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来所坐之座,这个要记住,是以法界为座体。前面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得,果地上行六度万行(因地上讲修,佛已经成佛,那个没有修的,那是行,完全是行,不是讲修,行六度万行),报得华藏世界依报的庄严,报身是圆满智慧之身。如来依正之报没有丝毫的勉强,任运报得,这样示现成等正觉,经上讲的成最正觉。而不是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,示现的是劣应身,表演给我们看,暗示我们、启发我们、帮助我们觉悟。我们从迹相上来观察,释迦牟尼佛是怎麽觉悟的?怎麽发心出家去修行的?他在宫廷裡面看富贵的生活,亲身的体验,富贵的生活迷惑颠倒。天天享受五欲七情,享受这个东西,我们世间人讲财色名食睡,享这种福增长贪瞋痴慢。出了宫廷,看看外面一般贫贱之人他们的生活状况,出去之后看到生老病死,他知道苦了。而一般人也看到生老病死,天天看,看多了变成什麽?麻木不仁。释迦牟尼佛住在宫殿裡,不是天天看,天天看也许也麻木了;偶尔到外面去看一下看到了,心裡面感触就很深,这是苦,这大苦!于是想一想,人能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?从这个地方慢慢他就觉悟、他就明白。这是要通过很冷静的思考,冷静到一定的程度就入了禅定,定就开智慧,智慧就能把这个问题根源发觉到。苦从哪裡来?找它的根源。于是佛发现苦是从集来的,集就是烦恼、就是所知,你天天在集结烦恼、所知,你在造这个因,所以就招来苦报。最初悟入四谛,四谛是佛法的根本法,通四教:藏教四谛、通教四谛、别教四谛、圆教四谛,四谛跟三十七道品都通藏通别圆;换句话说,通一切法,通大小乘,通一切宗派,它是佛法的根本法。他从这裡开悟,然后做了一个很大的转变,示现教导我们,这个大转变就是出家修行。
到底这个样子、这个形象给我们什麽启示?看破、放下,对于世间一切法看破了。世间,我们人世间是世间,六道是世间,十法界也是世间,对十法界依正庄严、因缘果报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叫看破。看破之后,他怎麽做法?一切放下,出家是一切放下,家业都捨弃了。这是表演给我们看,让我们在这个当中去细心体会,如果你要是体会得,没有一法不是佛法;你要是把意思会错了,你不是变成邪见,就是堕落在无明裡面。有几个人这个意思体会得正确?像开经偈上讲的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他真的解如来真实义那就对了。所以一定要有真实智慧,佛家常讲「参去」,可不能落在意识裡头,想一想这是什麽意思,就会把意思想错。
我们过去年龄比较轻,接引众生有的时候也模彷模彷古人这个办法,结果这个对象把意思错会了。早年我离开台中,在台北讲经,这个事情大概有二十年了,二十年前。常常来听我讲经的有一位焦国宝居士,现在还在,还住在台中,去年年底我跟他见过面。他在台湾省政府工作,他的工作从台北调到台中,在台中大概认识了个女孩子,很投缘,想结婚,写了封信问我。我看了之后,我回他一个明信片,写了一个字,「婚」字,写了一个字寄给他,叫他去参。婚是什麽?一个女,一个昏头的昏。他收到我这个明信片之后,好像是觉悟了,他就不结婚了,搞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一个。他有没有把意思会对?没有会对,只对了一半。众生不是偏有就是偏空,结婚不是偏在结就是偏在不结,结跟不结是二边。它不是这个意思,他没有完全体会到,这是叫你结婚是可以结,结了不要昏,这个就行,这是中道。所以中国文字充满智慧。不是不可以结,结是两个人共同生活,彼此照顾,不能昏,一昏就完了,所以特别提醒你。
古时候婚礼一定是在晚上举行,要黄昏,大概在晚上八、九点钟才举行婚礼,拜堂;现在在白天,光天化日之下,这颠倒了,全颠倒了。诸位要是读中国的古礼,婚礼非常之讲究,非常的繁琐,很麻烦,礼节真多、真隆重。为什麽这样做?叫你知道结婚不容易,你以后就不会轻易离婚,你看那个含义多深。现在随随便便结婚,过两天不高兴就离婚,成什麽话!世界的安危,社会的动乱,根本的因素就在家庭,每个家庭健全,世界当然就安定,现在人知道这个大道理愈来愈少了。整个社会的建立是建立在家庭这个基础上,于是对家庭的结合,古人就特别注重。不但是你自己一生幸福的基础,是整个社会安危的基础,所以两个人结婚,整个社会都在那裡密切的注意到。大事,这不是小事,不要以为这是两个人的事情,不是的,整个社会的大事情。
