五根是信根、进根(进是精进),念是念根,定是定根,慧是慧根。就像一棵大树,它底下有根,根愈深,它支撑树木的力就愈强,能够抵抗暴风骤雨。他信得及,就是他有信的根,有信的力,有了信根、信力他就能精进,自然就有精进根、精进力。精进是什麽?勇勐精进,一门深入到底,不怀疑、不间断是精进,精是专精,一门到底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09:28:4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29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