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65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华严经讲述菁华  (第一六五集)  1999  新加坡淨宗学会  档名:12-045-0165

 

请掀开经本,知足天长行最后一句:

 

【妙庄严天王。得一念悉知众生心随机应现解脱门。】

 

菩萨所修学成就的法门是教化众生,教化众生最重要的是观机。前面曾经讲过上求下化,下化当中第一个是观察、调伏、方便,这三个原则我们一定要明瞭、要学习,要好好的掌握住,自行化他决定就有成就。妙庄严天王他所修证的法门就是在观察,前面讲的观察,他告诉我们怎样观察,他是怎麽修成的;这一句裡面最重要的关键的字眼就是在『一念』,一念就是一心,一心能遍知。为什麽?一心没有界限,二心就有界限,有界限就不能够遍知。我们今天知的能力非常有限,原因在哪裡?就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,将我们真正心性本具的能力完全丧失掉。我们今天是随顺妄想分别执着过日子,所以生活过得这麽苦。佛菩萨,此地讲的菩萨是法身大士,法身大士以下都没有得一念,得一念就是法身大士。由此可知,《弥陀经》上给我们讲的一心不乱,真正得一心不乱的就是法身菩萨。古来祖师跟我们讲,把一心讲成两种,有事一心、有理一心。事一心就是天台大师讲的相似位,哪些是相似?十法界裡面的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相似位,是事一心。理一心就超越十法界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那才叫理一心。这个地方讲的一念,就是淨宗讲的理一心。这裡面没有障碍了,因为一切分别执着都没有了,所以一念遍知。这个地方讲的众生是十法界,不仅仅是十法界,十法界还是一个佛国土,这是讲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裡面一切众生,一念全都知道了。

 

我们根据佛在经典所给我们讲的这些原理原则,得事一心的,一定是作意他才知道,不作意他不知道。就像得禅定的人一样,定功浅的人必须入定他才能见到,不入定他见不到。我们在《地藏经》上看到,光目女遇到阿罗汉,她向他请教,问她母亲死了以后现在在哪裡?罗汉要入定才见到这个境界,出定的时候才告诉她,这是定功浅的人。定功深的人不需要入定,为什麽?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他那个定没有出入。大乘经上所谓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,他还有什麽出入?有出定、有入定是定功浅者,我们看到阿罗汉需要入定,辟支佛也需要入定,权教菩萨还是要入定,乃至于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都要入定。别教的佛、圆教的法身大士,他们不需要,他们虚空法界一切境界如对目前,一念遍知,不需要入定。这个境界,就是《愣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首愣严大定」,首愣严大定没有出入,这才能够遍知一切众生心。众生的心念很複杂,千变万化,佛菩萨知道,所以佛菩萨度众生契机,圆满的契机,随类现身,随机说法,众生有缘分、有福遇到佛菩萨,没有不开悟的,没有不证果的。他悟的浅深、证果高下,完全是他自己的根性,根性利的悟得深,证的位子高;根性浅的,他悟得浅,证的果位比较低,决定开悟、决定证果。这是佛菩萨善于观机。

 

妙庄严的法门,我们读起来看到好像我们做不到,这个境界太高了。可是佛在《华严》上教导我们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「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」,行布跟圆融可以同时学习,这是《华严》教学最高的指导原则。意思就是说,凡夫可以学等觉菩萨的法门(这是等觉菩萨的法门),不是不能学,而是学得没有办法像他那麽圆满,他们是百分之百,我们学个百分之一、百分之二,管用,所以说不能不学。一念,这个关键是在一念,一念怎麽学法?实在讲是有很大的难度。大乘法裡面许多的宗派,无量的法门,老实说都是修这桩事情。这个一念,在禅宗裡面就叫明心见性,在密宗裡面就叫三密相应,在教下就叫大开圆解,在淨土叫一心不乱,都是一念。名称儘管不一样,事实上是一样,一桩事情,所以才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这是说修一念,方法不一样,门道不相同,但是所得到的结果都是得一念。一念是真心,一念是本性;如果就禅定来说,一念是自性本定,这个不是修来的。它的起用,就是本具的般若智慧,就是无量的德能。起用有两种,一个是知,一个是行;行门是无量德能,知是般若观照。所以解门、行门,它的根源是一个,就是一念。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得,然后我们才晓得,佛法裡头修学理论的依据。它有真实理论的依据,我们的信心才坚固,我们的愿心才能够建立,勇勐精进,决定不退,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。我们今天想精进,可是偏偏退转;很想建立坚固的信心,可是疑惑很多。经上告诉我们,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修菩萨道、修菩萨行,最大的障碍就是疑惑,所以世尊把它列入根本烦恼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可是信心的建立又谈何容易?不能够常常读诵大乘,深解义趣,信心就很难建立,境界风稍微动一动,我们信心就失掉。这是我们修行,功夫为什麽不得力,为什麽不能契入境界,我们要了解,原因在哪裡,要把它找到。

