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ngkong法师: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53集)新加坡佛教居士林

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

 

清淨、平等都是无住,正觉、慈悲那是属于生心,如果我们用《金刚经》上这两句话来讲,「无住生心」。生智慧心,智慧决定不染着,染着就没有智慧。慈悲也没有分别染着,慈悲裡头有分别染着就与无住不相应,不相应的慈悲在佛家讲是爱缘慈悲、众生缘慈悲,不是如来的大慈大悲。如来的大慈大悲与无住相应,也就是说我们提出的这五种心,慈悲一定与真诚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觉相应,这个慈悲是大慈大悲。裡面有丝毫的分别染着就落在爱缘慈、众生缘慈,那是凡夫的慈悲心。所以心地真正到清淨、平等,又展现智慧、慈悲,生吉祥风。可见得这一句是法身大士们,他们所居住的一真法界裡面的状况。

 

落实在我们生活上,我们要怎样学习?一定要知道从自己本身做起,不要去理会外面的境界。你常常要理会外面境界,你就决定做不到,对你的修学产生很大的障碍。佛教给我们三福、六和,我们这一生当中依教奉行,绝不违背。时间久了,必定感得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进修;先是我们一个人做,然后感得有一帮人一起来做。真正靠阿弥陀佛,没有一桩事情做不成的。要怎麽样依靠?依教奉行,这才能靠得住。我们心裡想的,所作所为,跟佛经上讲的不一样,那就靠不住,那不是真的。如果不是真的,裡面有自私自利这个心,这个事情也搞成功了,也有很多力量来帮助,我们要提高警觉,是什麽人帮助?妖魔鬼怪,他也有神通,他也有道力,他也会帮助你,增长你的贪瞋痴慢,到最后,最后的结果会搞得你家破人亡,彻底毁灭,魔干的事情。他先慢慢那样,到最后他把你毁灭,这是我们一定要明白的。如理如法是佛保佑;不如理、不如法,如果有成就的话,那是魔王在后头支撑着你,我们学佛不能够没有能力辨别。所以今天「生吉祥风主空神」,落实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,知道自己应该要怎样做法。

 

第四尊,『离障安住主空神』。「障」,佛法裡面讲二障、三障,二障讲的是烦恼、所知。烦恼本身就是障碍,通常指见思烦恼,就是错误的见解、错误的思想,这烦恼的根源。错误的见解有五类︰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。这个见是见解,我们一般讲看错了,你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看错了。所有一切看错了,总不外这五大类。另外你对于一切法想错了,这是烦恼。想错了也有五种︰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贪瞋痴常说,大家懂;慢是傲慢,疑是对于圣教的怀疑,对于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诲,对于佛的经典,特别是对大乘,淨宗法门,古大德讲的诸往生经。诸往生经通指三经︰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,这都是讲往生西方淨土的。所以古人注疏当中有提到诸往生经(诸就是诸多的意思),就是指这三经。怀疑,那你就不会念佛了,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的机会当面错过。这个错误的思想产生无比的障碍,叫烦恼障,这些都是属于烦恼。

 

所知不是障,我们称为所知障,所知不是障,所知是智慧,般若无知,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,无所不知就是所知。佛给我们说,宇宙人生一切万法,你本来都知道,都是你所知的,你哪一样不知道?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可是我们今天智慧完全没有了,怎麽会没有了?这一定有障碍障住了,这种障碍就叫做所知障。所知是你本来有的,因为你有这个障碍,本来知道的现在变成不知道,变成无知了。这个障碍叫无明,无明就是什麽都不明白。

 

无明怎麽起来的?无明是从不觉起来的,迷了,不觉,所谓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。无明是个动相,是一念妄动。这个问题非常严重,在佛法裡面这是个根本的问题。在愣严会上,富楼那尊者提出这个问题,他怎麽会提出的?诸位都知道,《愣严经》是开智慧的,在中国佛家常讲「开慧愣严,成佛法华」。为什麽《愣严》跟《法华》有这样的雅号?佛在许多大乘经论裡面,说一切众生修行证果讲得很多,但是佛也常说,一阐提没有佛性,他不能成佛。「一阐提」是梵语音译过来的,意思是没有善根。这个意思是讲,没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,有善根的人统统都能成佛,这是佛常说的。在法华会上,释迦牟尼佛开权显实,说真话了,真话是什麽?一阐提也有佛性,虽然没有善根,他有佛性,既有佛性就决定能成佛。所以叫成佛的《法华》,《法华经》上讲成佛讲得最圆满、最彻底、最究竟,是这麽回事情。大家不要听到成佛的《法华》,你赶快去念《法华经》,你就搞错了。真正成佛,《无量寿经》,念阿弥陀佛就决定成佛,这个要知道,不可以错会意思。

 

开智慧的《愣严》很有道理,《愣严经》都是佛的弟子跟释迦牟尼佛开辩论会,反覆的来辩论,我们在旁边听了真会开智慧,自始至终非常精彩的辩论。所以富楼那尊者听到释迦牟尼佛跟阿难尊者这一问一答,到第三卷的时候,就是经过七处徵心、十番显见,阿难尊者开悟了,说偈讚佛。富楼那尊者在旁边听到很难过,为什麽?阿难是初果,初果听佛讲经说法他开悟了。富楼那尊者是四果阿罗汉,阿难是须陀洹,四果罗汉听不懂,愈听愈迷惑,疑虑重重,所以他向佛请教,提出问题。这个原因在哪裡?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,阿难尊者所知障轻,烦恼障重,所以他听经会开悟,他不能证果,烦恼障重,他不能得定,不能证果。富楼那的根性跟他恰恰相反,富楼那是烦恼障轻,所知障重,所知障重听不懂;烦恼障轻,他证四果罗汉。众生根性不相同,在《愣严经》上很明显的看出来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1月4日10:54:1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8243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