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钟茂森博士(第5集 视频 文字)中国云南晚晴轩

四书研习报告—论语  锺茂森博士主讲  (第五集)  2009/11/16  中国云南晚晴轩  档名:57-007-0005

 

 

尊敬的诸位大德、朋友,大家好!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《论语.学而篇》,请看第十一章:

 

【子曰。父在。观其志。父没。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。可谓孝矣。】

 

这一章说的也是孝道。在朱子的《集注》裡面,他是这样解释,说父亲在的时候,当然这个父亲也包括母亲,因为在古代,家庭裡以男子为主,所以只单提一个父亲。父亲在世的时候,「子不得自专」,就是没有办法自己做主,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吩咐。这样就可以知道,儿女的志向必定也是父母的志向。『父没』就是当父母去世以后,这个时候儿女必须要自立,因此能不能够继续保守父母的志向,就要观察他的行为,从他的行为裡头,我们能够知道他的善恶,他是不是真正有孝心。如果他真有孝心,他也必定能做到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』,也就是他会继承父亲的志向、继承祖辈的事业,甚至能够发扬光大,从这裡我们就能看到他的孝心。在蕅益大师的《点睛》注解裡面他说到,这一句《论语》的话是讲孝道。『观其志』就是「观其事父之心」,他的志向跟父母的志向一致,这就是养父母之志,这就是孝道;『观其行』,这裡是特指父母过世之后三年,三年居丧,所以观其行主要是讲「观其居丧之事」。《弟子规》上讲的,「丧三年,常悲咽,居处变,酒肉绝。丧尽礼,祭尽诚」,就看他这种事他是不是真正做到,孝心就从这裡可知也。

 

这一章孔夫子为我们论孝,分父母在世与不在世两方面来讲。因为父母在世的时候,儿女事事都要顺从父母的意思,这叫做肖父,肖就是相像,哪些地方相像?跟父母的心志相像;如果不相像,这叫不肖。这个肖是肖像的肖,不肖,所谓不肖子孙,就是不能够以父母的心志为心志。当然,父母如果有善行,理应承顺,父母善良的心志,我们理应继承;如果父母有不善行,是不是我们也要事事顺从父母?孔老夫子不这麽认为。《论语》裡面孔老夫子告诉我们,「子曰:事父母几谏。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」。我们侍奉父母要学会几谏,这个几是微小的意思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父母当然也有过失的时候,当这个过失刚刚萌芽,很微细的时候,为人子就应该有这种警觉性,立即能够察觉,立即能够向父母劝谏;不要等到父母酿成大祸,形成大过了,这个时候悔之已晚。所以「事父母几谏」这本身也是孝顺。「见志不从」,如果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劝谏,他比较顽固,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,不能够纳谏,这时候怎麽办?「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」,我们还是要保持对父母尊敬的心,绝不能够看不起父母,更不能够肆意的来讥讽、毁谤、嘲笑父母,要保持自己劝谏的初衷,继续找机会再进谏。《弟子规》裡讲到父母有过,「谏使更,怡吾色,柔吾声。谏不入,悦复谏,号泣随,挞无怨」,这裡讲的道理跟《论语》上讲的是一样。父母有过失的时候,我们要尽力的想方设法,用柔和的方式来劝谏,使父母能够在欢喜当中纳谏。如果父母不欢喜,甚至会怒斥我们,我们也要不辞劳苦,不能怨父母,而应该始终保持孝敬心,谏之不已,「悦复谏」,等到他欢喜的时候我们再劝谏,一次又一次的劝谏,使父母能够终于有一天改过回头。

 

所以孔老夫子讲到的孝顺,这个意思不是说只是顺从父母的意思,不管父母的意思是善还是恶,一味的迁就、顺从。这不是孝,这是《孝经》裡面讲陷父母于不义,《孝经》裡专门有一章「谏诤章第十五」,就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明白。所以孝顺的「顺」不是顺父母之情,而顺的是义、顺的是道德、顺的是纯善的本性,使父母也能够回归纯善的本性,也能够最终成圣成贤,这是大孝。如果父母过世了,儿女居丧三年,尽自己的哀念、哀思,这三年当中,也不能够改易父母的事业和做法,当然这个事业、这种做法必须是没有害处的。

 

这个孝敬不仅是对父母,也包括对老师,老师如同父母一样。古人有讲,「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」,老师的志向,我们也应该念念的想着实现,这也是孝敬。我记得我们的恩师淨老,在讲课、讲经当中常常提起他过去在台中师从李炳南老居士。李师公一生都在弘法利生,同时也培养讲经的人才,我们的恩师是他最得意的门生,也是他的传人。李师公鼓励我们的恩师一生不断讲台,天天讲经,告诉我们恩师说,如果讲经几天不讲了,上台就生疏;几个月不讲,上台就不会讲了。所以讲席天天不能断。在讲的过程中,既是自利,也是利他,劝导别人,也是劝导自己,自他兼利。于是我们恩师谨记李师公的教诲,真的,你看他五十年讲台没有间断过,真正继承了李师公的志向,真正把淨土法门弘遍全世界,这个真是孝养老师之志。老师在,能够不断讲台;老师往生以后,老师往生已经二十多年,到现在依然还是保持天天讲席不断。我们恩师现在讲解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是大经,讲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了,超过四千小时。

 

《中庸》上讲,「夫孝者,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」。什麽是真正的孝子?善于继承父母、先人的志向,善于继承他的事业。像李师公的事业,就是弘法利生的如来家业,他的志向就是弘法护法,我们的恩师真正做到了。所以,我们观其志、观其行,由衷的感佩,这是佛门的大孝。我们恩师今年八十三高龄,念念也想着培养继承人,所谓「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」,这个后是真正能继承他事业的这个人。我们看到现在佛法表面上好像兴盛,实际上是衰微的,为什麽?真正发大心、有修有证的人太罕见。我们蒙受恩师的教诲之恩,也要念念想着报答恩师,报恩,最大的报恩就是「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」,你能继承恩师的志向和事业,以师志为己志。这桩事情与其要求别人做,不如要求自己做,自己要勇于担当。

 

所以我们跟随恩师学习经教,我从大学退休下来,一心一意的跟随恩师来学法。恩师吩咐我,每天都在摄影棚裡练讲,除了偶然的要出外,这也是恩师批准,或者是恩师吩咐出外演讲,一般时间都是在家裡摄影棚裡面练讲。这三年来,我是二OO七年初开始练讲的,每天两个小时,到现在也超过一千小时。这次,前不久,也就是这个月初,我去亲近恩师,跟他老人家住了五天,向他汇报这三年来所练讲的科目和小时数。我告诉师父说,这三年来,将近三年,讲了超过一百个讲题,超过一千个小时,平均每年差不多有四百小时。师长听了非常的欢喜,他说,「四百小时还不够,要增加到六百小时」。所以我们不敢懈怠,要更加的努力精进,在这个弘法利生的道路上无怨无悔的走下去,真正以师志为己志,扛起弘法的重任,担负起在未来弘法的这个使命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5:55:4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171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