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茂森博士(定弘法师)讲 无量寿经(第26集 有视频)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admin 无量寿经评论1阅读模式

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

锺茂森博士主讲(第二十六集)
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

 

让我们先来合掌,恭念本师释迦牟尼佛,以及开经偈: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

 

尊敬的诸位大德、诸位同修,大家晚上好。阿弥陀佛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》。请大家翻开第五十页,「皆愿作佛第十」,我们看经文:

 

【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。阿闍王子。与五百大长者。闻之皆大欢喜。各持一金华盖。俱到佛前作礼。以华盖上佛已。却坐一面听经。心中愿言。令我等作佛时。皆如阿弥陀佛。】

 

我们上一次讲到这个段落。阿闍王子跟五百大长者,他们这一伙人在过去生中是老同参,都是在一块修行的,这一世又遇到一起,见到释迦牟尼佛,在释迦牟尼佛的会下听经。从释迦牟尼佛给阿闍王子的授记裡头我们就能够知晓,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,我们说都是再来人。这五百人是志同道合的一个团体,当他们听到佛讲阿弥陀佛成佛了,非常的欢喜,『皆大欢喜』就是都生欢喜心。欢喜之后他们肯定恭敬供养,所以每个人都拿了一个金的花盖到佛前礼佛供养。献上这样的礼物之后,他们还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听经。坐下来之后他们就发了一个愿,『心中愿言』,这个「心中愿言」是他没有说出来,只是心裡面这样想,希望我将来作佛的时候也跟阿弥陀佛一样。这个愿是很难得的,因为这五百人发愿作佛,这样的一个愿是无上菩提心,非常的难得。结果这个愿一发,念头一动,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,因为释迦牟尼佛有他心通。底下经文就给我们说出来了,我们看下面经文:

 

【佛即知之。告诸比丘。是王子等。后当作佛。彼于前世住菩萨道。无数劫来。供养四百亿佛。迦叶佛时。彼等为我弟子。今供养我。复相值也。时诸比丘闻佛言者。莫不代之欢喜。】

 

佛是广大神通,只要众生念头一动,佛马上就晓得,不管你是动的善念、恶念,只要念头动,自己还未必很清楚,佛就清清楚楚。佛知道阿闍王子跟五百大长者心中的愿望,就『告诸比丘』,把它说出来了,说出来之后就给这五百个人授记,『是王子等,后当作佛』,他们将来一定会作佛的,这是授记。为什麽他们能够将来作佛?当然他们修的善根非常的深厚,因而能够发起这样的菩提心,愿作佛的心。这是过去生中他们行菩萨道,这一帮人『前世住菩萨道,无数劫来』,供养过四百亿佛,所以善根之深厚就可想而知了。

 

这一生他们遇到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偶然的,都是前生有因缘。什麽因缘?释迦牟尼佛这裡也给我们说出来了,说在『迦叶佛时』,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一尊佛。贤劫裡头总共有千佛出世,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,迦叶佛是第三尊佛,仅在释迦牟尼佛之前。在迦叶佛成佛的时候,释迦牟尼佛是补处菩萨。正如释迦牟尼佛现在他作佛了,弥勒菩萨是补处菩萨,居住在兜率天,弥勒菩萨将来下生成佛,作第五尊佛。释迦牟尼佛当时作补处菩萨,他的名号叫护明菩萨。迦叶佛成佛的时候,也给释迦牟尼佛授记,说他将来作佛号释迦牟尼。在当年释迦牟尼佛还是作补处菩萨的时候,这些王子等五百人,『彼等为我弟子』,就是做释迦牟尼佛当时的弟子。正如现在很多人也在修弥勒淨土,想要去跟随弥勒菩萨学习,这是跟弥勒菩萨有缘;释迦牟尼佛当年作护明菩萨,那是补处菩萨,也很多弟子跟着他学习,这都是有缘的人,没有缘绝对不会感应到一起来。

 

『今供养我,复相值也』,今天世尊在此地讲《无量寿经》,又遇到了这帮人,那是很久很久没见面,现在「复相值也」,这个值就是相遇,又遇到了,当然是很欢喜。不仅释迦牟尼佛说出来,王子等众欢喜,『时诸比丘闻佛言者,莫不代之欢喜』,都觉得非常欢喜。当然不仅是欢喜又相遇了,更是欢喜这些人将来能作佛,这是大好事,释迦牟尼佛给他们授记。

 

这一章经文好像很短、很浅白,可是这裡面藏着密意。什麽密意?在《阿弥陀经》裡面就讲到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,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少不了善根福德因缘,要是少了你就去不了。那要多少才算不少?这一章给我们提出一个参照系,阿闍王子这等人,你看他们过去生中都是学佛的人,不仅是学佛人,「住菩萨道」,是菩萨,供养过四百亿佛,四百亿是相当大的数字。就算我们现在贤劫来讲,这个贤劫是很大很长的一个劫,有一千尊佛出世,这是很了不得的、很殊胜的一个劫,所以叫贤劫。很多劫可能没有佛出世,就算这一个贤劫有一千尊佛出世,那你说四百亿要多少大劫?所以这裡佛跟我们讲的「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」没错,真的是无数劫。

 

