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65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 

『悉知众生心』,一心是能知,众生心是所知。我们今天讲观机,你的心愈清淨,你观察得愈真实;你有成见、你有分别、你有执着,你观察就非常困难,换句话说,你所看的是外表,真相你没有看到。人家的现相都摆在面前,都显露在外面,没有一丝毫的隐瞒,可惜我们自己看不出来,看不出来的原因就是自己有妄想分别执着。为什麽诸佛菩萨看得出来?「一念悉知」,悉是究竟圆满,没有丝毫遗漏。我们今天没有自知、知人之明,明是智慧,就是受妄想分别执着之害,我们要把这个东西捨弃,能力就恢复。唯有知众生心,才能够随机应现,就跟菩萨一样,应以什麽身得度就现什麽样的身分;应当给他说什麽法,就给他介绍什麽法门。而佛在《大集经》上告诉我们,「末法时期,淨土成就」,这是一句真实话。可是劝导一切众生修学淨土法门,是要有善巧方便,现在的话说要有技巧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他喜欢学什麽,不妨先随顺他修学,到他修学遇到困难,路走不通了,这个时候你可以劝导他:这个路走不通,我们不妨试试看那一条路。而决定不是说淨土好,别的法门都不行,这个样子人家起反感,决定不能接受。一定要随顺他的根性、随顺他的爱好,今天讲是多元文化。所以观机相当不容易,观机透彻,应化在世间,没有不得众生拥护的,大家都爱戴你。你没有私心,你没有成见,你不固执,跟你接触就觉得非常容易,才能够教化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信仰,让他们人人都知道断恶修善。

 

善心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有,都喜欢善心善行,所以劝人断恶修善不是难事。难在哪裡?难在如果自己本身做不到,劝人就难;自己本身先要做到,然后劝人,人家才相信。世尊三转法轮,最后作证转,我已经做到了。四谛法那是举个例子,佛告诉大家世间种种苦的现象,这是示转。上根利智的人听到了他就觉悟。中根的人觉得你说这个与我还有一层距离,所以佛进一步劝他,「你应该要知道」,这是说到自己身上来了。中等根性的人明白了,佛是为我说的,不是为大家说的,不是与我不相干,他就能接受。下根的人还不行,还不相信,所以佛最后作证转,「我已经知道」,佛一定自己作证。佛说五欲六尘的享受是苦不是乐,你能知道吗?佛知道,所以佛把这个捨掉。佛捨掉这些,我们今天明白了,是捨三途、捨六道,这个东西是三途六道的因缘;因跟缘捨掉了,当然不会有果报。所以他过的这种生活方式,那是佛菩萨的生活方式、天人的生活方式,如前面所说的,一丝毫的负担都没有,包袱丢得乾乾淨淨,一身的自在。我们今天出来旅行,都带很大件的行李,我一看那个很苦,累赘!佛菩萨旅行,你们有没有看到佛菩萨旅行有带行李的?我们看那些变相图,画出来的在空中云彩裡头,身上轻得就像羽毛一样在空中飞行,没有看到他带行李。

 

我们今天的根性,实在讲不是上乘根性,所以没有办法不带行李,行李带得愈少愈好,不是必要的决定不要带。我们是佛弟子,在末法时期不能离开经典,所以经书一定要带,带三本就行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弥陀经要解》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《华严经》不要带那个本子,那个本子太重,不必带注解的本子,带完全是经文的。现在台湾有印的三种《华严》三册,我们带一本《八十华严》就行了,一部《华严经》一册,大概也只有这麽厚的样子,那个本子好。无论到哪裡,我们身上只带三本书,轻鬆自在,带一些换洗衣服,非必要的东西尽量把它放下,我们就得自在。这也是现身说法,我们出去旅行,「法师,你行李就这麽一点儿?」是!从前出家人哪有行李?背个包袱,几件换洗衣服、经书,打个包袱背在身上就走了,哪有那麽大的行李,笨重,手拉都拉不动。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。道场是提供给大众薰修的,这裡面设备当然愈完善愈好,道场是个学校,我们到那个地方去,设备齐全,参考资料很丰富,只限于在那裡受用。

 

学习抓住纲领、记住纲领,要深解义趣,我们这一生受用不尽。不仅仅在佛法修学上受用,实际上佛法修学就是日常生活,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不就这麽三桩事情吗?觉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就是佛法。佛教导我们东西太多了,每天薰修,毛病习气还是照犯,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,烦恼习气是多麽的深、是多麽的重,要觉察得到!你能够觉察到,警觉心就提起来了,就晓得非断不可;不断,这一生大好的机会又错过了。怎麽样也要把它捨弃、也要断掉,求生淨土重要。这一生要不能得生,将来决定还是会生淨土的,为什麽?我们跟阿弥陀佛结了缘。但是李老师讲的话讲得好,你不免长劫轮迴,你还要受多少磨难。这些磨难说老实话,叫冤枉受的。可以现在就去,可以不再受磨难,这个关键就是我们随顺佛陀的教诲,还是随顺自己烦恼习气,就这一念之差。随顺我们自己烦恼习气,那就慢慢来,长劫轮迴;随顺佛菩萨的教诲,我们这一生就成就,当生成就的佛法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天王他所修证的法门因果都通,在他是果地上的,在我们是因地上的修学。这一段长行就介绍到此地,下面我们再看偈颂:

 

【尔时知足天王。承佛威力。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而说颂言。】

 

这是说偈的仪式,每一段都有这个仪式,我们读得太多。读多了千万不要厌烦,一看这个,这还有什麽讲头?翻过去就算了。要知道,每一段前面讲这个是提醒我们,我们的毛病就犯在此地;研教、听经不能开悟,念佛功夫不能成片,毛病都出在这个地方。我们是粗心大意,没有一丝毫诚意,没有一丝毫恭敬,你怎麽会得到?印光大师讲得好,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这是诚敬的教学。『承佛威力』,这是谦敬,绝不以为是自己的。自己有能力,自己有智慧,这个观念错了;纵然是自己有,也要谦虚,尤其是教初学,自己要做出谦虚,给初学人做个榜样。现在人不懂得谦虚,都以为自己很聪明,自己很有能力,自己发明的,自己创造的。诸佛菩萨,你查遍《大藏经》,决定没有这种字样,连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都不说是自己说的。《华严经》的注解,你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,在玄义裡面,佛说法跟孔老夫子一个态度,「述而不作」,不是自己的创作,他所说的是古佛所讲的,「我所讲的不过是转述古佛所说而已」,你看看谦虚到这个程度。孔老夫子也是这个态度,述而不作,一生没有创作,所讲的都是古圣先贤所说的,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都是过去古佛所说的,谦虚!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8:59:2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074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