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悌忠信:凝聚中华正能量(第一讲)蔡礼旭老师

admin 孝悌忠信评论阅读模式

 

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,经典里谈的都是根本,都是人性很自然的发展。因为他在家里对兄弟这么恭敬,内化了,就变成自然了,他到学校、到社会,看到年龄比他长的,自然也是这个态度。假如我们现在会跟人吵架,想一想,小时候是不是都跟哥哥姐姐、弟弟妹妹吵架?先要把这个根扎好。不管我们现在年龄多大,没把孝悌的根扎稳,德行就很难上去,因为它是本。没有这个根本,我们学再多的经典,都是没根的花,就是花瓶里的花。花瓶里的花好不好看?好看。能看多久?看不了几天就谢了,因为它没有根,没有生命力。

 

所以《孝经》这一段话,确实很有人生的判断力。这一段共三句,“君子之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”,他对父母孝顺,这种孝心就可以延伸为忠于国家、忠于领导者;第二句是“事兄悌,故顺可移于长”;下一句是“居家理,故治可移于官”。以前都是大家庭,在大家庭中成长,他就懂得怎么去帮忙做家务,管理家里的事情,甚至家里人情上的不愉快、冲突,他也懂得体恤,去帮忙化解,这都是做人做事的能力。我们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第一句,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;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。”所以一个人从那么小就觉得这个大家庭是我的责任,责任心自自然然就提起来,而且从做事当中他会积累很多能力。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让他做,不让他负责,他的体恤人情,包括做事的能力,就不能很好地增长。

 

所以培养一个好的人才,什么时候培养?考上大学去读工商管理硕士(MBA),那个时候才来培养做人做事,坏习惯都不知道养成多少了。古代是从小教孩子做人做事,各方面的能力就这样日积月累。所以以前的人十八岁就可以当县长,把一个县治理得有条不紊。现在的人十八岁能干什么?所以我们真的要深入了解老祖宗这些教育的精髓,他们是怎么教出这么多圣贤的。我们假如还搞不清楚这些道理,那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,就太可惜了。

 

接着下一句讲“ 上长长而民兴悌”,这个“上”指君王,这里提到的是宋仁宗。“长长”,第一个“长”是动词,恭敬的意思;第二个“长”是名词,指长辈。领导者恭敬、顺承长辈,上行下效,带动了一个地方的风气,“而民兴悌。”

 

我们来看一篇文章。

 

宋燕泰肃王,轻财厚费,常预借料钱,多至数岁;仁宗诏给者屡矣。御史沉邈,谓不可以常典奉无厌之求。上曰:“御史误矣!太宗子八人,今惟王尔。先帝之弟,朕之叔父也。每恨不能尽天下以为养;数岁之禄,何足计焉!”标出如许分谊,旁人再开不得口矣!尝论:己之伯叔,父之分形同气也。薄待伯叔,即是薄待其父。然世容或有因父之兄弟不和,而遂以为失礼于伯叔无伤者。不知父之兄弟不和,父之过也。为子者于此,所当婉转劝谕,以合其欢。尤宜委曲弥缝,以补其阙。若竟曰本父意而为之,恐其父但一目击,无有不歉然于中者也。(《德育古鉴 》)“宋燕泰肃王”,宋朝燕地这个地方,泰肃王“轻财厚费”,他很喜欢布施,轻钱财,有时候布施太多了,欠下很多钱,就找他的侄子宋仁宗借钱。“常预借料钱”,这个“料”是吃的食料,料钱是皇帝给他们这些王固定的俸禄。“多至数岁”,“岁”指年,有时候已经借到好几年之后。“仁宗诏给者屡矣”,宋仁宗都给,从来没有犹豫过。“御史沉邈”,御史是专门纠举国家一些不妥当的事情的。“谓不可以常典奉无厌之求”,觉得泰肃王借这些俸禄,也不能借到习以为常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3月9日20:53:3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1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