这些菩萨修行,我们就可以想到他们是相当的精进,但是他们现在成了王子,成了长者,不再是菩萨,说明什麽问题?他们退转了。原来是菩萨,修了无数劫,现在变成王子,变成人,变成长者,这不就是退转、堕落了吗?为什麽会堕落?这就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修行非常的难以成就,退缘特别多,你想修行有所长进,往往有很多因缘拉扯着你,不让你修行,不让你进步,所以修了无量劫都没能成功。再一个,有隔阴之迷。我们的寿命短暂,你看人,人生七十古来稀,给你活七十岁,就算你活一百岁,也是很短的时间,这个功夫还没有成就,寿命到了,结果又要去轮迴。一轮迴就有隔阴之迷,投了胎在胎中就会把前生的这些事情忘了,出了世以后就是从头学起。从头学起还要有学佛的因缘,你得遇到佛法你才能学得起来,遇不到佛法那就迷惑颠倒造业去了。就算你很顺利能遇到佛法,你想重新再学,那都得要二十年,你二十岁懂事了,你才决定我要走这条路,我要去学佛。你看这也浪费了二十年的光阴,而且还得从头学起,以前的全忘了,不能算数。就是这样一世一世,虽然都在修,但是都不能成就,这是很令人惋惜的。当然种的这些善根也没有白种,肯定积累起来会成为自己将来成佛的远因。所以世尊在这裡跟大家讲,这些人「后当作佛」,什麽时候作佛?世尊没说,也许是无量劫之后,那个时间太长。无量劫来有时作菩萨,有时作成凡夫,没成就,再要想成佛,还可能是无量劫,这真的是太可怕了。

 

你看就是讲我们,我们要在今天遇到佛法能够相信,深信不疑,这个善根也是无比深厚,决定你也不是普通人。如果你是普通人,不可能说一遇到佛法就能笃信。但是这一生确实有很多业障牵缠,你想学佛,那个信心好像又很难生得起来,愿心又好像很不坚固,一遇到退缘,立刻就被牵引走,之后自己又很懊恼,怎麽自己就这麽不长进,怎麽自己善根就这麽不足!自责。其实你在自责的时候,就是你自己善根发现的时候。所以我们这些人也是善根深厚之人,就是因为这些业障牵缠,所以就跟阿闍王子一样,纵然过去生中住菩萨道,这一生还是迷惑颠倒;纵然发了愿说「后当作佛」,那都是非常不扎实、不踏实的愿。

 

这五百人他们只发愿将来成佛要像阿弥陀佛一样,他们却没有发愿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要知道一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一生到那裡,你就一生不退成佛,就比阿闍王子要快得太多了。释迦牟尼佛也给那些求往生的人授记了,就在本经第四十八品,并且把这个名号都给你说出来,「同名妙音如来」,你现在要是往生极乐世界,将来成佛,你叫妙音佛。释迦牟尼佛还没给这些阿闍王子等人说出他们的佛名是什麽,给那些往生的人却授记说将来他们成佛叫妙音佛。

 

那我们自己想一想,我们这一生要不要往生?听到《无量寿经》了,要不要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?如果你真发起这个心,真恭喜你,可以说你的善根决定超过阿闍王子那五百人,你成佛比他们要快速得太多了。你这个善根之厚,决定不是只供养四百亿佛,四百亿太少了,你供养的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你才肯发心,我听到这《无量寿经》我就要发愿求生淨土。你还不是听释迦牟尼佛讲,当时阿闍王子是听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,还没发愿要往生,为什麽?善根不足。你没有听释迦牟尼佛讲,你听锺茂森在这讲,居然也能发心,这个了不得!即使是现在业障很重,常常会起烦恼,但是你只要下定决心,一心老实念佛,你这烦恼就会愈来愈轻,临终你就带业往生。带业是带过去生中,乃至昨天所造的一切业,但是带不了现在造的,你现在如果还造业就往生不了,现在不能造业。那你说我又造业了,怎麽办?又造业了就忏悔,忏悔之后后不再造。那你说我又造了怎麽办?又造了再忏悔。你就得每天努力忏悔,每天消业障,用真诚的心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过错、控制自己的烦恼,用自己至诚的信愿感动阿弥陀佛在临终的时候接引你,那就带业往生了。

 

所以平常听经非常重要。如果你不听经,对这些往生的道理不明瞭,肯定会有疑惑,一有疑惑肯定会退转,对于这个人世间肯定有很多放不下的。放不下就是没明白道理,你明白道理了肯定放下。所以听经闻法重要,它可以增长你的善根。过去我读《大阿弥陀经》,还不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,是王龙舒居士的会集本,读了《大阿弥陀经》之后也生起一个愿,像阿闍王子一样。那时候还没接触到师父上人的经教,只有十九岁,看到阿弥陀佛这麽殊胜,极乐世界这麽美好,我也发愿,将来我成佛的时候,我的极乐世界也要超过阿弥陀佛。但是也没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,善根不足。什麽时候把这善根补足了?真的听经闻法,接触到师父上人的经教以后,特别是《无量寿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听了不少遍,真正生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愿,这个善根这才补足。所以听经闻法可以补足你的善根。

 

你努力的修行,克服自己的业障,用自己很大的决心、很大的毅力,必定感得阿弥陀佛加持,你就能克服你的业障。业障每个人都有,最重的业障就是不信正法。我们没有接触到师父上人经教之前,对佛法难免都会有误会,都以为佛法是迷信,不相信,甚至可能有批评、有毁谤,这个就是更大的业障,这就是我们的隔阴之迷。祖师大德也有示现隔阴之迷的,你看蕅益大师他在年轻的时候,少年学儒,排斥佛法,写了很多文章攻击佛法,到以后慢慢的懂得佛法是真理,这才忏悔,接受了佛法,出家修行成道,成为一代祖师。这是什麽?拼命的用功修行,消除自己的业障。所以要想克服自己的障碍、业障,一定要努力来修行。

 

 
admin
  •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4日20:01:16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.wmfjt.com/7789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