世出世间真实的教学着重在开悟。世尊示现跟我们凡夫一样,毕钵罗树下打坐,铺一堆草铺个座位,在上面打坐,我们凡夫看到的。释迦牟尼佛是厌俗出家,他是看到这个世间太苦,表演这个相给我们看。我们在这个世间天天受苦,不知道是苦,他明白、清楚。怎麽样摆脱这个苦?放下,所以出家相示现的放下。我们现在出家人有没有放下?没有,哪裡放下?出门行李一大堆。佛是真放下,三衣一钵。三衣是三件衣统统披在身上就走了,他三件衣统统披在身上,拿个钵就走了,什麽都没有,那才叫真放下。我们现在走了还带一大堆行李,还带好大的箱子,没有放下。这些地方都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,我们应当如何来学习。
长者告诉我们,毘卢遮那佛不是小乘,不是声闻、不是缘觉,也不是权教。世尊所示现的,释迦牟尼佛示现的,让我们这些根性很劣的人觉悟到世间苦,苦空无常。我们也想出家修行,也想证得正觉,那个正觉的果报在十法界,超越六道。你在十法界裡面证阿罗汉果、证辟支佛果,也能证佛果,藏教、通教的佛果,跟这个地方讲的不一样,这个地方讲的是最正觉,是圆教的佛果。天台四教最高的是圆教,贤首五教最后也是圆教,究竟圆满的佛果。所以法身大士看到佛在菩提树下是坐金刚宝座,展现出如来果地上不思议的庄严法界。这个地方我们又有一点体会,真的是相随心转。我们凡夫烦恼心看佛像,佛像是劣应身,看佛的座位是生草铺的座;为什麽法身大士看菩提树是宝树?佛坐在那个地方是金刚宝座?佛的身相是「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」?可见得真的,佛有没有相?没有相;佛有没有身?没有身。佛的身、佛的相、佛的依、佛的正,都是随众生心念在那裡变化。
这个地方讲到成最正觉。在相上,佛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,任何一法当中没有生欢喜心,也没有生讨厌的心。这裡我们要记住,佛的心永远是平等的、是清淨的,没有一丝毫的染污,所谓是「染淨情尽」。染是对什麽?对十法界;淨是对一真法界,情就是念头。对六道、对十法界、对一真法界,我们常讲不起心、不动念,染淨情断了,断得乾乾淨淨,这个时候自性才圆满的现前。我们要学,在哪裡学?你喜欢的人、喜欢的事、喜欢的物,那个喜欢的心要澹、要如法,要懂得事实的真相。境界相现前的时候可以喜欢,有个笑容,喜欢的样子,实际上心裡乾乾淨淨;心裡头真有,你就被染着了,就被污染。要像什麽?佛在经上常说,叫我们用心如镜。镜子,我们天天早晨起来照镜子,晚上睡觉之前洗个脸也要照照镜子,佛教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。你看我们对着镜子,我们笑它也笑,我们哭它也哭,我们笑哭被污染了,镜子一点都不污染。不但你不照的时候,你走了镜子空空的,不落痕迹,正在照的时候也不落痕迹,这就对了。有体有用,不是有体没用,有体有用。
佛菩萨示现在我们人间,跟我们过的是一样的生活,也有情、也有义,他是在表演,他不是真的;真的他一念没生,真的他一句没说。一念不生、一句没说,那是真的,佛所有一切言说都是随众生心而说,不是随自己。前面我们在意生身裡头讲过随自意、随他意,随自意不生不灭,随他意随类化身、随机说法。由此可知,依正庄严、他受用完全是随他意变现出来的。用大圆镜智,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,大圆镜智是自性圆满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智入诸法,自性圆满智慧入一切法,一切诸佛如来圆满大智入不入我们心?入,不入我们怎麽会开悟?入我们的心,我们今天为什麽没智慧?是我们的心有污染、有障碍,它虽入,不起作用,不是不入,入。好像无线电波一样,电波确确实实入了你的收音机,你的收音机有故障,电波虽然入了,你怎麽样拨它也不响,你不能说电波没入,机器有了故障。我们今天就彷彿是这样子,我们六根有故障,不是佛智不入;这用俗话来说,不是佛不加持,不是佛不保佑,是我们本身机械有故障不灵了,得不到佛力加持。
如果我们懂得修清淨心,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放下!妄想分别执着就是障碍的根本,我们要把这些障碍的根本拔除,这个障碍叫业障,从根本拔除,诸佛如来智遍虚空法界,我们当然就感受到。所以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无一法不是悟处。这就是前面我们所说,维摩居士讲的道场,哪一法不是道场?六根接触之处统统是道场。直心是道场,深心是道场,菩提心是道场,你们听了不觉得奇怪,对,不错,成道了。我如果再给你讲虚妄是道场,贪爱是道场,愚痴是道场,瞋恚是道场,你听了怎麽样?你摇头,愈听愈迷惑。也能叫人开悟,那个开悟的方法叫逆增上缘,佛种种示现给我们做增上缘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