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164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

 

有人来问我:法师,你讲《华严经》干什麽?我问他:你为什麽问这个问题?太大了,看到就害怕,不想翻。录相带、VCD堆在那裡一大堆,一看到那麽多,一片都不要听。他们要听什麽?短的、很小的,喜欢这个。那个意思,还不就是佛法讲的,讲《华严经》不契机。我就跟他说,我还是要讲,不契你的机,你可以不要听,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类听《华严经》根机的人在;「佛氏门中,不捨一人」,只要有一个人肯听,我还是要讲。你喜欢听哪个,你自己选择就好,别障碍别人。各人根性不相同,就跟吃东西一样,每个人口味不一样,你挑自己喜欢吃的,不必去妨碍别人,这样就皆大欢喜。何况《华严经》对于末法众生来说,对于末法众生的福祉,《华严》有很大的贡献。末法在现前,我们在社会上常听到的「多元文化」。在每个国家地区,朝野人士都非常关心,不同的族群如何和睦相处,不同的宗教如何互相合作。许多人都有这个想法,但是这种想法怎样落实,找不到方法,实际上,这些理论方法都在《华严经》上。所以《华严经》,如果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那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最好的教材。方东美先生当年在世跟我讲(他是个哲学家),他说《华严经》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。我是方先生把我带进佛门的,是从这个观点裡面进来的。这是好教材。

 

我们看到经典上所有这些人物,每个人物都是代表一个不同的族群,代表一种不同的文化,他们能够圆融和睦相处,什麽原因?菩提心、菩萨道,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,菩萨道是真正觉悟的行为,这个问题解决了、落实了。文化不同、宗教不同、品类不同,这个都没有关係,反而在一起显示多采多姿、真善美慧,这个境界才真的叫圆满。所以佛法不是同化,是融合,圆融和合,它不是同化。我在澳洲跟他们多元文化局长,也曾经谈到这个问题,他问我同化为什麽不好?我说同化不好,同化是决定不健康,那是要命的。要懂得,健康是要随顺自然,自然是最健康的。譬如,我们《华严经》上就是个比喻,华严是比喻,「华」是花,像个大花园,这个花园裡面什麽样的品种都有,你才有得参观、才有得欣赏,再慢慢看,美不胜收。如果同化,同化把所有品种变成一种品种,那就同化了,再大的花园裡头只有一种,看完一朵之后不要再看了,它们统统一样的,还有什麽味道?各个不同品种,那才叫多采多姿。佛主张随顺自然,圆融和合,决定不是同化,所以它是健康的。在我们一个身体也是这样的,我们身体就是多元文化,就是多采多姿。眼跟耳不同,耳跟鼻不同,如果同化了,眼全部都看,听的没有了,人就完了,只能看不能听,只能听不能看。所以同化是不可以的,同化是违背自然的法则,融合是随顺自然法则,佛家讲融合,不讲同化。

 

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学到了,所以跟一切人往来,尤其是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,我们诚心诚意尊敬他、爱护他;他有很多长处,我们也学习他,我们决定不去同化他。拉他的信徒,叫他放弃他的教来信佛,这叫同化他,这个错了。怎样叫不错?他还是信他的教,做他那个教虔诚的信徒,来信佛、来学佛,这就融化了,这是融合。为什麽?彼此互相学习,我读你的经典,你也读我的经典,彼此了解,我们的误会没有了、歧视没有了、纷争没有了,就能和睦相处。我以真诚心对待你,你也以真诚心对待我,这是顺乎自然的法则。我们要想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,这个方法才能够做得到。用同化的手段,一定逼迫人要跟我一样,永远达不到和平,这是观念上错误。

 

因此《华严》是最好的教材,现在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士,如果真的想帮助社会安定,达到世界和平,融合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思想、不同的宗教信仰,《华严》是最好的教科书,我们有义务向他推荐、向他介绍。可是《华严》,说实在话也不太好懂,尤其是文字,唐朝时候翻译的,虽然是尽量用白话文来写,文字还是有一点深度。注解,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两种完整的注解,清凉的《疏钞》、李长者的《合论》,这两个人也是唐朝初年的人。所以没有中国古文的修养,文字可能有障碍,因此讲解就很费力。讲解得不够透彻,怕人家产生误会,错解了经义;如果细讲,一定费很多的时间,这是在所不免的。《华严经》长,每一个道理、每一个方法、每一个境界都重複说很多次,而不是一次,这也是佛教学的善巧方便,让我们多次的薰习。尤其是重要的理论、重要的方法,不断反覆在说,加深我们的印象,让我们牢牢记住,把这些理论方法落实在自己生活上,我们就真正得受用。落实在生活上,我们过佛华严的生活,佛华严是法身大士的生活,是诸佛如来的生活。这就是个大转变,转凡成圣就是这个转法,是真正得到受用。转迷成悟,悟要不落实,你还是过凡夫生活,理上明白了、通达了,事上做不到。转凡成圣是把这些理论落实,事上都做到;转凡成圣,世俗所讲的证果,就是这个意思。

 

所以上求是我们的重点,淨业三福末后这一条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」,这是上求佛道。跟定老师,老师是释迦牟尼佛,老师是阿弥陀佛,我们跟得紧紧,一步也不离开。念念想着佛的教诲,念念遵守佛的教诲去奉行,这就是一步都没有离。我们跟定佛陀,成就自己的德行、智慧,然后才能帮助众生。末后一句「劝进行者」,「劝」是对还没有信、没有接触的人,对他;「进」是已经学佛的人,帮助他精进。没有接触的人要介绍给他、推荐给他,劝他来修学,告诉他佛法的好处,佛陀教育的好处。如果他是信仰其他宗教,我们讲佛陀教育他不太容易接受,他要排斥,我们换个名词,「多元文化社会教育」,这个他很容易接受、很欢喜接受,多元文化的社会教学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8:58:18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ww.wmfjt.com/1307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