 

「一念」修学的方法,总离不开禅定,可是你要真正想修定,实在讲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都是修定。这个理跟事,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的疑虑就断掉。我们今天用什麽方法修定?用执持名号修定,我们採取这个方法。这个方法方便,所有修定方法当中,这是第一方便法门。我们为什麽修不成功?修不成功就是我们没能放下,我们在修学当中夹杂着疑虑、夹杂着妄想、夹杂着分别执着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由此可知,你要想修定,你要先持戒。儒家讲到做功夫也不例外,它从哪裡下手?「格物致知」,从这裡下手。「物」是什麽?物是物质的欲望,物欲。「格」是什麽意思?格是跟它打仗、格斗;跟谁格斗?跟我们的欲望格斗。儒家讲克己功夫,克服自己的欲望,然后才能够修定。只要你自己的欲望没有能够降伏,没有能够克服,你这个定是决定修不成;换句话说,你的清淨心不可能得到,这个东西是大障碍。

 

我们常常在讲席当中勉励同修,爱欲要断、嗜欲要断,嗜是嗜好。我们要把嗜好断掉,特别是饮食的嗜好,夫子说「人之大欲」。所有一切众生,包括动物,哪个不好吃?无始劫以来的习气。可是这个东西是个麻烦事情,这个东西要是不断,对于修行证果决定产生障碍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现托钵,这个嗜欲断掉了,托钵人家供养什麽吃什麽,决定没有分别,决定没有执着,所以在饮食裡面人家修清淨平等觉。穿衣吃饭,日常生活点点滴滴,都是在修清淨平等觉。不被污染就是清淨;没有分别,不分别高下,不分别好坏,就是平等;境界在眼前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一点都不迷惑,那就是正觉。《华严经》上讲修行,功夫怎样用?「历事鍊心」,清凉大师注解上讲得好,历是经历,事就是日常生活琐碎的事情,我们接触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在这裡头去鍊,鍊心;把妄想心鍊掉,真心就现前,炼铁成钢,要把它锻鍊掉。把无始劫来妄想习气,要淘汰得乾乾淨淨,这真用功,真下功夫。所以修行在哪裡修?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起心动念之处用功夫,我们才真正有收穫,才真得受用。那个受用是大自在,世间人体会不到,佛过的生活,我们世间人体会不到。我们今天看到佛经上记载,释迦牟尼佛那个生活太苦了,这个我们怎麽能受得了?其实我们全错了。说真实的,他那个太乐了、太自在了,那个乐我们享受不到,他的生活真是大乐、大自在。我们今天堕落了,只知道五欲六尘是乐、爱欲是乐、嗜欲是乐,我们把这个当作乐,他们眼睛当中这是祸害,这是三恶道的因缘,享受这些东西,果报在三途;享受诸佛菩萨清淨的法乐,果报是大涅槃,完全不相同。我们今天认为拥有一切这是乐,是享受;佛、觉悟的人是捨掉一切,那是真乐,捨掉一切回归自然。有谁能懂得这个道理?谁能够体会那个生活是真善美慧的生活?回归大自然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8:59:2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074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