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6集 视频 文字)中国云南晚晴轩

 

记载裡面还讲到,汉灵帝时期,当时执掌朝廷大权的是外戚大将军何进,他为了笼络人心,想要邀请郑康成入朝为官。当时州郡的官吏胁迫郑康成,郑康成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。何进为了表现礼贤下士的样子,所以对郑康成是礼敬有加,设大礼来迎接。郑康成为了保持自己名士的节操,拒不穿朝服,而是穿着普通儒者的便服跟何进见面。只隔了一夜,还没等何进给他授予官职,他就逃走了。

 

后来朝廷也是屡次徵他入朝为官,他都拒绝了。最后到汉献帝时期,献帝请郑康成做大司农,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。而且当时圣旨下来要迎接郑康成入朝,所过州郡的这些郡县长都出来送迎。郑康成逼得没办法,在家拜受了朝廷的官职以后,乘车到了许昌,到半路就藉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,所以仍然是没有到任就职。因为他也在形式上拜受了这个官位,所以后人也称他为郑司农,他是大司农的官位。据记载,当时郑康成接到十四次的邀请,请他出来做官,但是他皆拒而不受。这真的是名士的清高,不愿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官员为伍,而是一心一意在学术上去鑽研,以布衣而雄视世人,不愧为真名士!

 

郑康成,我们知道他的着作很多,《论语》,实际上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也是最终由他会集而成,他也有对《论语》的注解,成为汉代最着名的经学大师。而他难能可贵的是,不仅真正在学术上有这样的成就,而且他的德行也跟他的学术成就相匹配,真正是有德有学。他之所以能够这样成就,正是他视名利如浮云,不恋功名,把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放下,真做到了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担当起颜子箪瓢陋巷家风,才有这样伟大的成就。这是什麽?贫而乐,这是因为他志于道。所以郑康成自己对《论语》这一句的注解是「志于道」,他有真实的体会。志向最重要,学贵立志。

 

朱子讲读书,「书不记,熟读可记;义不精,细思可精;唯有志不立,直是无着力处」。我们读书求学,目的是在哪裡?朱子讲读书,背诵很难背,没关係,熟读就能背。读多几遍,人家十遍能背的,我百遍也能背了,人十能之,我百之;人百能之,我千之,我总是能背下来。对书裡头的义理不能够精详的理解,细细的去思惟、去参考注解,也能够理解。唯有志向不立起来,就没有着力处,所以最重要的是志向。

 

志向在哪?志于道,志在圣贤,我为道而求学,不是为名利而求学。有这样的志向,就将贫富都放下,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、富贵不能淫、威武不能屈,这是有志向的君子,他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学。所以,贫而乐就比贫而无谄要好;富而好礼,好礼是自己能够内肃,待人能够恭敬,这就比富而无骄要好,待人恭敬比不骄傲又高一筹。

 

子贡听到夫子的讲解,他就悟了,真的是做到闻一知二,举一反三。他悟了孔子的意思之后,他就引用《诗经》的一句话来表达。子贡言语是相当优秀,夫子讲,「不学诗,无以言」,子贡学诗,也学得很好,所以言语相当的漂亮。你看他这裡用《诗经》一句话来表达他的悟处,引用《诗经.卫风.淇奥篇》。『子贡曰:诗云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,其斯之谓与』,这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是出自于《诗经》裡。他讲到,他问夫子,贫而乐(乐什麽?乐道,志于道),乐道,富而好礼,乐道、好礼这个意思是不是就是《诗经》上讲的切磋琢磨?这是向夫子请教,同时也是汇报。

 

这个切磋、琢磨的意思,朱子的解释,他说这一句诗是讲到,「言治骨角者」,就是做骨角这样工艺品的人,「既切之而复磋之」,他用骨角来做成工艺品,他有切的时候,有磋,来凋琢;「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」,有凋刻玉石的,用一块玉石凋成人物这种形像,他琢和磨,这都是凋刻时候的动作,「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」,细细的去凋琢,精益求精。这是讲到切磋、琢磨的意思,这是用做骨角、玉石工艺品这桩事情,比喻我们治学也要精益求精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5:57:5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173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